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众官员争执时景帝不在场,但散朝后他还是很快知道了这场小小的争端。
大太监忠和将打探来的消息原原本本地说了,景帝听后一笑:“这些前朝旧臣还真是……冥顽不灵。”
他言语间说的不止那姓陈的,还直指前朝旧臣,忠和垂眸没敢接话。
好在景帝也不过随口一说,很快转移了话题:“跟他们争执的那个武将……我记得好像姓许?”
“陛下好记性,”忠和笑道,“正是神机营千户许昌。”
景帝点了点头:“此人话说的虽糙,但见微知著鞭辟入里,是个人才,只做个千户可惜了。正好神机营还缺个指挥佥事,我看他补上去正好。”
正五品升至正四品,直接一跃成为绯服官员。景帝虽未对那姓陈的做什么,但这个擢升的旨意就能表明他的态度了。
忠和应诺,当即传令命人拟旨。
这道旨意下去之后,景帝才又饶有兴致地问起卫渊的婚事。
“你见过那沈小姐吗?长得什么模样?当真与卫渊的心上人生得一模一样?”
忠和面露难色:“这……奴婢是跟随陛下一同入京的,先前也没见过沈小姐啊。而且国公爷那心上人的画像也只有您看见过,像不像的……奴婢着实不知。”
卫渊之前从来就没有过什么画像,是进京安顿下来之后才画的,还一直藏着掖着不给人看,景帝也只是趁他不注意时候偷偷瞄过两眼。
画中人生得的确国色天香花容月貌,因此他一度怀疑那画像是假的,是卫渊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样子随便画的。结果没多久,他竟说找到个跟画上一模一样的人,要娶她为妻。
景帝倚在案上,若有所思:“最好是真的很像……”
这样他就能安心了。
…………
四月廿八,宜婚嫁。
朱雀大街两侧酒楼茶肆的好位置早已被人包下,就连一些卖衣裳首饰的铺子里也挤满了人。大家都在争抢窗边的地方,想寻个好位置一睹这场仓促但盛大的婚礼。
卫渊乃超品国公,又手握实权,还是皇帝最信赖的重臣。这次他大婚,皇帝特批了金吾卫和赤焰军作为仪仗队伍给他开道,命礼部和鸿胪寺的礼官一同主持,其余一应赏赐等等更是不计其数,可谓给足了面子。
迎亲队伍从镇国公府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地往城门口走去。马背上的新郎官一身吉服,将平日冷峻的面容映衬出几分艳丽。
沈钰清晨从灵泉县启程,行至京城五里外换乘花轿,刚好在吉时抵达城门。
迎亲队伍与送亲队伍汇合到一处,城门前鼓乐齐鸣,礼官高声唱和,国公府的下人们一簸箩一簸箩地往外抛洒喜钱。
喜钱一直从城门抛洒至国公府门口,百姓们争相拾取,沿路热闹非凡。有人四处寻找被人遗漏的喜钱,也有人在国公府沿途设置的喜棚里喝喜酒吃喜饼。直至新娘下了花轿与镇国公携手走进国公府的大门,街上仍旧热闹的宛如过年。
除新帝登基那日之外,这是京城恢复安定以来最盛大的一场庆典。人们借着这场热闹欢笑嬉闹,战乱留下的伤痕似乎又淡去了一点。
沈钰一直盖着盖头,看不见外面的情形,但只听声音她也知道今日的京城该有多么热闹。
三年没有回京,也不知这里现在变成了什么模样?东安街卖枣泥糕的那家铺子还在不在?杨柳胡同卖糖画的老伯有没有避过灾祸?沈家街口的大槐树还好吗?会不会多几道刀斧或灼烧痕迹?
她脑子里胡思乱想着,心不在焉地跟卫渊拜了堂,在喜娘的搀扶下迈过门槛进了洞房。
直到在撒满了红枣花生桂圆等物的床上坐下,她才将心思收了回来,垂眸敛目等着新郎官掀盖头。
喜秤将盖头轻轻挑起,沈钰做好了看到一个头大如斗相貌丑陋的男人的准备,谁想面前男子竟生的方额薄唇高鼻深目,剑眉入鬓眸若寒星。非但不丑,还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
沈钰短暂惊艳一瞬,很快收回视线,心中腹诽:传言果然不可尽信。
“新娘子害羞了。”
不知是谁凑趣说了一句,房中众人哄笑起来,大家纷纷跟着说些吉祥话。
卫渊对旁人视而不见,眼中只有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女子。
她安静地坐在那里,面容看上去一点都没变,就像……就像他画中那样。
但画是死的,人是活的,不可能毫无区别。
卫渊想象着她如当年那般恣意狂放的模样,心头微颤,还未饮合卺酒就开始嫌房中其他人碍眼。
但新郎官待会还要去前面赴宴,他再如何想与她单独相处,也不可能立马就将宾客们赶走。
卫渊耐着性子完成了接下来的礼节,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后才去了前院。
…………
“相貌倒是不错。”
待他走后,沈钰随口说了一句。
秋婵在旁点头:“不知这位姑爷性情如何,只看相貌的话倒是堪堪配得上您。”
在她看来自家小姐那是天仙般的人物,这句“堪堪配得上”便是极高的评价了。
撒帐的金银彩果硌得慌,沈钰起身让秋婵收了,又让她给守在外面的国公府下人传话,叫送桌席面进来。
这一是因为她没有饿着肚子等丈夫回来的习惯,二是借此机会想看看国公府这边的态度。
虽然一路上桂妈妈对她都很敬重,说明卫渊没有为难她的意思,但镇国公姓卫,卫家可不止卫渊一个人。
秋婵应诺去传了话,不多时厨房那边就备了一桌席面,遣了几个伶俐的丫鬟送来了。
沈钰喜食茱萸,桌上好几道菜都有这味佐料,可见厨房那边已经提前从桂妈妈那里了解了她的口味,知道她的忌口和喜好。
这说明要么国公府的人都很好相处,没人想要为难她这个新妇。要么卫渊对国公府的掌控力很强,没人敢违拗他的意思。
不管哪种,对她来说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