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贺见敛蹦蹦哒哒的,围着贺知好转圈。
“小姑,小姑父是军人吗,他能打过小叔吗,小姑,你俩要是结婚,你就不在家住了吗,那我还能给你养老吗?”
贺见敛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问的贺知好头都要大了。
邹琳揪着儿子的头发,夹着他的脖子:“小孩,不是都跟你说了,还不定怎么样呢,小好,你别听贝贝瞎说。等回去跟嫂子好好说说,我也得跟妈说一声,这孩子我看着还挺靠谱的。”
贺知好心里想着,其实喊个小姑父也没什么的了。
“嫂子,妈妈一会问你的话,你说的时候斟酌一下。”贺知好这话说的才是斟酌几分说出来的。
邹琳看着贺知好脸红的样,就觉得这件事成了七八分。
想给贺知好说媒的人多了,贺知好一个都没同意见,原来缘分在这等着呢。
邹琳就知道,自家小姑子命好,等来的这个对象也好,长得俊,工作好,会来事,关键是会疼人。
邹琳看的真切的,吃饭的时候,叶乔屿眼珠子几乎要黏在贺知好身上,一直给她夹菜,生怕她饿着。
她们贺家对女婿最重要的标准,对贺知好好。
长得丑俊放一边,家里有没有钱也放一边,这些外在的东西贺家都可以帮衬。
最重要的就是自家闺女日子过得舒心,她们老贺家才能放心。
三个人刚进大院,隐隐约约地听见了吵架声。
一听到有人吵架,贺知好就兴奋,她对这个实在是太敏感了。
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日子,吵架的人一茬接着一茬,贺知好觉得自己也是过上好日子了,热闹追着自己演。
贺知好眼睛都在发光,兴冲冲地看着邹琳,想看热闹的心很明显了。
邹琳其实也挺爱看热闹的,这年头又没有什么别的消遣方式,可不就是聊聊天,几个人凑一起说说话。
过日子哪有不吵架的,大多数就是听个热闹就算了,谁也不会天天把别人家的话挂在嘴边。
贺知好秉持着就是这种态度,热闹要看,她也不会到处传扬。
邹琳提前跟贺知好约法三章:“要是场面不对,我拉你,你马上就得跟我走。”
贺知好挽上她的胳膊,挺着胸脯:“嫂子放心,我最能看出事了,场面不对,咱们拔腿就跑。”
都说侄子随姑姑,贺见敛在看热闹方面,完全不输贺知好,他在前面一马当先,给邹琳和贺知好带路。
一个大院住这么多年了,听着声音的来源,再听听刺耳的女声。
贺知好心里也有数了,这肯定是邱秋奶奶又作起来了,听动静还挺热闹,至少有三个人的声音。
邹琳判断出来是谁家吵架,就不太想让贺知好过去了。
对贺知好来说,杨慧兰家的热闹不是那么好听的。
没有其他的原因,贺知好跟邱秋的关系太好了,免不得一句话两句话被带进去,对贺知好的名声也不好。
都走到这了,往回走也来不及了,邹琳只能跟贺知好要求,只能在楼梯口听听热闹,不能再近了。
贺知好听着里面的动静。
杨慧兰有三个儿子,邱秋的爸爸是她的大儿子,她跟着大儿子养老,二儿子太老实没有什么存在感,也不会说话哄老太太开心。
她最疼的就是这个小儿子,小儿子娶的媳妇泼辣的很。
要么说一物降一物呢,杨慧兰在大院里作天作地,拍着大腿躺在地上撒泼打滚,碰上这个小儿媳妇就变成鹌鹑了。
最多就是哭一哭自己命苦,也不敢回嘴。
徐秀美往堂屋里一坐,桌子一拍,又顺手一挥手,直接把桌子上的搪瓷缸子甩到地上了。
“老太太,我们一个月没少给你钱吧,你在大哥这帮他做饭带孩子,帮衬了他多少年,我们一点没受你的帮衬,还每个月都给你拿一块钱的养老钱,你是不是太偏心了。”
“是你说要给我们小琴介绍对象,还说对方的条件多好,我们小琴去你说的地方等了一上午,一个屁都没等来,你是不是耍我们玩呢,我告诉你老太太,这个事,你不给我们点说法,我跟你没完。”
徐秀美嘴里的脏话不要钱的往外吐,手里也没闲着,摔完这个摔那个。
她也不傻,摔得都是摔不坏的东西。
徐秀美说这话可真有意思,一个月一块钱的养老钱还真不多。
这些年杨慧兰从老大家往老小家划拉的东西可不少,自己的私房钱更是都贴补小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