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在当时那个时代,很多人暗地里说,太子性情冷漠、手段狠辣,以至于太子回京后屡遭弹劾。
但回过头看,昭武大帝算是乱世用重典,金陵一带彻底从此匪盗绝迹。
金陵一带人人皆知,做了匪盗十死无生。”
就是在救人质和杀匪这个我们至今还会遇到的例子,昭武大帝选择了杀匪,不顾一切的杀匪。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星星话风一转道:“可以说没有弱点就是最大的弱点,人没有在意的东西是很恐怖的一件事,那种眼神中无一的感觉。这也是君后出现后,朝臣反对不大的因素之一。
当然吧,反对也没啥用就是啦!执掌大权的,当之无愧的顶级帝王。
之前是抓不住的帝王,后面的帝王抓不住的君后。昭武大帝的朝臣说幸福也幸福,一身所学皆有用武之地,不幸福就是总怕下一步君王不见了。”
幸也是不幸,君后有所在意,他在意亲人家族,在意天下众生。
所以,张恒泽,张丞相此计堪称绝杀。
当然,这计不止此一点点,这计还有更深的算计。”
洪德帝看着把他家儿子说的明明白白的天幕,摸了摸扳指。
那次之后,他才发现他宝贝大儿子有这个不能算弱点的弱点,所以想必他自己临终遗憾也是期待安儿一身能有所求,有所爱,可以得意顺遂。
“可能有人觉的君后存在是这位昭武大帝唯一的弱点,可有没有想过,人因守护而强大。
往昔,神明肩负责任守护人间;如今,神明所爱之人成为了他守护的人间。
没有君后,昭武大帝或许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帝王。然而,正因有了君后,他才得以蜕变,成就千古一帝的伟业,才有昭武盛世。
张恒泽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昭武盛世,此乃苍生之福,社稷之幸也!”微微仰头,神色变的肃穆,唯独那双眼睛熠熠生辉,满是对那盛世的憧憬与向往道:“看来老夫的抉择没有错!恶人让老夫一人承担吧!”
“话说,我们说回张恒泽,张丞相。他这一计可谓保了昭武盛世,当之无愧的千古名相!”
星星又道:“当然,张恒泽一生历经波折,年轻的时候是陪高宗造反,给高宗做后勤,教导太宗,又教导昭武大帝,一把年纪还要给昭武大帝调节家庭矛盾,要不是他极力推辞,他就变成三代帝师。”
星星想起来这位在历史上累的,就乐的不行:“昭武大帝逮着一只羊死薅羊毛,就想把儿子孝文帝塞过去,给他当徒弟。”
三代帝师,多大美誉啊!
“选拔人才,战争粮草调度,后勤保证,还有地方官员调度统筹。更别提新打下国家百姓安置、税收、教化等等,堪称景朝第一劳模!”星星掰着指头一点点算:“昭武大帝太知道他这位太傅的能力,他库库只管干,后面有他太傅管后勤。”
“张恒泽一生辅佐了三代帝王,终年六十九岁,案牍劳形五十载,从春风得意的少年英才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一生恪尽职守,为国为民,提拔有识之士,经他手处理的大小事务从未出过什么差错。
临终前也只遗憾一,歉意一,请各位看这位第一名相遗憾什么?”一段视频被星星放出。
【吾之一生得遇三位君主,添为太祖书记郎,又为两代帝师,我知足。
临近早朝,天际逐渐泛起鱼肚白,金色的太阳在遥远的天际线缓缓积攒力量,准备冉冉升起,那金色的暖光,这暖光,竟又带着几分夕阳独有的柔和与眷恋。】
【张丞相叹了口气道:“昔日九州飘摇,苍生泣血,山河破碎。
幸得太祖力挽狂澜,先帝继往开来,如今终在陛下手中迎盛世,百业兴,万象新。能与诸君历经沧桑,同赏太平,乃吾之幸。
然天命有限,吾身渐衰,续前行之程。暮年之际,唯凭臆想,勾勒来日繁华。
恨不能与盛世长相守,观山河永固。
唯祈诸君代吾,行遍这锦绣山河,感盛世之恢宏气象,将这太平盛景,铭刻心间,传于后世,不负吾之期许。】
【之前出现的小史官年龄明显长了很多,变成大史官了。郑重拜道:“诺。”
“梅言,老夫有一语请君记入史书,老夫无颜当面道歉,望君能将歉意告知。”张恒泽郑重道:“老夫以天下众生为由,逼迫君后,令其安分守己。
老夫深知君后诸多无奈,身不由己。老夫虽心有歉意,但于社稷而言,却从未后悔。
老夫实有私心,其一,为天下苍生计;其二,陛下乃一代明君,日后必名留青史,然其虽贵为天子,登临高位,却半生孤苦。
这天下之大,又有几人能知其艰辛,有几人能心生怜悯?
然君后仁善,老夫盼君后能常伴陛下左右,给予他些许温暖与慰藉,莫让这尊贵之躯,在这深宫里,愈发沉沦。
若这世间真有报应,皆由老夫一人承担。老夫既已做出这般抉择,便无惧后果。
唯愿陛下能得君后相伴,余生不再孤寂。如此,老夫纵死,亦无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