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杜月婵的那张脸,长的跟程氏太像了,只看她那张脸,便没有人会怀疑她不是程氏亲生的。只凭着这一点,她就赢得了杜峻和镇北候府的维护。而杜月娇呢?若不是程氏鼎力护着,只怕早不知被怎么处置了?!
哪怕程氏对那杜月婵十分失望,失望到了看她一眼便觉心情不快的地步,杜月娇仍然对她存着深深的忌惮。
她知道,气质和学识这种东西是可以后天培养的。虽然那个杜月婵现在还是一副上不得台面的样子,但英国公府给了她最好的衣服,首饰,教养嬷嬷,有了这些,杜月婵只要多加努力,假以时日,她必定会出落的越来越端庄大方。再加上血缘关系摆在那里,程氏这个当母亲的,将来只会对杜月婵的印象越来越好。而她对杜月婵越好,就会越不把自己当回事。
于是,杜月娇为了防止程氏会跟杜月婵亲近,便极力挑拨程氏和杜月婵的关系。她不仅明里暗里的在程氏面前贬低杜月婵,给杜月婵上眼药,还误导杜月婵,让杜月婵在各种场合出丑,惹来众人的嘲笑。在她的不断挑拨之下,果然,程氏对杜月婵越来越失望,越来越厌恶。简直到了看见她就烦的地步。
正好这时候,宁安候夫人又上门来提亲了。
宁安侯夫人本已经打消了求娶定国公府嫡女的念头,毕竟两家的门第相差太多。她也是出身富贵,有着贵女的骄傲和矜持,做不来那种别人不愿意,还要舔着脸求娶人家女儿的事的。
但如今的情况却又有不同。
杜月娇是养女,还不是一般的养女。她的父母姑姑是致使定国公府真正的女儿流落在外的元凶,定国公虽然仍让她住在府里,却是与她有仇的。有哪家高门大户会娶这样的一个女人进门?
而杜月婵虽然是定国公府唯一的嫡女,镇北候府唯一的外孙女,但她从小流落乡野,没读过书,也没有受过系统的贵女教养。如今在定国公府养了几个月,仍是一副上不得台面的模样。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又怎肯娶这样的一个女子进门?
杜月娇和杜月婵都很难再嫁入高门,如此一来,宁安侯府就有了求娶她们的机会。
当然,宁安侯府求娶不是杜月娇,而是杜月婵。
定国公不喜这个养女,定国公府这般显赫,亲生女儿又受了这么多年的苦。定国公杜峻和镇北候府恨不得给她最好的一切来弥补这些年的亏欠。所以,虽然娶个乡下丫头说出去不好听,但实际的好处却是大大的。宁安侯府得了这门姻亲,何愁将来不能飞黄腾达?!
而宁安侯府到底是勋贵之家,虽然跟定国公府没法比,但让相貌堂堂,文武双全的宁安侯世子配一个乡下野丫头也足够了。
果然,这次再请冰人上门,程氏虽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却也没有拒绝。
杜月娇不能有些急了,这辈子若是不能嫁给谢文博,那她岂不是还要走上辈子的老路?她怎么能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于是,她明里暗里的在临安候夫人面前败坏杜月婵的名声,然而,宁安侯夫人看中的本就不是杜月蝉本人,而是杜月婵背后的定国公和镇北候府,哪怕她对杜月婵本人不喜欢,也不会放弃这个儿媳妇人选。
杜月娇见宁安侯夫人仍然一意孤行,便来了一记重锤,让人从乡下把吴家人接到了帝都。
吴家人就是杜月婵流落乡野时,将她养大的养父母。杜月娇让他们在金莲寺门外纠缠杜月婵。哭诉他们这些年来辛辛苦苦养大了杜月婵,如今杜月蝉认回了亲生父母,可不能不管他们。一顶忘恩负义,不孝养父母的帽子就这样扣在了杜月婵的头上。
不仅如此,那吴大贵夫妻将杜月婵曾经被许配给一个傻子,那傻子还被她克死的事也宣扬了出去。
这下子,杜月婵彻底没了脸面。
程氏大怒,将杜月婵送去了庄子上,并派人去查究竟是谁将吴大贵夫妻送来的帝都。但查来查去,却只查到吴大贵夫妻是听了从帝都来的一个商贩说,杜月婵在定国公府生活的如何富贵,便来了帝都找杜月婵,其他的竟是什么也查不到了。
杜月娇的运气非常好,做了这样的事,竟没有人怀疑到她的身上。
程氏要将杜月婵送去庄子上,杜峻却不肯让女儿去庄子上吃苦,夫妻俩因为这个又闹了起来。
但杜月婵却已经怕了程氏的严厉,与众人异样的眼光和指指点点,听说程氏要把她送到庄子上去,便主动对杜峻说想去庄子上生活。她在乡下生活了十几年,还是住在那里更加安心和熟悉。
于是,杜月婵便去了庄子上,坐马车离开时,还一副终于逃出升天,一身轻松的模样。让程氏不是一通生气。
杜月娇终于松了口气,以为出了这样的事,宁安侯夫人是不可能再让杜月婵进门了。然而,那杜月婵的命就是那般的好。都成了这副样子,宁安侯夫人竟然还过来宽慰程氏,说这并不是杜月婵的错,那吴家人那般作为,一看便知是有人安排过来败坏杜月婵名声的。杜月婵也是受害者,她宁安侯府不会因此就对杜月婵产生什么不好的印象,只要定国公府肯将女儿嫁到宁安侯府,她一定好好待她,不会让别人欺负她。
程氏原本还有些犹豫,要不要将杜月婵嫁到宁安侯府。此时听宁安候夫人这般说,却是心中感动不已,当即便同意了杜月婵和谢文博的亲事。
杜月娇没料到事情竟会这般发展,宁安侯夫人竟然非但没有放弃杜月婵,还因此定下了谢文博和杜月婵的亲事。
有些人就是这样,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轻轻松松得到别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杜月娇对杜月婵嫉恨的几乎要发疯,她觉得自己再也不能留着杜月婵了,便让杜月婵的丫鬟绿儿在夜里打开了杜月蝉房间的窗子。
杜月婵因此而受了风寒,她又让人在杜月婵的药里加了点料,便轻轻松松的要了杜月婵的小命。
杜月婵死后,宁安侯夫人不时未来定国公府安慰程氏。杜月娇便趁着这个机会跟宁安侯夫人拉好关系,很快,便让宁安候夫人将目光落在了她的身上。
杜月娇虽然不得杜俊的宠,但程氏却是把她当做宝贝一般有求必应。宁安侯夫人见程氏如此宠她,渐渐的,便又起了为儿子求娶她进门的心思。
这次没有杜月婵这个绊脚石,事情进行的非常顺利。一年之后,宁安侯夫人便再次请媒人上门,求娶杜月娇。
杜月娇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心心念念的宁安候世子谢文博。
谢文博果然如她所想一般,是个洁身自好,专一实诚,温文尔雅,又学识渊博的男子。自她进门之后,谢文博便一直对她敬爱有加,两人感情日渐深厚,仿如蜜里调油一般。
宁安侯夫人对她这个儿媳虽然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但大体上对她还是不错的,从未做过什么让她为难的事。
只有公公宁安侯花心好色,在后院里养了许多妾室通房,为了些年轻美貌的妾室,便时常不给宁安候夫人面子,因此搞得整个宁安侯府乌烟瘴气。不过,杜月娇手段了得,又善于隐忍,也没在那些人手里吃过亏。
宁安候花心好色,他的几个儿子们在这种环境中长大,行为作风便因为他的关系,而出现了两种极端。
几个庶子刚十几岁,便收用了几个貌美丫鬟。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的行事作风也愈发不像话。而谢文博却跟几个兄弟们正相反,他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见多了父亲的不靠谱,又时常被小妾庶子之流欺到头上,再加上他深知母亲在这个家里的不易,于是便对这种污糟的环境简直厌恶到了极点。
谢文博厌恶污糟的环境,与糊涂的父亲。因此在成亲之后,反而坚决不碰其他的女人,哪怕是上级赏赐的女人,他也是能推就推,推不了就让杜月娇给那些女人找个男人嫁了。
杜月娇一开始还有些担心,怕谢文博会不会因为自己不是孟氏,而跟上辈子不一样。但跟谢文博相处的时间长了,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之后,也就放心了。
之后的人生,杜月娇可谓是顺风顺水。谢文博一路青云直上,她身为谢文博的妻子,也跟着当上了诰命夫人。两人生育了两子两女,一生恩恩爱爱,和睦如初。
如果杜月婵不穿越到这里的话,杜月娇的将来便会是这种发展。
这段记忆十分的漫长,但其实只用了一分钟,杜月婵便消化完了。
她不由在心中舒了口气,早料到这杜月娇不是什么好人,却没想到她竟然这样心狠手辣,害死了这么多人。
她得好好的想想,要怎么利用这些信息来对付杜月娇了。
这国公府占地很大,建造的也十分庄严美观,单从气势上,便让人有种宏大威严的感觉,与他们以往所见的那些建筑风格并不一样。
来来往往的下人们一个个衣着整齐,姿态优美恭敬。行走间甚至听不到什么声音,这里无人喧哗,令人不由自主的便屏住了呼吸,有种渺小又紧张的感觉。
张氏和两个兄弟都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见了这样的气派,不由都有些缩手缩脚的。一行人走过二门,秦妈妈便对跟在后面的张氏兄弟和林仲渊道:“几位爷,再往里走便是内院了,请几位留步,在这里吃些点心,喝些茶。”
张铁生和张玉生不由都是皱起了眉,他们陪着一起来,就是怕杜月婵会吃亏。现在若是不进去内院,那杜月婵在里面受了什么委屈,他们岂不是也无从得知?
但内院里又有女眷,他们这些男人进去也不合适。
杜月婵道:“二舅,三舅,相公,你们就在这里喝些茶,吃些点心吧。我和娘进去,不会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