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给女儿起了个名字叫月娇,因杜家这一辈的女孩名字中都带有一个月字,再取娇字为名。只因为女儿就是她心中的娇娇儿,她想要将女儿娇养长大。
程氏给杜月娇请了最好的女先生教习功课,让她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食物,每日都将女儿带在身边,女儿若是离开她的视线,过一会儿,她开始思念女儿。
而杜月娇能让程氏这么喜欢她,也是有原因的。
杜月娇从小便生的粉雕玉琢,性子又乖巧聪明,程氏每每将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只看着她那可爱漂亮的小模样,便觉一颗心都要化了。
等杜月娇长大一些,开始习字,学女工,仪容,礼仪之后,更是学什么都学的很好,资质仪容远胜其他人家同龄的女孩子,这让程氏在贵妇圈里十分有面子。更何况,杜月娇被程氏教的十分孝顺,有什么好东西都会记得留给程氏。程氏远离故土,夫君又不能常回家,身边只有女儿一个亲人陪着她,女儿又这般对她上心,她自然更是将一颗心都放在了女儿的身上。哪怕后来她又生了儿子,儿子在她心中的地位也是比不上杜月娇的。
姚氏每次看到程氏疼爱女儿的模样,心情会十分美妙,连饭也要多吃上半碗。她心情好了,病也就好得快一些,过了几年,身子竟是渐渐康健起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杜月娇一天天的长大,杜峻的职位也随着时间而越升越高。
杜峻本就敢拼,又极有打仗的才能。再加上有岳家的保驾护航和提拔,他自然升迁很快。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便坐上了大将军的位置。后来朝廷与外国打仗,他更是带兵灭了两个国家,将朝廷的版图拓宽了三分之一。皇上大喜之下,便封了他为侯爵,后来又因为他平定内乱,加封他为镇国公。
杜峻年纪轻轻,便被封了国公,不免有些飘飘然,觉得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已经是位极人臣。但就在这时,定边侯却劝他小心功高震主,应该早日将军权还给皇帝,带着妻儿回帝都,韬光养晦为好。
定边侯这话便如同给杜峻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般,让他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自幼读书习武,学过不少历史,自然知道功高震主,会惹来皇帝的忌惮。然而,成功的喜悦却冲昏了他的脑子,才让他一时忘了这些。被定边侯提醒之后,他便清醒了过来,当即便交出军权,也不留在边关打仗了,带着妻儿便回了帝都。
杜月娇自然也跟着父亲一起回了帝都,她母族强大,父亲又被封了国公,可以说,她已经是帝都中顶尖的贵女,便是皇子也配得上。如果不出意外,杜月娇便会以顶尖贵女的身份,嫁给一个同样出身显贵的贵族子弟。或者嫁给一个如她父亲杜峻那般,出身虽不显赫,却本身能力出众的人。然而,谁知就在她15岁那年,程氏的丫鬟小蝶突然生了一场重病,小蝶临死前觉得实在是对不住程氏,便将当年姚氏将姚氏兄嫂的孩子和程氏的孩子调换了的事说了出来。
程氏自然是难以置信,也根本不愿相信自己如珠如宝,养了十几年的优秀女儿会不是亲生的。他甚至怀疑,小蝶是受了谁的指使,才会这么说来污蔑杜月娇的名声。然而小蝶将姚氏是如何伙同兄长构陷她,以她的名声威胁她为他们办事,如何支开程氏身边的人,令稳婆将孩子从产房中调换,以及自己这些年来看着程氏宠着别人的孩子,内心又是何等的煎熬等等,都说得清清楚楚。
小蝶之所以年纪轻轻便生了重病,也是因为觉得自己太对不起程氏,又不敢将事实的真相说出口,才会忧郁成疾。她一生没有嫁人生子,一直留在程氏身边侍奉,便是为了偿还自己当年犯下的罪孽,如今临死前,终于将憋了多年的秘密说了出来,忍不住泪流满面,对着程氏不停的道歉。还拉着程氏的手,说程氏的女儿心口有一颗黑痣,请她一定要将真正的女儿找回来。
程氏觉得小蝶的话很荒唐,然而,看着小蝶死不瞑目的模样,却又不禁觉得小蝶说的可能是真的。
但比起担心自己的亲生女儿这些年来不知流落何方,是否受苦?她更担心的,却是若此事是真的,那么杜月娇该怎么办?
若是让旁人知晓杜月娇不是她和杜鹃的女儿,那么杜月娇以后不仅难以在勋贵圈子里立足,恐怕杜月娇还要被人指指点点的嘲笑。程氏一想到杜月娇以后会受到的委屈,便犹豫了,不知道该不该将亲生女儿找回来。
陪在她身边十几年,被她悉心养大的是杜月娇,孝顺她,把她当成亲生母亲的是杜月娇。聪明漂亮,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大家闺秀的气质,让她在贵妇圈子里很有面子的也是杜月娇。而那个亲生的女儿她却从未见过,不知道她是何模样性情,会否从她亲近,能不能与杜月娇和平相处?
她甚至有些埋怨小蝶,既然前十几年都没有说,为什么不干脆把这个秘密一直瞒下去呢?那样她就不用失去杜月娇,杜月娇也不会身份尴尬,杜家将来也不会因为这件事而成为别人的饭后谈资。
但不论如何,既然知道了这件事情的存在,她就不能不找回自己的亲生女儿。于是,她便将此事告知了杜峻,然后,将姚氏和姚氏的兄嫂,以及当年的稳婆抓了起来,秘密审问。
姚氏一开始还不承认,说是小蝶居心不良,污蔑大小姐的名声。但在受了一顿刑罚之后,却是将什么都招了出来。
之后,杜峻夫妻便派了人寻女。
那些人顺着河流,一路寻找被收养,胸口有痣的十几岁女孩。只用了半个月,便将他们的亲生女儿找到了。
那女孩的相貌几乎与程氏生的一模一样,便是不看她胸口的痣,寻人的婆子也几乎肯定了她就是程氏的女儿。
原来,当年程氏的女儿被姚氏放进河水里漂走,在漂了半天之后,终于被一个农家妇人打捞了上来。
那妇人姓杨,夫家姓吴,是距离边关一城之隔的灵州清河县玉溪村人。吴家里有几亩薄田,却生了四个儿子。他们要养活这4个儿子,便已经十分艰难,对于捡来的养女自然不会有多好。
事实上,若不是当年杨氏嫁到吴家,却三年没有怀上身孕,是根本不会收养这个女孩的。
吴家人给养女随便取了个名字,叫做吴二丫。平时只将吴二丫当做个下人丫头一般使唤,吴二丫刚学会走路,吴家人便让她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等杨氏生出了儿子,更是不把吴二丫当人看。不仅让她不停的干活,还不给她吃饱饭。因此,吴二丫长得十分瘦小,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上两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