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大家在教室里见面了,宁哥是田甜的师哥,但可能留着胡子,人也比较高大,两个人之间恰好有种老人和小孩得氛围,穆晴特别开心,更开心地是觉得大家可以在一起玩,其实这个项目走到今天,穆晴已经无所谓最后的结果,她在这些浮浮沉沉之间觉察到了自己的内心,也又一次实践了自己的梦想,她觉得这就够了。
“导演,要不我们先试试吧,我还不一定行呢。”
“嗐,你履历很丰富呢,还参与过德国导演的表现主义项目,是我这个项目配不上你。”这是穆晴的真心话,她没想到宁哥会答应这个项目,毕竟从他简历来看,他既是大特约又参与过许多舞台剧项目。
“没有没有,都是小角色,我就是对这个很感兴趣,其实我本科都不是学这个的。”
“你也是跨考的?”
“对,我本科学工科的。”毕业后穆晴认识了许多本科非艺术类的朋友,她发现他们对于艺术有自己的想法,和他们艺术生不同,他们的根基反而更加扎实,可能因为本科学习内容的影响,他们的身上少了那份焦躁与傲气,更多的是谦逊和一丝不苟。
“我们这个时间不长,都可以配合你的时间。”
“是的,宁哥,我们太需要你了,如果你拒绝了我们,我们这个项目就完了。”田甜在一旁敲边鼓。
“哎哎,你们不能这样啊,你们这样让我无法拒绝。”
“我们就是要让你无法拒绝我们啊!”田甜俏皮地回应。
“我们的调度已经全部完成了,直接进入排练状态,一刻也不会耽误。”穆晴真诚地看着宁哥。
“行吧,但我其实留下来是为了写论文的,我可能每天上午都要去图书馆。”
“没问题。”田甜和穆晴异口同声,三个人互相看看彼此,穆晴忽然如释重负,“宁哥,谢谢你,我们这个项目真是一波三折,最后可能也没有好结果,但认识你们真高兴。”
“哎呀,这怎么感觉是马上要散伙的感觉。”宁哥开玩笑。
“没有啦!穆穆不是这个意思!”田甜赶紧帮穆晴解释,“我其实也是第一次演戏,能和你这样经验丰富的演员合作真的也是特别荣幸。”
“你们再这样我就走啦!”宁哥装作马上就要背书包走的样子,穆晴赶紧抓住他的书包。
“哈哈,那你肯定是走不了了。漂亮话说完现在就开始排练吧。”
“也就客气不过三分钟啊,好样的。”宁哥把书包放下来准备排练。
大家对了两遍词,穆晴原来在脑海中的想象几乎都在实际中呈现出来,这就是舞台的魅力,它可以是真的可以是假的。穆晴内心其实最澎湃的是大学毕业那年和师姐一起参加戏剧节,本来只是帮师姐做执行制作人,但因为演员持续出问题,穆晴被赶鸭子上架,她们第一次在演出的小剧场第一次合成的时候,她感受到了自己、角色、对手、整个剧本在她内心的颤动,当那些五彩斑斓的灯光亮起的时候,穆晴就感觉得到了指引,第一遍演完的时候,技术组的朋友们响起了干脆的掌声,那些掌声在穆晴的心中激荡了很久。过去的掌声都来自于校内,这种来自近乎陌生人的鼓励与肯定是第一次,所以它的力量可能也最显著。
“怎么样,演员找到了吗?”江亦旸给穆晴发来信息,一般穆晴忙的时候都不会灰他信息,但今天穆晴心情好,回复了江亦旸。
“找到了!田甜找到的,而且还是个特别专业的演员。”
“你看我就说吧,船到桥头自然直,你想再多也没有用。”
“是,你说的有一定道理。”
“那必须,等哥回去带去去吃好吃的啊!”一个哥又让穆晴被油腻到,她啥也没有说,继续排练。江亦旸也是个很神奇的人,穆晴为什么判定他是多线操作就是因为穆晴几乎都在用碎片时间和他一起聊天,但面对穆晴的突然消失他从来都没有生气甚至连不开心都没有,穆晴觉得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也是用零碎的时间在和她交流,所以并无所谓她有没有及时回复或者她和谁在一起做什么。
穆晴今天的排练很开心,许多过往和未来都在脑海里闪回,她晚上和李媛说了这个好消息。
“哦,那你们能入围啦。”李媛的问题总是尖锐又扫兴,穆晴记忆中自己的母亲就没有正面夸奖过自己,无论她做得多么好,所以从小到大她都觉得自己很普通。虽然穆晴成绩一直都还不错,但李媛总觉得他们是郊区的学校肯定比不上市区,魏星一路名校,高中在南外,是南京最优的配置,逢年过节魏和平还会给李媛他们传授一些教育孩子的经验。从小,林晓家的生活条件就比李媛他们要好,李媛记得小时候林晓还嫌弃她们姐妹身上脏,她们如果在她家住,走的时候林晓和妈妈一定会把家里的床单被套都换掉,李媛她们也没有愤怒,毕竟那时候城市人就是瞧不上农村人,她们能去做客已经很开心。当然也是这种心态影响了李媛这一生,甚至传导到了下一代,所以她一直活在一种匮乏之中。穆晴记得自己高考查分的那一天,父亲听到分数之后,开心地咬了穆晴手臂一口,穆晴印象中,父亲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开心,但穆晴回家后本来板着一张脸,知道分数也没有非常开心,穆晴问母亲:“你怎么不兴奋啊!”李媛说:“我下午在单位就想过了,你要考不好我肯定要打你一顿。四月份我们同事就说我为什么这时候给你买笔记本电脑,你要考不好我们同事肯定又要说这个事情。”当时的穆晴还沉浸在自己和父亲的兴奋之中,没有感受到李媛这句话的凉意。穆晴小时候只觉得母亲喜欢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但只要穆伟在就会制止她,但其实这件事情一直都在发生,并且它也不是从李媛开始的,应该是从王国霞开始的。王国霞在每个女儿之间都有一种对比,进而延伸到家门外,她是深谙领导之道的人。
穆晴的考试成绩也超乎林晓的想象,因为林晓也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孩子成绩都不差,甚至超过市区的很多孩子。林晓晚上就给李媛打电话问起穆晴的成绩,连连祝贺,又说起自己干爹家的孙子正在发愁,分数好像还没有达到三本线,后面就看选什么专业。这时候的李媛忽然才觉得自己女儿的成绩好像还可以,市区的孩子考得也有不好的。林晓这个干爹的儿子穆晴也听说很多年,一直听说他成绩不算很好,但是在班里中等吧,穆晴的成绩也是中上,所以李媛一直觉得人家可能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