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我,始皇他弟,极限求生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想跟阿母说悄悄话,不想让别人听到。”秦汉唐扭头看了看赵姬宫中的人,似乎想分辨他们谁忠谁奸。

赵姬闻言,乐不可支,她实在爱极了自家儿子这机灵的样子。她对着周围的奴仆们挥了挥手:“你们都退下吧!回头我传唤你们的时候,你们再上来。”

“是。”

周围传来一阵淅淅索索的声音,是衣服下摆扫过地面的声音。

等到身边儿伺候的人全部退下了,赵姬才亲昵地刮了刮秦汉唐的鼻子:“真是人小鬼大。说吧,你有什么悄悄话,想单独告诉阿母?”

“听说,我们的兄长秦王政是个非常非常厉害的人!阿母,你怎么很少在我们面前提起他呀!你能不能多跟我们说一些与他有关的事呢?”

顺带着回忆一下母子俩同甘共苦的岁月。

秦汉唐的策略就是先唤起赵姬对嬴政的母子情,再劝说赵姬不要造她亲儿子的反。

由于“阿大”年纪还小,秦汉唐也不能表现出超越这个年龄的见识来,否则立刻就得让人抓咯!

“政儿他……”秦汉唐这么一提,赵姬才想起,她上一回好好关心嬴政,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嬴政的近况如何,她也不知。

赵姬顿了顿,面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尴尬:“阿大就这么崇拜兄长吗?是谁告诉你,你兄长很厉害的?”

她记得,她没有主动跟儿子提过秦王政。嫪毐倒是提过几次,可每回他一提起秦王政,就咬牙切齿,嘴里没什么好话。阿大总不能是听嫪毐骂了嬴政几次,就觉得嬴政很厉害吧?

秦汉唐眨巴了一下眼睛,露出天真的笑容:“大家都在说呀……像什么秦王政派军队夺取了韩国十几座城,夺取了魏国二十多座城之类的,兄长他好厉害呀!他把其他几个国家都打得服服帖帖!阿母,你再多跟我说一些他的事嘛!”

赵姬:“……”说实话,这些军国大事,她听不大懂,也不怎么关心。

这些事儿有相邦吕不韦在前面顶着呢,现在她手里这摊活计又有嫪毐帮她处理,赵姬就更不愿意在这些事方面花心思了。

与其关心这些事儿,还不如去关心一下临淄新近流行的衣裳,邯郸的歌舞,或是大梁的首饰。再不然,还有楚地的瓜果可以惦记呢!

去岁楚国送来的拓(甘蔗),阿大与阿小都没尝到。今年赵姬特意嘱咐了要多送一些过来,她准备命人将这些拓制些拓浆,让俩儿子尝个鲜。

在经商和享乐方面,秦国被秦法限制得厉害,完全不能和其他几国相提并论。赵姬虽然是秦国太后,可她想要穿华服、赏歌舞、享用美食,还得从国外“引进”。

“阿母?”秦汉唐见赵姬久久没有说话,拉着她的胳膊晃了晃。

赵姬见儿子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终究不愿让他失望。

阿大不就是想要了解嬴政吗?满足他!

“你兄长这些年的做的事儿,你在外头都能打听到。我就不与你说这些了,我跟你说说他小时候的事儿吧!”

“好啊好啊!”秦汉唐双眼一亮,赵姬此举正合他心意。

“你兄长出生在邯郸城,那会儿天寒地冻的,十分煎熬。好在他还算乖巧,很顺利地就出来了,没让我多受罪。”

赵姬的思绪似乎随着这段叙述,回到了那座大雪纷飞的邯郸城:“年幼的政儿非常可爱,又活泼又健康,哭声十分嘹亮,连吃奶都比寻常孩童吃得多。他性子霸道得很,他的东西,谁也不许轻易动,否则他可是要闹脾气的!”

说到这里,赵姬看了秦汉唐一眼,多了一丝感慨:“你刚出生时吃的奶就不如你兄长多。幸亏你出生在雍城王宫中,辅食多,周围有人时时守着你。你一哭,就有人过来给你喂奶。你兄长那会儿可没这个待遇。要是你出生在那个时候,你都未必能顺利长大。”

好奇宝宝秦汉唐举手提问:“阿母,兄长为什么会出生在邯郸?邯郸不是赵国的都城吗?”

“邯郸的确是赵国的都城,但政儿的阿父——秦王孙异人那时正在邯郸做质子。”

赵姬担心自家儿子不懂什么是质子,还特别贴心地跟他解释道:“质子就是派遣自家公子到别国去‘作客’,以此来体现咱们国家对他们的友好与诚意。”

“这样啊!阿母接着说,兄长都经历了些什么啊?为什么我出生在那个时候,不能长大?”

赵姬叹了口气:“我奶水不够,原本公子异人找了个赵国妇人来给政儿喂奶,可那会儿秦赵正在打仗,那赵国妇人偶然间得知了咱们的真实身份,望向咱们的目光中满是仇恨之色——她的长子死在了秦赵战场上,她的幼子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这样一个人,我们怎么放心将她留在政儿身边?”

“公子异人将那赵国妇人打发走了,我不得不亲自给政儿喂奶,可我的奶水不够,政儿吃不饱,我们只能提前让他吃上了辅食……就你这猫儿一样的胃口,吃东西还挑三拣四的,要是把你放在那个时候,可让我们怎么养啊!”

秦汉唐心疼地抱住了自家娘亲:“阿母太不容易了,兄长也太不容易了呜呜呜!”

“是啊,好在你兄长皮实,条件那样艰苦,他也健健康康地长大了。他是个贴心的孩子,知道谁对他好,第一次开口,唤的就是阿母……后来我又教了他好几道,才终于教会他喊阿父。公子异人为此还与我闹起了别扭,可他也不想想,他平时很少带政儿,政儿怎么可能与他亲近呢?”

说到这里,赵姬面上含笑,眼前依稀是小嬴政一脸嫌弃的模样,仿佛在说“别来烦我”。

秦汉唐在一边感慨道:“兄长与阿母的感情可真好啊!他肯定也知道阿母不易,所以特别心疼阿母!”

曾经那么要好的母子,怎么就走到兵戎相见的地步了呢?狗男人害人啊!

秦汉唐见赵姬沉浸在那段回忆中,忍不住追问道:“后来呢?秦国派人来接阿母和兄长回去了吗?”

“没有,秦赵还在打仗呢,秦国哪里顾得上我们?秦国坑杀四十万赵军在先,秦王派人包围邯郸城在后,赵人对咱们恨之入骨。如果秦国当真攻灭了赵国也罢了,偏偏邯郸之战,秦军败了,我们一家人处境顿时变得尴尬了起来……公子异人担心赵人杀了他泄愤,便以重金贿赂了负责看守邯郸城门的官员,逃回了秦国。”赵姬顿了顿,语气沉重地说道:“我与你兄长,皆被留在了赵国。”

秦汉唐发出了一阵惊呼:“那个公子怎么这样啊?怎么能把阿母和兄长留在邯郸?他担心自己被杀,难道就不担心阿母和兄长出事吗?坏人!”

“是啊,同床共枕那么些年,我还为他生下了一个孩子。可我仍然是他说丢弃就丢弃的一个物件儿!他不要我也就罢了,连孩子他都不要了!”赵姬眼中流下了一行清泪:“说什么等局势稳定了就接我们回去……要是我们等不到那个时候呢?”

赵姬不愿在儿子面前露出这样狼狈的一面,便别过头去,将那行清泪狠狠擦去。

而后,她吸了吸鼻子:“赵人那样敌视我们,时不时便有赵人过来要抓捕我们。我带着政儿东躲西藏,用尽了办法,才得以脱身。每回我一听到外头传来风吹草动,我这心里头就开始打鼓。那段时间,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那时候,我也曾想过,要是能有个人天神般的降临在我们面前保护我们母子就好了。可我能依靠的,只有我自己。我的母家虽然庇护着我们,却也曾商量过要把政儿交出去换个太平……我每日必须眼也不错地看着政儿,就怕母家趁我不注意把政儿给送走。”

秦汉唐:“兄长小时候真是太不容易了,幸好还有阿母保护他!不过没关系,等兄长长大了,他也会保护阿母的!”

赵姬闻言,啼笑皆非:“他保护我?他只会跟人打架,让我替他操心!我伺候过秦王孙,邻居那里便常有风言风语。每回政儿听到了,总要跟那些人打起来,打得鼻青脸肿地回来……我说了,让他暂且忍一忍,不要跟那些人计较。可他表面应了,下回仍然照打不误!他只有一个人,那些人却成群结队的,他怎么打得过?”

说到这里,赵姬摇了摇头:“他啊,时常旧伤没好,身上就添了新伤……我帮他擦身子,都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真是个傻子……”

“那也是为了保护阿母才留下的啊!兄长他肯定很爱阿母,才容不得别人说半句阿母不好!”

说到这里,秦汉唐面上露出向往之色:“兄长真勇敢!我也要向兄长学习,把欺负阿母、说阿母坏话的人统统打跑!”

赵姬闻言,嘴角止不住地上扬,口中却道:“你呀,别像你兄长一样让我操心就好了!每回你兄长一出门,我都悬着一颗心。可他大了,我又不能拦着他不让他出门,真是愁死个人……”

她想起她坐在床边悄悄哭泣的时候,小嬴政过来替她擦眼泪的样子,忍不住想,那会儿,小嬴政对她来说,真是最最重要的人。

她受了那么多的苦,遭了那么多的罪,可只要看到小嬴政,她便觉得,她还能咬牙坚持下去。

“那阿母现在还会为兄长操心吗?”

秦汉唐的一句话,让赵姬嘴角的笑容僵住了。

秦汉唐却像是没有看到一样,自顾自地说道:“从前,兄长一出门,阿母就为他操心,可现在……”他抬起头,犹豫地看了赵姬一眼:“阿母似乎很久没有去见兄长了哎,阿母不为兄长操心了吗?”

“你兄长现在已经是大人了,又何须我替他操心?”赵姬的语气开始变得生硬起来。

“再大,他也是阿母的儿子呀,为什么阿母忽然间就不关心兄长了呢?”秦汉唐看起来似乎很困惑:“是不是每个人长大了,都会跟自己的父母疏远啊?我长大了,阿母也会忽然就不喜欢我了吗?那我不要长大了!”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哪有人能够不长大的?”赵姬捏了捏秦汉唐的小脸,想到她与嬴政之间的关系,忽然发出了一声长叹:“我与你兄长之间的关系……一言难尽。不过,我向你保证,咱们不会走到那一步的!”

“可是,阿母与兄长走到那一步了呀!”秦汉唐突然害怕了起来:“阿母你跟兄长的关系明明那么好,兄长拼着受伤都要维护你,你也那么关心他,你为什么就不喜欢他了呀!”

“因为……”一时半会儿,赵姬也说不上来。

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逐渐疏远了?是从他们母子被嬴异人接回秦国之后?是嬴政被册封为太子之后?还是嬴政年少继位之后?

赵姬沉默了良久,最终道:“因为回到秦国之后,他就不需要我了。我在赵国时,能够给予他庇护,可我回了秦国,就什么忙也帮不上了。”

“自打我们被接回秦国,政儿忙着学习,忙着与人交际,我每个月与他根本见不了几面。后来政儿成了秦国太子,我这个出身低微的生母,更是成了他的污点……身边儿的人时常对我耳提命面,让我莫要行差踏错,给政儿丢脸。”赵姬自嘲一笑。

“您怎么会是兄长的污点呢?您是一直庇护着他长大的阿母呀!”秦汉唐小大人似的跟赵姬分析道:“至少兄长肯定不是这么想的,否则,他在继位之后怎么会这么倚重您呢?阿母,这不是兄长的错,你为什么要为了一些不相干的人,与兄长疏远呢?”

“有时候,理智上知道是这么回事儿,可情感上终究没办法控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弄明白他的想法了,我自然就与他疏远了……”赵姬摇了摇头:“我看着他一点点长大,原以为回了秦国,我们母子就能过上好日子,可我又看着他一点点与我形同陌路……他成了秦王政,他终究不再是我的政儿了!”

“不论是秦王政,还是公子政,都是兄长呀。他要是不努力变得强大起来,他怎么保护阿母呢?还是说,阿母一心只想要那个生活在您的羽翼之下、心里眼里只有您的兄长呢?”

“不,不是的!”赵姬下意识地反驳,秦汉唐却追问道:“怎么不是呢?阿母,您真的觉得兄长不再是兄长了吗?您因此决定不要兄长了吗?”

“我……”赵姬一时之间心头大乱,发现自己给不出答案来。许久后,她才用虚弱的声音说道:“我没有不要你的兄长……”

直到一桩桩一件件往事重新浮现在赵姬的脑海中,赵姬才发现,嬴政对于她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只是此时,他对于她来说,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人了。

“您如果不是不要兄长了,为什么要答应阿……父,为什么要造反呢?兄长要是知道您帮着阿……父一起对付他,他肯定会很难过的!”秦汉唐步步紧逼,赵姬则节节败退。

嬴政难不难过,赵姬不知道,但她现在十分难过。

过去母子俩相依为命的时光,他们终究是回不去了……

“阿母,阿母……”秦汉唐一声又一声的呼唤,总算是将赵姬的神给唤了回来。

只见秦汉唐抿了抿唇,认真严肃地向赵姬提议道:“阿母,我们收手吧,不要再继续了。我看得出来,你舍不得兄长!现在收手,还来得及!我们不要跟兄长争夺王位了,好不好?兄长他人真的很好!你们一旦迈出这一步,我们跟兄长就真的不死不休了!你真的要这么做吗?这真的是你希望的吗?!”

赵姬听到“不死不休”四个字,回想起懂事地替她擦泪的小嬴政,一脸倔强带伤的小嬴政,口口声声说要保护她的小嬴政,心中一处最柔软的角落,像是被谁揪了一下,生疼。

她紧紧将儿子箍在怀中,忽然泪如雨下:“别说了,别再说了!”

曾经那么重要的人,现在她却要亲手将他从她的心头剜去!

秦汉唐要是再说下去,她怕她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会彻底崩塌。

“对我来说,政儿自然重要,可你们与你们的阿父更加重要……若有可能,我也希望能够保全你们双方,可我别无选择啊!”

赵姬反复地说着这句话,仿佛说多了,她就能让自己摒除杂念,专心走上嫪毐为她选择的那条道路。

“可是,我们跟兄长并非不能共存呀!”秦汉唐歪着脑袋,看起来十分困惑:“阿母就不能既要我们,又要兄长吗?阿母为何认定了我们跟兄长不能共存?”

“你小孩子家家不懂,你兄长现在是不知道你们的存在,才会对你们不闻不问。一旦他知道了你们的存在,他是绝对不会放过你们的!”

秦汉唐觉得,赵姬还是天真了。雍城王宫中多了两个大活人,秦王政怎么会不知道呢?

他不过是配合着赵姬,装作不知道罢了。要是他真的打算跟两个私生子计较,他们还能平平安安活到现在吗?

赵姬和嫪毐要是安分一些,别掺和造反这种要命的事儿,说不准秦汉唐和他的便宜弟弟还能捞块儿封地,做几年富裕的小封君呢!

当然啦,按照历史进程,秦王政后面肯定会废分封,行郡县制。到时候,他们这些封君们的封地是肯定保不住的。不过,秦汉唐相信,秦王政肯定不会亏待他的兄弟。他把封地收回去了,肯定会拿些别的什么东西作为补偿。

总之,当秦王政的兄弟,只要他别想不开去造反,完全可以一路躺赢。躺赢党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怎么躲过秦末大截杀,在此之前,他至少还能安逸个二三十年……

想到这里,秦汉唐不由叹了口气。那样安逸的生活,注定不属于他了。

赵姬一心想要跟着嫪毐造嬴政的反,嬴政怎么可能还会跟他们兄友弟恭呢?

秦汉唐想了想,不死心地又劝了赵姬一通,试图让赵姬明白,现在收手,他们谁都不会有事。

……至少他、他弟弟以及赵姬是不会有事的,至于嫪毐会不会有事他不知道,想软饭硬吃的狗东西最好有事!

不知是不是赵姬已经彻底被嫪毐给洗脑了,她一心觉得,嬴政和她的两个私生子只有一方能活下来。

不管秦汉唐怎么劝她,她造反的想法都不曾动摇过。

秦汉唐:心好累。说好的赵姬就是个傻白甜呢?嫪毐对赵姬一忽悠一个准,他想糊弄一下赵姬,怎么就那么难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