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婵摇头道:“没什么,就是有点心疼那三十两银子的彩礼。”
她还想让林仲渊读书呢!这古代想走科举,要花的钱可不少。张氏那三十两银子,都够本朝最好的书院一年的学费了。
不过,现在林仲渊还没开始上学呢!要进本朝最好的书院也有点早,至少要有些学识基础才行。
“小宝,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出去捡柴禾?”杜月婵看向林仲渊,笑眯眯的道。
“去哪里捡柴禾?”林仲渊一听说要出去,顿时眼睛一亮。
“去后面小山坡,不过我们要先跟娘说一声才行。”杜月婵道。
张氏听杜月婵说要带林仲渊出去,还是挺欣慰的。毕竟林仲渊平时没有玩伴,挺寂寞的。
但她也有些担心,对两人交代道:“你们俩不要跑太远,二丫,你看好小宝,小宝,你要听二丫的话,知道了么?”
“知道了,娘,我们就去后山那边。”杜月婵道。
“那你们去吧。”张氏有些不放心的道。
杜月婵应了一声,便拉着林仲渊的手出门了。
郑家不远处的小山坡上没有种粮食,是一片荒林。林子里时常会看到野鸡,野兔什么的。还有一些野生的山菌,野菜等等,所以经常会有人来这边弄野味。
林仲渊以前很少出来,也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他在一起,这次有人陪他出来玩儿,自然很高兴,出门的时候都是一跳一跳的。
小树林里的地上便有许多枯枝,两人捡了一会儿,便捡到了够做一顿饭的柴。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一阵朗朗的读书声从远处传来。
“小宝,你听,那边的私塾里在读书。”杜月婵对林仲渊道。
林仲渊也听到了,道:“他们在念什么?”
“我们走的近些,去听听吧。”杜月婵道。
林仲渊没有意见,于是,两人便向那间私塾走去。
这间私塾很小,只有几间简陋的房子做教室,两人刚才听到的读书声,便是从其中一间教室里传出来的。
“我们去窗边。”杜月婵指着那间教室敞开的窗子道。
两人小心的趴到窗边,向里面看去。只见这间教室看起来简陋又破旧,里面坐着十几个约莫七八岁的男孩。正在摇头晃脑的读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孩童稚嫩的读书声,很有些参差不齐,有人读的专心致志,声音洪亮,有人读的漫不经心,眼神乱瞟,还有人用书挡着脸,埋头在桌案下偷吃东西。
续着三寸胡须,手持书卷的先生缓步在学生课桌间的小道上走过,等学生背完了一小节,便指着其中一个学生道:“王庆祥,你来背诵一遍。”
那名叫王庆祥的学生相貌斯文秀气,听到老师点名让自己背诵,便立刻眼睛一亮,站了起来,显然是有信心能背诵的很好。
果然,他背诵起来吐字清晰而流利,没有半点停顿。
林仲渊看到一群孩子聚在一间教室里读书的场景,脑中却是不由浮现出了自己很小的时候,父亲抱着他来看学生读书的场景。
那时候,他还没有因为磕到头而变傻,父亲说等过一年,他再大一些,便也将他送进私塾里读书。还说他这般聪明,将来说不定会考个秀才回来。
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林仲渊的鼻子不由有些发酸。他再也见不到父亲了,但父亲对他的疼爱和期望,却是深深的留在了他的心里。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
他不由也跟着那名叫王庆祥的学生念了起来,心中还不由生出了一个念头——他想读书,想考秀才!
杜月婵听他跟着念,不要有些惊讶。
她引着林仲渊来这里,正是希望能让林仲渊读书上学。但没想到,林仲渊对学习这么感兴趣,听到学生背书,便也跟着认真的念了起来。不愧是上辈子的学霸啊!
王庆祥小朋友背诵的一小节三字经并不长,不一会儿便背完了。
先生点头,道:“很好,坐下吧。”
王庆祥得了先生的夸奖,脸上不由露出得意的表情。
然后,先生又挑了几个学生站起来背诵。其中一些学生虽不如王庆祥背得好,却也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也有人背的磕磕巴巴,还错了几个字,等这些背错的孩子背完,先生便会拿出戒尺,让他伸出小手,在他手上“啪”的打一下手板。
“看起来好疼。”林仲渊看到学生被打手板,不由也龇着牙道。
杜月婵听见,不由心提了一下,这时候的林仲渊还是个被张氏呵护着长大,基本没有挨过打的孩子。他不会因为怕被打手板,就不敢去上学了吧。
她忙道:“只要背得好,就不会被打手板了。你看那个王庆祥,他全部背了下来,老师还夸奖了他呢!我也想被先生夸奖啊!听他们背了几遍,我都快能背下来了。”
“你快能背下来了?”林仲渊闻言,有些惊讶的转头看她。
“当然。”杜月婵挺能挺胸脯,背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子不学……”
她背着背着,便不由皱起了眉头,露出苦思冥想的模样,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下面的内容是什么。
林仲渊见她想的抓耳挠腮,忍不住接下去道:“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杜月婵听着,不由张大了嘴巴,看着林仲渊,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都在发光:“小宝,你好厉害啊!竟然全都背下来了。”
林仲渊听着她的夸奖,有些不好意思的脸红了几分,心里却忍不住很是得意。更是坚定了想要读书的想法。
两人又扒在窗边听了一会儿,直到私塾放学,才有些不舍的离开了。
张氏自从两个孩子出门之后,便不由心里担心,做什么事都有些心不在焉的,隔一会儿,她就要去门口看看孩子们回来了没有。
突然,只听外面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孩童声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张氏不由一愣,这声音清晰响亮,流畅的没有半点停顿,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能将书背的这么好。而且听这声音,还有些像她家的小宝。
张氏不由放下手中的活计,想要看看那个跟她家小宝声音很像的孩子长什么模样,刚走出房门,便看到林仲渊和杜月婵从外面进了院子。
林仲渊口中还在背诵着:“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张氏看到这一幕,不由惊讶的张大了嘴巴,整个人都呆住了。
不能怪他太过震惊,毕竟林仲渊自从傻了之后,便说不出五个字以上的句子了。现在看到儿子竟然会背书了,张氏那简直像是在做梦一样。
她伸手揉了揉眼睛,觉得自己可能是眼花了。然后放下手,便看到林仲渊朝她跑来。
“娘,我会背书了,我背给你听。”他兴奋的满脸通红,不等张氏回话,便继续背了下去。
张氏看着林仲渊那眸光熠熠的眼睛,听着他那流利而响亮的稚嫩声音,这才有了一些真实感。然后,她的心里便突然涌出了一股喜意,这喜意冲的她的眼眶竟是有些发酸。
她听着林仲渊背书的声音,觉得这真是她这辈子听过最好听的声音。
林仲渊背完,便看到张氏的眼泪正哗啦啦的往下掉,顿时有些慌了,他还没见过一向坚强的张氏掉眼泪呢!
“娘,你怎么哭了?出什么事了?”林仲渊忙伸手去抹张氏的眼泪。
张氏感觉到儿子的小手擦掉了自己的眼泪,一颗心不由软成了一片,破涕为笑道:“娘这是高兴的,高兴,我家小宝背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