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不必,常昱表面上还是说道,“两头肥肥算什么,要扛就扛三头。”
牛重三崇拜地看向常昱,常昱表面波澜不惊,实际上心底里各种恐惧,若牛重三真要他去扛三头肥肥以证其言怎么办。
好在牛重三没说什么,常昱乘势说道,“好了,回去读书吧。”
牛重三垂头丧气地回去,又和笔和纸过不去,写字实在是太难了,还不如习武有意思。
牛重三便问了出来,“武师,已经会识字了还有读书的必要吗?我现在已经会卖肥肥了,也会记账了,还不如花时间练力气呢。”
牛重三是家里硬逼着来读书的,其他人也大概如此。
他们的一生,即使不会写一个字,对他们也没有任何影响。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科举,也未想过除了他们父亲的一生之外还有别的选择。
“读书是一种能力,若你们将来出去招工,一个识字的白丁好,还是连书都不读的白丁好?你们拥有的是选择另一条路的能力。而且你们难道不想了解,在这个天下发生的许多事情吗?”常昱说不出什么好,但他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他也绝不是武官里面那些最不喜读书的大老粗们,相反闲暇时常昱会读书,偶尔看些兵书。
常昱总结道,“你们还年轻,想不到读书的坏处,为何不先好好学着,等到你们有能力判断是好是坏的时候再下判断。”
牛重三点头,他虽不喜读书,但也不觉得读书是坏事,“武师你这是,你这是。”牛重三望向王元一,挤眉弄眼让他帮忙替自己说完。
王元一冷静开口,“大智慧。”
牛重三拍手,“对,武师你是有大智慧的人,真的是。”牛重三又卡壳了。
李三三补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牛重三闹了个大脸红,书读的少,话也讲不出来了。
因着小时候的记忆,常昱教这些孩子绰绰有余。
等宴朔过来时,四个娃在埋头苦写常昱布置的题目。
“安国安民之道。”宴朔从常昱口中得知他布置的题目,难怪四个娃愁眉苦脸的模样。
常昱过去和皇子一起接受教育,难免题目过大了些,四个娃提了几笔,但却放下。
牛重三最终放弃,默默地拿起书继续抄着。
而王元一断断续续下比,完成后宴朔一看虽想法稚嫩,但能看出他的认真。
等三个娃都完成了,宴朔这才从四书五经出发讲解了安国安民之道。
好几次,宴朔都因为常昱看着他的专注的眼神而磕磕巴巴的,最后大脑一片空白,只好简短地结束,四个娃一点都了解不了,宴朔所以便没再强求,事情总有个慢慢过渡的阶段。
宴朔上学时所接受的便是题海战术,当下也是,宴朔布置了每个人回去后的作业,嘱咐他们平时也莫要松懈。
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只是因为要放课了。
帮着宴朔收拾了院落,常昱这才骑着追电离开。
他没有回府,而是来到了棋盘街上,走进上次踏入的书铺。
因着晚上,掌柜昏昏欲睡,正打算等上一刻便要打烊,常昱的脚步声让掌柜猛地惊醒,睡眼惺忪之间见常昱很是眼熟的模样,没想起是哪位,但肯定是位贵人。
常昱干脆利落地上前,一脸正派,“掌柜,那书还有没有?”
“官爷,什么书,俺这边真的没有啊。”
这一次,常昱完全是实话,“什么没有,我上次就是在你这里买的。”
老顾客了原来是,掌柜被这套路骗了不知多少次,或许是常昱的一脸正气在他眼中也变成了道貌岸然,掌柜打着哈欠从柜中摸出了一把无封面提字书,递给了常昱。
常昱熟练地摸出了一两银子,掌柜正要找钱,常昱摇头,“还有别的吗?”
两百文一本,掌柜又摸出四本,一起递给常昱。
常昱满意地点头,塞好,潇洒地离开。
掌柜支着脑袋,继续陷入昏昏沉沉之中,许久一个念头翻过,猛然惊醒,掌柜立马去翻柜内的书,悔恨不已地说,“坏事了。”
他跑出门去,四处望着,寻找着常昱的方向,但再也寻找不到那位赤袍男子。
自求多福,掌柜只能默默在心底里念着,只是期望下次不要找上门。
但这也怪不得他,赤袍男子可是没说要看什么类型。
掌柜自我开导了一番,很快将这件事忘之脑后,回到屋内,左右无事,便打烊了。
怀揣着五本书的常昱快马加鞭赶回了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