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被献给高官之后 > 第21章 猜测

第21章 猜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惠姑等人将沈钰送至庄外,临上车前邱翎将沈钰拉到一旁,四下看了看,确定周围没有旁人后压低声音跟她说起了悄悄话。

“小姐,那镇国公二十七岁尚未娶妻,也没纳妾,身边连个女人都没有。我知晓你们要成亲后很是担心,怕他……有什么隐疾,于是专程打探了一番。”

“他们这些行伍之人行军打仗时整日都在一起,又都是些大老爷们儿,最爱聊些有的没的。那镇国公倘若真是个天阉,多少会漏出些风声。”

“但我打听来打听去,也没有这方面的消息。我寻思着那可能真叫小姐赶上了,碰上个稀罕货。”

“可方才又听小姐说他强抢人妻……我这越琢磨越不对劲,能做出这种事的男人,怎会真是个洁身自好的?”

她说着把声音压得更低,问道:“他莫不是……真的不行吧?”

邱翎二十来岁就守了寡,因着相貌生得好,身边总有男人围绕。她又向来不被礼教束缚,喜欢谁就与谁在一起,因此并不避讳提及这些。

只是以前沈钰年纪小,还没成亲,她便不在她面前多说。如今沈玉已是成了两次婚的人,她没了那么多顾忌,便也直说了。

沈钰没料到她会提起这个,愣怔片刻才回道:“还……行吧。”

这短暂的愣怔倒不是因为害羞,而是乍听邱翎方才所言,又联想到卫渊这些日子的表现,心里有些嘀咕,难不成他真是个雏?

邱翎一听还行二字,立时嗨了一声:“那便是不行。”

但行不行的,她其实并不在意:“小姐既已有所打算,不是非要跟他过一辈子,那也不必太担心这些,但有个事我还是得跟您说说。”

“我先前打探镇国公是不是天阉的时候,发现他身边虽没有女子,却有许多容貌出众的男人。尤其是那些近身服侍他的,那叫一个出挑,随便拎一个出来丢到象姑馆都能拿个花魁。”

“时人好南风者颇多,且爱以此为谈资,并不隐瞒。我那时见他也没有什么好南风的名声,就没当回事,以为只是巧合。”

“但现在想想……那些喜好美色的,无论是喜欢男人还是喜欢女人,炫耀时多爱说自己又得到了什么美人,如何大展雄风云云。但倘若他们自己是雌伏的那个,却是万万不会拿出来说的。”

她说到这摇了摇头,啧啧两声:“这镇国公那方面不行,身边又那么多美男,那想来他是下面那个没错了。”

“我对他们这些男人的喜好没什么意见,但他若喜欢男子,却娶了小姐给他镇宅子,做他卫家传宗接代生儿育女的工具,那就该千刀万剐了!”

沈钰闻言失笑:“邱嫂想多了。卫渊找上我便是因为我与他那亡故的心上人长得相似。既如此,他又怎会喜欢男人呢?”

何况卫渊床笫间的表现虽不尽如人意,却爱痴缠于她,成婚这半个月来几乎日夜黏在她身边,不曾多看前院那些男人一眼。

邱翎却一副你不懂的样子,说了句让她半晌无言的话:“小姐忘了自己长得像谁了吗?”

沈钰一怔,心中忽地生出千头万绪。

她虽是个女子,这幅相貌却是继承于父亲,跟沈昀像了个十成十。

邱翎见她想明白了,语重心长地拍了拍她的肩:“这世上有似夫人那般英姿飒爽的女子,也有如沈大人那般男生女相貌美如花的儿郎。”

“倘若镇国公的心上人就是个男人,他便是满天下的寻人,许能寻到几个相似的,却未必能寻到如小姐这般合适的。”

“小姐既与他的心上人相貌相像,又是个女子,还是官宦人家出身。他娶了您,既是门当户对,又能看到自己喜欢的脸,还能骗个肚子生孩子,可谓一举多得。”

“不然他与您素不相识,为何要用尽手段把您抢来京城,还许以正妻之位?”

邱翎自觉分析得有理有据,末了道:“我说这些,是想让您心中有个计较。镇国公年近三十了,必是急于要孩子的,指不定就算心里喜欢男人,也要日日缠着您做那事。”

“您可千万不要轻易怀孕生子,不然就着了他的道了!将来和离只怕更难!”

沈钰想到卫渊近来的言行举止,忽的就有些反胃,点头道:“我知道了。邱嫂你放心吧,我本也没打算很快要孩子的。”

现在就更没这个打算了。

听她这么说,邱翎总算放下心来,又瞥了眼候在一旁的惠姑等人,小声道:“小姐若是喜欢,我便在庄子上给你养几个听话的。别的地方不见得安全,但这庄子上都是咱们的人,绝不会传出什么风声让国公府那边知晓。”

沈钰哭笑不得:“邱嫂,我最近有很多事要忙,哪有那个闲工夫。”

“那等你有空了再说嘛,反正……”

“咳。”

一阵轻咳声传来,邱翎一转头就见惠姑正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

两人说话的声音小,惠姑并没有听见。但以她对邱翎的了解,一看她刚才那眼珠乱转挤眉弄眼的样子就能猜到她在说些什么。

邱翎缩了缩脖子,不再多言,只给沈钰使了个眼色,示意她有需要便来给自己传话。

这样耽搁了一阵,沈钰抵达宝相寺时便已是未时了。

昨日她跟卫渊说自己约了几个从前的姐妹,不过只是为了不让他跟着而已,其实今日她是自己来的。

父亲在世时曾在这里为母亲点过一盏长明灯,后来父亲过世,她便又点了一盏,将两人的灯供在了一起。

其实父亲并不信佛,也不信道。她还曾问过他既然不信,为何又要来供奉呢?

那时父亲沉默不言,一直没有给她答案。

直到父亲也走了,她才终于明白,有时供奉这些灯盏并不是出于信仰,而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所寄托。

给父母的长明灯续上香油钱后,沈钰走出大殿准备回城,却在宝相寺门口遇到了一个熟人。

“沈妹妹?”

那人看到沈钰,有些惊讶,旋即面露惶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