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玢这才高兴地笑了,露出两个小梨涡,开心地吃起来:“谢太后!”
太后轻倚着椅把手,看着郑元玢埋头吃点心的样子,脸上笑着,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杨氏也不说话,时不时回头看向殿外。
就这样过去了一会儿,殿内安静得只听见郑元玢咀嚼的声音。
终于,一个内侍进来打破了沉静:“太后,杨太妃到了。”
太后:“正好,你们姐妹也可叙叙旧。请杨太妃进来。”
杨太妃一摇一摆走上殿,破天荒的没有穿道服。
杨太妃:“哟,是阿姐在呢。太后万福,阿姐万福。”
杨氏起身:“臣妇不敢当,该向太妃行礼的。”
杨太妃:“都是姐妹,何须在意这些虚礼,坐。”
杨太妃在杨氏对面坐下。
太后对郑元玢说:“夕娘,吃好了吗?”
郑元玢擦了擦嘴:“嗯,吃好了。”
太后:“承香殿的春梅都开了,让嬷嬷带你去赏花如何?”
郑元玢听了笑得更开心了:“好!”
杨氏却拒绝道:“不必了,今日臣妇就是带着她来孝敬太后的。”
太后:“不过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天性爱玩,把她拘在大殿里像什么话,让她去吧。”
杨氏:“都到了议亲的年纪了,不小了,要让她多见见世面!”
杨太妃搭腔道:“是啊,都要议亲了,还不让她多耍会儿,将来可就没机会了!阿姐,就让夕娘去吧。”
这时内侍又进来传话:“太后,圣人派人来传话,说今日政事繁忙,就不过来陪太后用午膳了,夜里再过来问安。”
太后:“知道了,下去吧。”
杨氏顿时脸色往下一沉,缓了缓对郑元玢说:“太后让你去就去吧,别跑远了。”
郑元玢:“好!”
郑元玢开心地跑出去,段婆婆和铃兰赶紧跟上。
杨氏又挤着笑说:“圣人当真是孝顺,竟每日都来陪太后呢。”
太后:“倒也没有每日,阿谡这孩子啊,就是被那些叽叽喳喳的大官念叨烦了,无处躲,才往吾这来的。”
杨太妃嗤笑道:“圣人也大了,哪能一有事就往太后这跑啊,可得给他充实一下后宫,折腾那些小娘子们去!”
太后:“这事吾也与他提过,但他自己不愿意啊,吾也不好强求。”
杨太妃:“也是,圣人还小呢,不急。郑六郎都已过了弱冠之年才成亲的呢。”
杨氏:“咱们百姓家的婚事怎能与圣人相比,圣人成亲可是国事!”
太后:“自是不能相比的,圣人的娘子,可不全由吾决定,还要看朝臣们的意见,毕竟关系重大。”
杨氏悟出了太后的意思,有些尴尬地微微低下头。
杨太妃却像是没听懂似的,继续追着问:“那太后觉得,夕娘如何?”
太后:“嗯,吾喜欢夕娘的性子,不知定下了那家的郎君?”
杨氏:“先前定了博陵崔家,可因禁婚令就取消了。如今还未定下,这不是想问太后可有好人家推荐。”
太后:“这么好的孩子,可不能耽误了,吾也替你瞧着,若是有合适的人家,就顺势撮合了。”
杨氏脸色暗了下来:“妾在此谢过太后。”
147 承香殿梅园 日 外
郑元玢由几个宫人领着来到了承香殿后院,院子沿着中间弯折的小路两侧种了一排梅树。
郑元玢开心地走在小道上赏梅,时不时凑近去闻,铃兰和段婆婆紧跟着。
郑元玢看到一枝开的好又长得低的,伸手想折一支下来,段婆婆看见立刻跑出去拦住她。
段婆婆:“娘子,这可使不得,这是宫中的梅,没有圣人同意可不能随便乱折的!”
郑元玢有些失望,却又不得不收手:“哦。”
郑元玢继续往前走,手痒痒地抚摸树枝,又凑近仔细观察花朵,数着有几片花瓣。
透过梅树间的空隙,只见李谡也进了院子,他面色低沉,内侍们与他相隔了一段距离跟在后面。
李谡一抬头就看见了缠绕在梅园中央的郑元玢,愣了一下。
郑元玢:“若是能下点雪,这春梅一定会更美!”
铃兰:“前阵子日日下雪,七娘叫您去玩,你嫌冷说不去,这会子又盼着下雪了。”
郑元玢:“我那时又不知春梅开了。”
李谡停下步伐,转身看向身后的姚汇,姚汇看见立刻上前来。
李谡:“姚汇,这是谁家的娘子?”
姚汇:“这个,奴也不知。”
李谡沿着小路走到郑元玢身后。
段婆婆和铃兰看见后面来了人,正要拉着郑元玢快些走,再一看,发现这人穿着不对劲,后面还跟着许多内侍,便二话没说跪了下来。
段婆婆:“参见陛下!”
郑元玢见她们行礼,好奇地转过身来,紧紧地盯着李谡看:“你就是圣人?看着一点儿也不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