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觉着,那夜他以为是她苛待了大将军,才致使大将军只能吃水里的鱼,便喂了大将军整整一麻袋的肉,那时她铁定是气坏了。
出于几分赎罪的心思,他起身道:“既然公主担忧瑞狮身体康健,不若将它交由我,我将它带去山林之中跑上一跑?”
李汝萤断然拒绝:“这便不必劳累田兄了。”
申鹤余道:“公主放心便是,我自幼在山林同鸟兽接触,知晓如何唤它们,定劳累不着。”
李汝萤:“……”
她这是客套话而已啊……
她一想到他曾经将竹溪生的竹笋带跑了那般远,险些叫竹笋被人卖了,她便担心青青也会误入陷阱。
她索性不搭腔了,只说自己尚有事,叫许慎在此陪他,转而抽身离去。
李汝萤既走,申鹤余也没甚久待的意趣,不多会也告辞,临出门时,便听李漪道:“下回不必翻墙了,走正门便是。”
……
李汝萤乍想起屋里尚有先前申昀送她的话本,抱上话本便去了申府。
是故申鹤余回府后,遥遥地便看到自家兄长正在前厅与女子攀谈,心道兄长终于开窍,便要上前调侃兄长一番。
可走近些才发觉,这女子哪里是他将来的什么新嫂嫂,分明便是荆山公主。
他姑且隐在廊柱后,便看到李汝萤先是送了一叠诗集给兄长,而后便看到兄长解了腰间的玉佩回赠与她,且二人的神色均喜悦得很。
申鹤余一时气滞。
兄长那玉佩可是自幼便佩戴之物,他也有一块,只是前不久抵押给了一马的主人,尚未来得及去取回。
无论如何,这都是他们兄弟二人极珍贵之物,兄长缘何要赠与公主?
忽地,他又想起了那日公主叫他脱衣,她抱着那衣物伤心欲绝的模样,现下想来,原来那时她心中想的竟是他的兄长。
这也难怪,兄长原本是东宫官,公主又素与太子情深,难免时常出入东宫。
兄长又是这般温文尔雅、模样俊朗之人,这些年亦常有权贵之家前来相说,若非是为着公主,缘何至今尚未成婚。
兄长自幼便待他好,这些年阿耶在外为官,兄长如兄亦如父,他怎能与兄长相争。
也罢……
他喟叹一声,转身而去。
树下,李汝萤端详着申昀的玉佩,道:“申兄这玉的纹样虽与我好友捡到的那玉之纹样有所不同,可质地却像从同一块玉中所得。”
申昀道:“那玉可是鹤纹,灰青的穗子?”
李汝萤点头:“正是。”
申昀道:“那便是了,舍弟顽皮不羁,许是碰上什么急事,是才留下随身的玉佩姑且换你朋友的马骑。不知那马儿他可还回去了么?”
李汝萤摇了摇头,道:“既是申兄之弟牵去了,我便信得过他,还请申兄若是见了他,请他将马儿送去饮仙楼中,也好将玉佩拿回。”
李汝萤走后,申昀去寻申鹤余,便见申鹤余正在院中以剑劈树,颇有几分要将院中树木尽数斩断的架势。
申昀按在他臂上:“这是山中的树都叫你劈砍完了么?”
申鹤余收剑负于身后,沉沉地喊了声“兄长”。
申昀道:“先前你是否借了饮仙楼的马,该还归回去。”
申鹤余“嗯”了一声,迟疑片刻后,忽道:“兄长心悦公主,也该早日迎公主进门。”
申昀一惊:“你这是从何谈起?”
申鹤余道:“方才我归家时,见公主与兄长相谈甚欢,前不久圣人险些将公主赐婚与绍愚,兄长险些娶不成公主了。倘或日后再有这桩事,公主必然心伤。”
申昀道:“公主不过是前来归还书籍,你想哪里去了?为兄与公主从来都是兄妹一般的情谊。”
申鹤余牢牢盯着他的双眸:“兄长果真对公主不存男女之情?”
申昀道:“真,比你喜入山林一事还真。”
申鹤余只觉着胸中长舒了一口气。
果然只是公主爱慕兄长而已。
兄长博通古今,作得一手锦绣文章,仅弱冠之年便高中进士,被钦点为太子司议郎,天下哪个女娘会不心悦兄长。
申鹤余又问:“倘或有一日,公主执意嫁与兄长,兄长可愿意么?”
申昀侧过身,眺望远处白云:“昔年曾与故人立誓,此生山河未靖、未见四海一统,必不成家。”
申鹤余默了半晌,旋即眸色恳切地望向申昀。
“请兄长教我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