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个故事其实讲的不仅仅是“白蛇”与“许仙”的爱情,更多的讲的是“法海”和“青蛇”欲望。
电影中的4个主要人物——白蛇、青蛇、许仙和法海四个人中,其中有三个人都是“蛇”的化身。
白蛇和青蛇是显性的“蛇”,她们一出场就是“蛇妖”;而法海则是隐性的“蛇”,因为在佛教传说中,那迦是“龙众”,但是在印度佛教传说中,那迦是蛇神,曾在大雨中以蛇身为佛祖护法,在很多佛教壁画中,那迦就是半人半蛇的形象。最后法海与两位蛇妖斗法的时候,法相也是似龙又似蛇。
非常巧合的是,在中外神话中,“蛇”都是欲望的化身,所以池影也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可以让外国人轻松地看懂这个故事。
“白蛇”是一条白色的蛇,虽然它也是欲望化身,但是它是纯洁的,所以在故事中白蛇是“真情”的代表,她是因为真的爱许仙,所以才去和许仙一起生活,即使被雷峰塔压了千年,也没有后悔过。
而“青蛇”则是欲望的化身,这个欲望并不是刻意的、放纵的,而是天生的,因为小青只经过了五百年的修炼,所以小青并不能很好地克制欲望。
同样,小青也没有经历过人世间的种种,她更多的是在模仿白蛇。比如说白蛇想要在人间寻找真情,她也想去寻找真情;白蛇去爱一个人,她也想去爱一个人。但是更多时候,小青没有明白这些行为其中的含义,只是单纯地模仿,所以她其实是“欲望”的化身,只是按照欲望行事。
“许仙”则是中国古代传统男人的代表化身。他也有“情”,但是也会为“欲望”所迷惑,他为“白蛇”的真情所感动,但是也经不起“青蛇”这样美丽的诱惑。许仙代表的是“滥情”,
法海是“禁欲”的象征,他一直在克制自己的欲望,他并不是经历过滚滚红尘后顿悟成佛的,他一开始就是佛,后面又从“佛”返回到自己的欲望,“破戒”入魔,所以最后水漫金山的时候,法海是一种报复性的发泄,他既憎恨青蛇诱惑他,让他破了金身,又恨自己没有克制住欲望……
整个故事并不复杂,但是作为传统神话故事要加点特效的话,就很麻烦了。
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各种拍摄准备,现在又是胶片时代,不像前世后来进入全数码时代,拍摄的时候,会有CG技术和绿幕技术的大规模运用。
这个时代的特效镜头,更多的是通过一些物理技术的运用,光学合成或者是手工工艺来达到拍摄效果的。这些都是要同步进行,往往在拍摄中间出现失误的话,整盘胶带就没有了,又要从头再拍,非常耗时耗力,更耗财!
按照池影的计划,选定好外景地以后,就马上要招那种手艺过硬的微雕艺人,进行微观模型的1:1复刻,这样就可以通过调整拍摄速度或者运用镜头角度来模拟真实的场景。后面还要通过烟火与物理破坏,来达到火焰、烟雾的一些现场拍摄。
池影前世后来虽然没拍电影了,但是看过大量的电影拍摄纪录片,很多里程碑式的特效电影,都会在若干年后讲述了当初的特效镜头是怎么拍摄的,所以她在这方面还是有点经验的。
经过仔细准备,一本比原来《婚礼婚礼》厚三倍的项目资料被拿到了雷大佬的办公桌上。
雷大佬也非常重视,并没有马上给韩主任和池影答复,而是细细的看了好几天,期间也咨询了国内外好多专业人士和同行。
最后雷东明决定,这部片子投资1500万可能还是有点紧张,他打算投入2000万元,同时引入民营资本来完成拍摄。
实在是因为目前国内没有那种成型的特技摄影团队。
虽然池影在项目书中已经写得非常详细,但是她也确确实实也没有真正拍摄过特效电影!
这部片子拍摄周期定在了8个月,如果从1月份开拍,8月份能拍完就已经不错了。
投资太大了,池影想尽早投拍,然后尽早上映,尽快转化成收入。
但是大投入就有大风险,雷大佬跟池影说道:“小池,一定要稳住!我看了你的项目计划书,说实话我心中还是比较欣慰的,你不是在那瞎想,而是有详细的剧本和流程支撑。但是说实话,华影也是第一次拍摄这么大投入的电影,我们一定要稳,一定要稳!
宁可慢一点,宁可现在多花点钱,也要把这件事做好,我不想给你太多压力,所以后面我们会引入民营资本,华影掏一半,民营资本掏一半,我们打一个宽裕战,2000万的预算怎么样?”
韩海燕看到项目书前,心里也打鼓。但是看完了以后,觉得还是要搞一搞的,毕竟这部电影搞成了,就是能载入史册的内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