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周家小院,不养闲人 > 第16章 动土

第16章 动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农历八月初九,宜动土。

几个老人端着供盘跟在村长身后,依次进入村口的大房子。

出来时每个人脸上都多了几分肃穆,即便大门紧闭,仍能闻到里面传出的香火味。

周景年已然知晓那座大房子,可能曾是李家村的祠堂,只是不知为何封了起来。

不过正好能让他利用上,那也是好事一桩。

“景年,你赶快回去看这地没划错吧,确认好大小俺们就要开始挖地基了。”有根叔几个大清早就带着铁锹和沙子,规划出这房子的格局。

地面的泥土都比较松软,他们起房子之前都会现挖地基,直到挖到比较坚硬的土层再开始盖,不然房子久了会不稳当。

小孩们牵着周宁到处看村里人做砖头,脸上都浮动着兴奋。

有的在后院挖黄土,拍散过筛,去掉里面的大石头,挑担堆到一旁;

有的将各家带来的干草和稻杆在土堆边剁碎,连同一些谷壳倒在土堆表面;

还有的在把旁边的空地扫净,用来晒砖块,防止小石子沾上,砖块断裂。

一筐筐黄土不断堆积,村长家也挑来了一些池塘里捞出的淤泥,倒水混合。

稻杆碎加上谷壳,与泥土混杂在一起,能提高泥砖的韧性,减少开裂,也会更加牢固。

有根叔几个光着脚踩在泥堆里,一边指挥别人加水和泥,一边不停的抓起一把泥在手里碾开,用脚搅拌着。

看到两个大爷牵着牛和骡子走了过来,有根叔笑着从泥堆里走出来,“你们俩怎么才来,快把它俩牵进去。”

“还不是在家喂草,不吃饱怎么使得上劲。”赶骡子的大爷爱惜的摸了摸自己的骡子,这可是他的命根子,才不理这莽汉的话。

有了牛和骡子的加入,泥巴的混合愈发有黏性。

周景年甩了甩满手的泥,就看到周宁几个小孩蹲成一排,在后门槛上叽叽喳喳的学怎么做成砖头。

有点像秋天枯树枝上的一小排麻雀,毛绒绒的小脑袋挤来挤去的,因为门槛小,甚至还会有人被挤下去又蹲上来。

中间的周宁被夹成了小饼干,为了减少被挤压,双手都伸了出来。

“阿宁,”周景年远远的就冲周宁喊:“你今天就跟着大叔们到李大婶家吃午饭,明白吗?“

他要跟着村长去定砖块,顺便问问有没有石灰之类的。

周宁正跟朋友们聊的起劲呢,头也不回的挥挥手表示自己知道了,每次兄长出远门不带上她,就会安排去李大婶家吃饭。

如果是平时,她一定会痴缠兄长带她一起去,但是现在不行。

她们打算盖小青蛙的房子,大壮哥抓到了一只青蛙!

这可是件不得了的大事。

几个小孩凑一起商量好,跟着大人一起,先去和泥,最后再做砖,便手拉手跟着去找黄土了。

看到周宁已经玩的完全忘了自己这个兄长,周景年不禁咬牙切齿,得赶快送她去学堂了,看不得她这么自在。

泥土刚调完,李大叔他们已经带来了各家夯土的工具,那是用木头钉成的一个四方没有底的格子。

把格子放在宽阔的地上,里面撒上一点干沙土,用来防止等下泥块沾在地上掏不起来。

和好的泥巴铺在格子里,用木板一压,捶打平整,握住格子旁边轻轻抖动,这样就将泥块脱模留在原地。

大家分工明确,制作起来十分迅速。

几十号人一天下来,就已经准备好了一间屋子的泥砖,只等自然风干后砌墙。

村里现在都是充满干劲的架势,李麻子家送来的木头已经被锯的差不多,择日开始起架子。

村口的板车上面堆满了砖块,一路摇摇晃晃,推到小院门口,村长扶着旁边的石灰桶,忍不住试探:“景年,翠花家那个锅的钱,已经结给我了,你小子脑子怎么转这么快?”

周景年打着哈哈,“村长,你放心,我教的东西,绝对不是害村里的,而且我还有几个能让村里更赚钱的营生,只要你能找到我说的那几棵树就行。”

他在十天前试着随便搭了个小土窑做月饼,分给了周宁的几个小伙伴,要他们带回家吃,翠花就是其中之一,太阳还没落山老太太就了到周家拜访。

落日的余晖在她银白的头发上,枯瘦的手指打开手里的包布,里面是两颗圆滚滚的鸡蛋,只见她脸上盛满了讨好的笑:“景年,俺是来问你一件事的,今天你给翠花的那个什么饼,你是打算去镇上卖吗?”

周景年面露诧异,第一个找上门的,居然是翠花奶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