承福看着男人优越的侧脸,小声自言自语,“怪不得娘子不喜欢韩郎君。”
蒋南玉只听见他小声说话,却并未听清,他疑惑地问道:“你是在和我说话吗?”
承福闻言,连忙摇了摇头,“没有没有,我和自己说话呢。”
蒋南玉闻言并未再多说。
承福拿着抹布走到他旁边的桌案,佯装不经意地问道:“郎君觉得我们家娘子怎么样?”
蒋南玉喝茶的动作一顿,然后认真地思考了许久,久到承福以为他不想回答,才听他缓缓开口。
“李娘子很有趣。”
承福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那是当然了,我们娘子可是顶好的人,有趣只是她众多优点中最不值得提的一个。”
此时没在场的李流苏……
“我们娘子一个人就能开酒肆赚钱。别看我们酒肆现在小,但是娘子说了,等再攒些钱,就把隔壁的店铺也买下来。”
“而且我们娘子心肠又好,我承福遇见娘子绝对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整天笑眯眯的,谁要是娶了我们娘子,那绝对是赚大发了。”
他像是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吹捧起自家娘子,从酒肆的生意谈到为人处世,从厨艺聊到心地善良,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蒋南玉听着,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
承福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
郎君这是什么表情?究竟是怎么想的?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真搞不懂。
“承福,来把菜端上去!”
李流苏手脚麻利,这会儿功夫,已经做了四菜一汤出来。
一个桂花酒酿莲子羹,一个凉拌黄瓜木耳,一个清蒸鲈鱼,一道糯香鸭舌,还有一小盆莲藕排骨汤。
虽然不是什么大菜,但在盛夏时节,却是十分清爽可口。
承福已经迫不及待端着碗盛饭了。
蒋南玉看着他手中比正常碗大上一大圈的瓷碗……
李流苏察觉到他的目光,噗嗤一下子笑出声来,解释道,“他还小,长身体呢。”
承福猛地点头。
“郎君快尝尝,也不知道符不符合你的口味。”李流苏笑意盈盈的看着他。
蒋南玉挑起一片薄如蝉翼的鱼肉沾了沾姜醋,轻轻放入口中。
李流苏用期待的眼神望向他。
眼前的男人和旁边低头用力扒饭的承福不同,咀嚼的很慢,举止从容,带着几分清隽的矜贵。
蒋南玉是真的没想到她的手艺竟然这么好。
鱼肉细嫩似豆腐,入口即化,带着清蒸的鲜香和淡淡的姜葱味,轻轻一抿,鱼肉便在舌尖散开,余味鲜甜干净,没有丝毫腥气。
他忍不住夸赞,“味道极好,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调味也十分考究,娘子真是好手艺。”
李流苏笑道:“郎君若喜欢,自然可以常来。”
他微微一怔,而后点头,两人默契地相视一笑。
气氛无声地染上了一丝温柔的暧昧。
承福埋头喝汤,自然看不到他们俩的眉来眼去,于是十分不合时宜地打破了两人之间的粉红泡泡。
“娘子,下午那群白鹿书院的学子,我应该给他们推荐什么酒?”
李流苏闻言思虑片刻,“眉间雪吧,名字好听,他们最喜欢。而且没有那么醉人,及时喝的多也不过微醺。”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李太白,酒后成为大文豪。书院的那群学生平时就爱议论时事,若真醉了,在酒肆里面说出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大家怕是都活不了。
这可是古代!会诛九族、满门抄斩的古代。
蒋南玉听见“眉间雪”三个字,不自觉地看向她。
李流苏捕捉到他眼神的变化,嘴角微微扬起,轻笑着说:“就是为了郎君特意调制的那个‘眉间雪’。”
蒋南玉听得一愣,随即一口鱼卡在喉间,猛然咳嗽起来,脸色顿时涨红。
李流苏脸色一变,赶紧给他盛了碗汤,“郎君快喝些汤。”
真是的,这人的脸皮也太薄了,怎么这么点儿玩笑就呛到了。
蒋南玉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拿起帕子轻轻擦了擦嘴。
这场晌午饭就在打趣中结束。
一个时辰后吗,李流苏站在前台,不时地瞥向蒋南玉。只见他正专注地捧着一本游记,神情专注。
这是先不走了?自己要不要去问问?
在心中纠结了一阵之后,李流苏终于决定还是不问了。毕竟人家要是想走,自己留人也不好,况且他今天待的时间已经算长了。
酒肆里气氛安静,三人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还真有几分岁月静好的氛围。
她没想到的是,蒋南玉竟然真坐到了下午,甚至还主动帮她站在前台招呼客人。
五六个书院的学子结伴进了屋。其中一个是熟客了,见到蒋南玉和李流苏站在一起的时候,不自觉上去开玩笑,“哟,娘子这是有郎君了?不错不错,配得上娘子。”
李流苏闻言看了一眼蒋南玉,浅浅笑道:“还不是呢,小郎君可莫要把人吓跑了。”
她说话的语气温柔带笑,仿佛是在故意捉弄他,却又不失几分温婉。
蒋南玉听到这话,心头的波澜似乎稍微涌动了一下,他的眼神稍微黯了黯,却很快恢复了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