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饱胀的肚子很没有消下去,宋昭就又闻到了青梅酱的酸甜香味,不争气地咽了咽口水。
杨柳坐在一旁复习昨日学的字,见她咽口水,仰着脸脆生生地道:“蕙姐姐待会肯定会做青梅饮给我们喝。”
被一个小丫头看破了心思,宋昭红了脸,嘴硬道:“你这小鬼,鬼心思还挺多,你看我像馋青梅饮的人吗?”她抬了抬下巴,装出一副不屑的样子。
杨柳圆溜溜地眼睛转了转,笑嘻嘻地道:“不像。”
宋昭满意:“这还差不多。”
话刚落,孙六娘端着三个杯子进门,一面道:“大娘子做的酸梅饮,她特意让我拿来给宋二娘子尝一尝。”
风中飘来的青梅香味更浓了,酸酸甜甜的,闻着香,喝起来肯定更香。
宋昭口中唾液猛增,眼睛不争气地黏在了青梅饮上。
孙六娘见她这副馋样,心中好笑又怜惜,第一次觉得大户人家的小娘子也可爱得很,不自觉对她亲近了几分,轻手轻脚地把青梅饮放到她跟前,柔声道:“还烫,宋二娘子慢点喝,小心烫。”
待孙六娘走后,宋昭迫不及待地端起青梅饮小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
与别家的青梅饮不同,蕙姐姐家的青梅饮有柠檬的香味,虽然味道很淡很淡,但她还是尝出来,觉得意外的香。
一口接一口,宋昭很快就喝完了青梅饮。
青梅饮喝完没多久,青梅酥又来,之后再是午食。
宋昭也没跟沈春蕙沈春宜客气,吃了许多,再一次吃撑了。其实准确一点来说,来到沈家食铺之后,她就一直不停地吃吃吃,肚子就没有憋下去过。
原本她还打算吃完午食就回家的,但见到晚食有她喜爱的春笋焖鸭之后,就厚着脸皮留下了。
如今已是四月,春笋已经开始退市了,吃一顿少一顿,味道也越来越不如从前。
沈春宜便打算用一道春笋焖鸭来与春笋告别。
春笋焖鸭想要好吃,鸭子一定要选好,必须是养殖一年以上的老鸭,此外,不能太肥也不能太瘦,太肥了过于油腻,太瘦了又柴,六斤左右的青头鸭就刚刚好。
新鲜现杀的鸭子,剁成小块,不用焯水。
“滋啦~”鸭肉倒进滚烫的铁锅,沈春宜一手拿着锅铲快速地翻炒,另一只手往锅中加姜片、烧酒。姜片去腥,烧酒除了去腥外,还可以增香。
烧酒入锅,“滋啦”一声,白雾升腾,酒香和鸭肉香交织,变幻成一股更为浓郁的香味。
萱娘鼻子动了动,伸长脖子往锅里瞧。
沈春宜不断地翻炒着鸭肉,一面道:“鸭肉一定炒到水分完全干,鸭油出来了,吃起来才香。”
萱娘认真地看着,听着,见锅里的鸭肉表皮变得微微焦黄了,鸭油也在锅底铺了薄薄的一层,再闻,香味更浓了,还比刚才多了一丝焦香,便问道:“二娘子,是不是可以了。”
沈春宜欣慰地点头:“是,像这样子,鸭皮看起来有些蜷曲、发黄,火候就够了。”
说着,沈春宜把准备好的姜蒜、香叶、桂皮、八角加入锅中,炒香后又加入盐、酱油和糖,解释道:“糖是用来上色提鲜的,想要菜色泽好看,味道鲜香,就一定不能少。”
她用糖还是少的,不像以前有些厨师,就连炒青菜都要加一勺糖。
萱娘点头,谨记在了心里。
炒上色后,沈春宜把鸭肉转移到大陶罐中,往里加热水,还不忘提点萱娘:“炒过的肉一定要加热水,你说说为什么。”
萱娘已经习惯了随时回答问题,当即道:“加热水,肉不会柴。”
沈春宜点了点头,把炒好水的春笋倒入大陶罐,盖上盖子,拍拍手道:“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半个时辰。”
做了春笋焖鸭,沈春宜便要开始做雅间的菜了。
一楼大厅的菜就交给了沈春蕙。
春笋是今日的主角,除了重头菜春笋焖鸭外,还有春笋炒春韭,和笋丁肉沫拌面。
等沈春蕙把笋丁肉沫浇头炒好,又擀好面,已经到开门的时候了。
临开门前,沈春蕙打算先让宋昭吃晚食。
免得待会忙起来顾不上她。
宋昭本来还在堂屋里看话本子的,但后来闻到菜的香味,就坐不住了,在院子里乱走,不时还走到后厨门口探头往里看。
一开始,沈春蕙怕弄脏她的衣裙,还撵了她两次,后来忙起来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现在,宋昭正躲在墙后探头探脑地往后厨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