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逃妻实录(重生) > 第40章 (40)

第40章 (4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日影西沉,李妙善望着紫竹投在窗牖留下的影子,心情复杂。

青桐过来朝她点了点头。

很快便有喜嬷嬷进来传话:“吉时已到,迎亲队伍已经到谢家门外,姑爷很快便进来,小姐把盖头盖好吧”。

李妙善低下头,让喜婆帮忙盖好盖头。她的视线一片黑暗,只能透过红盖头底下的间隙看到地板的一个小角。

很快云山居外面便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闹哄哄的,谢家人和喜婆子在门外挡着新郎和傧相,唤之“催妆”。

新郎或傧相高声朗读催妆诗,催妆新娘出来乘车去夫家完婚。

催妆诗可以自己写,也可以让其他人帮忙写,又或者可以用以往前人留下的催妆诗。

赵柯是翰林编修之子,胸中墨水自然不少,作催妆诗不在话下。可看着自己的一番真情流露作出来的诗,赵柯不想叫人把他特意对瑶儿的心里话给听了去。暗道这催妆诗还是留着晚上亲自念给瑶儿听。

故而他只是选了一首广为流传的催妆诗。

他方才被那堵门的人强行喂酒,不得已喝了几杯,眼下面色有些酡红,眼神已有几分迷离。

他一边笑着一边踱步,两手负在后腰上念着催妆诗:“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赵柯话音刚落,一旁的傧相便扯开嗓子朝里面一遍又一遍喊:“新妇子,催出来!”

“新妇子,催出来!”

李妙善听着外面那人的声音,又听到他念完后旁人的催妆起哄声,脸不由得烫几分。

接下来又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柳氏养了多年的侄女,可不能让赵家轻易娶走。因而吩咐下人明里暗里折腾赵柯。

待看见天色不早,再不走就要耽误吉时,柳氏才无可奈何让人进去。

赵柯满脸通红,脸上既有因为喝酒留下的醉意,也有因为激动而留下的潮红。昨晚激动之下,他辗转反侧根本无法入睡。

眼下看着坐在床上的人,他飘忽了一整天的心终于落到实处。赵柯压抑着激动,哑着嗓音道:“瑶儿,我来接你了”。

“哎呦,姑爷就别看新娘子发呆了,快快去正堂吧,小心误了吉时”,一旁的喜婆子是个性格爽朗之人,这含情脉脉的一幕不知见过多少,见这新姑爷一副看呆的眼神,不由得取笑。

赵柯面色潮红,脸上带着被人识破的尴尬。

赵柯过去把人牵起来,二人抓着喜绸出门。李妙善跟他走到正堂,拜别候在里面的柳氏等人。

她无父无母,柳氏又抚养她多年,如今端坐高堂替代着李妙善母亲的角色。

柳氏看着一身红衣的二人,不由得热泪盈眶,今天该嘱咐的话早已经嘱咐完,眼下也没有什么可叮嘱的。

她深吸一口气,才缓缓开口:“瑶儿,谢家永远是你的依靠,若是日后生活不如意,可以随时回来,记得多回来看看姑母”。

说完又敲打赵柯,无非是让他好好对待李妙善、脚踏实地考取功名、莫要辜负佳人之类的话。

赵柯耐心听着,认真点头,脸上没有一丝敷衍。

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柳氏看了看天色,叹息一声沙哑着声音道:“走吧,今后的路得你们夫妻自己走了”。

就在方才柳氏嘱咐时,李妙善死死压抑着眼泪,攥着喜绸的手捏得发白。待听到柳氏最后一句话,她的情绪再压抑不住,眼泪滚瓜似的落下,她跪下给柳氏行了个大礼,哽咽着道:

“妙善拜别姑母”。

赵柯跟着她跪在地上,察觉到旁边的人声音不对劲,知道她心里伤心,趁人不注意偷偷握住李妙善的手轻轻按了一下。在无声安慰她。

可他们二人是场上的焦点,这点小动作根本逃不开众人的眼睛。柳氏在上首自然也看得清清楚楚,心里对赵柯的不满终于消散几分,偏过头掩饰自己心中的不舍,挥手让人离开。

李妙善视线虽被红盖头遮挡住,她依旧能想象出姑母此时失落的神情。姑母婚姻本就不幸,她走后这个家能陪姑母谈心的人就更少了。

一想到这儿,她心中就仿佛压了千斤石头,沉甸甸喘不过气来。

出了谢府,新妇将上车,夫家迎妇领百余人,随其奢俭挟车。

新妇子坐的车谓之“障车”,为马车的一种,有帷幕遮挡。

赵柯小心把人扶上去后捏了捏她手指,温声道:“你在里面安心坐着,我就在外面骑马。有什么不舒服的立马跟我说”。

李妙善轻轻点头。

赵柯看着她一身大红嫁衣,忍不住笑了。待反应过来后,终于返回去翻身上马,迎亲队伍朝赵家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