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王后殿下。”对上荷华眼神时,玄止恰到好处地出声,打断了容姬与叶夫人的对话。
少年今日穿了身玄色锦袍,袍上用银线绣着的菊纹若隐若现。虽是向荷华行礼,然而他身姿挺拔,嘴角微微上扬,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天命贵胄的傲气。
由玄止起头,众人纷纷屈膝,一时间行礼的声音络绎不绝。
免礼之后,荷华开口:
“本宫今日在此举办赏菊宴,与诸位共赏这秋日菊韵,愿诸位尽兴而归。”
她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然而眼神却在人群里扫了一圈。
奇怪,并没有看见云若,也没有找到摇光。
难道?
荷华不由得微微蹙眉。
即便如此,她仍是在念薇的陪同下,缓缓入座。
不多时,悠扬的丝竹之声便在御花园中奏响,婉转的曲调如同潺潺流水,在空气中流淌回荡。一张张精雕细琢的檀木圆桌依次排开,桌上铺着的锦缎桌布绣着华丽至极的菊纹图案。菜品大多以菊花入馔,可谓是匠心独具。
酒过三巡,荷华仍然没看见摇光的踪影。
容姬笑道:“往年陛下举办赏菊宴,都会有诗文环节,今年王后殿下是准备取消吗?妾可是期盼很久了呢。”
她虽是在笑,然而语气里却隐含挑衅,直指荷华在悖逆宸王烨立下的规矩。
荷华向念薇一抬下巴,念薇会意,转身吩咐旁边的侍从几句。很快,宫女们鱼贯而入,将准备好的笔墨丝帛一一摆放整齐在桌上。
“容姬夫人既然如此期盼,就不如你先开始吧。”荷华淡淡道,旋即又将目光转向叶夫人,“本宫一向听闻云将军的女儿云若姑娘名誉王都,为何今日不见云若前来?”
“回王后殿下的话,云若今日身体不适,未能出席。因而臣妇带了她的妹妹云芷过来。”
“哦?”荷华挑了挑眉,看向云将军,“本宫听闻云将军不是只有一个生母早逝的嫡女么,为何现在又多了一个女儿?”
“回禀王后,云芷是我当年远征夏国时,与夫人在边境所生,因为战乱,女儿不慎丢失。云芷自幼在乡间长大,流落在外多年,最近才被找回来。”云将军如此答道。
闻言,荷华下意识将目光投到叶夫人身边的粉衫姑娘身上。那姑娘生得娇美动人,低头之间,很是有几分楚楚之姿,和她的姐姐云若是截然不同的风情。
战乱,流落在外,乡间……
荷华细细咀嚼着这几个词语,脑海里忽然闪过樊离期的名字。有一说一,云芷的鼻子和眼睛,与那日她在长街上见到的青年,确实有几分相像。
但身份却是天差地别。
这其中会有什么联系吗?
荷华皱眉思索。
想了一会,没有想出更多的东西,她将目光重新放回容姬身上。只见容姬轻启朱唇,微微思索后,便提起笔来,玉手轻挥,一行行华丽的字迹便落在了丝帛上,
不多时,一篇词藻华美的古体诗便写完。
“妾献丑了。”容姬放下笔,浅浅一笑,将丝帛交给内侍,由对方朗读出来后,又看向云芷。
“不知云芷姑娘可否点评一二?你的姐姐可是非常精于此道,想来你应该也不会差到哪去吧。”
因为容姬的话,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叶夫人旁边的云芷身上。
许是不适应众人的目光,云芷双颊飞上两抹红云,细声细语地道:“容姬夫人所写的诗词赞美了名为‘瑶台玉凤’的白菊,用词华丽奢靡,如夫人一般,尽显雍容之态。”
听见云芷的点评,荷华暗自纳罕,没想到以云芷的出身,竟然能懂诗词。
随后,云芷又道:“刚刚臣女见满园菊花争奇斗艳,也忍不住写了一首,想献给王后殿下。”
荷华点头:“呈上来。”
出乎荷华意料,云芷笔下的咏菊诗着重展现了菊花的高洁品性,用词豪迈大气,字里行间透露出不凡气度,纵使是荷华,也有几分触动。
倒是和云芷娇弱的外表截然不同。
她如此想着,问云芷:
“诗写得不错,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面对荷华的询问,云芷低下头,只是捻着衣角,不说话。
见此情景,容姬摇着玉骨扇,轻颦浅笑,“云芷姑娘不好意思开口,妾倒是想为我儿玄止求一个恩典——不如就让云芷嫁给玄止为正夫人如何?”
她这席话来得突然,荷华还未想好如何回答,容姬又看向云芷:“不知云芷姑娘,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呐。”
云芷的声音虽轻,却清清楚楚落进在场人的耳朵里:
“多谢容姬夫人抬举,臣女……自然是愿意的。”
两人一唱一和,顷刻间便将荷华架在了高处。
荷华不由得在心里冷笑,敢情容姬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然而此情此景,当着众人的面,她实在不好直接拂了云将军与叶夫人的脸面。
就在荷华飞快地思考如何应对时,园外突然传来一声:
“且慢——”
抬眸看去,摇光一身白衣,不急不慢地步入园中。
迎上众人惊诧的目光时,他缓声道:
“孤竟不知,盗来的诗文,顶替的身份,也能用来替自己求姻缘了么?云芷,哦不……应该是,樊,蓁,蓁,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