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童生长得人模人样,却有个土里土气的大名——张草根(张家父母在生张童生之前有过三个孩子,皆未活过周岁……有了张童生后,怕养不活,就给取了这个贱名)。
见过张童生后,卢春丽在心底暗暗点头,虽比不上大少爷,却也不寒碜……
见过俊俏的卢春丽,张童生也在心底点头——虽是丫头出身,可瞧那通身的气派,倒像个精心教养过的小姐。
“……张童生,你知道我在府上伺候过几年少爷的吧?……出府前,还当过几个月的通房……正是如此,才能带上近两百两的身家出府……”见过了人,卢春丽还觉不够,让媒婆安排自己与张童生去后山碑林偶遇,然后……然后,她一见面就直说这些事。
张童生是个真正的古人,可没见过这般直接的女人——好在他不是温室花朵,他是受过生活磋磨过的古人,特别是在父母相继去世后——真真是为难死他了……他急需一个女人照顾他的起居……
且,张童生还想接着向上考,最好还是在家安心备考——于是便点头,并说:“你放心,我不介意……”目前是没得选,等有了功名后再计较这些个吧。
“也请你放心,等你中了举,我们就和离……”选个读书人,不代表卢春丽想当官太太。
“……”张童生不知道说什么好,没见过这般说话的姑娘……
……
相亲过了,彼此印象还行,那就走成亲流程吧,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再则一个二十一,一个十八,都不小了,能快就快,两个月就能搞定一切。
然,世事难料——
没想到县令出面干涉,倒也没有直接纳了卢春丽,而是先用一个府城内最好的一家书院的免费进学十年名额并十亩良田打发了张童生,换来张童生感激涕零……
然后让自己身边一个族人上卢家提亲(十五岁考上秀才后,便选择跟着族亲出来历练,当然也是家里太穷,得先攒钱……)……
临时要换新郎,还是县令家族人,卢家父母那是又惊又喜,只有卢春丽还是那一句话:“能不能先见一见人?瞧能不能合眼缘……”长得太丑,可不行。
“行行行……”县令安排过来的嬷嬷立马应下,听夫人说这一位坚持在初一、十五上尼姑庵念经,几年下来到底是得了‘神仙’的点化,与旁的姑娘有些不同,那是正常的,夫人说一切随姑娘所愿。
(上尼姑庵念经,与得‘神仙’点化,都是卢春丽自己给自己安排的话本子——怀璧其罪的道理,哪会不懂呢?)
自带话本子,主家夫人太太们都召她入府说过话,还都给她添了嫁妆……
依旧是那个碑林——卢春丽见到了身量颀长、长相周正的王子枫,唯一的优点是年轻……
“你才十八?我二十二了……”京城来的,眼界会不会高些?会不会自愿娶个大龄女?卢春丽不愿意跟不情愿的男子成亲,那不是没苦找苦吃吗?
活了那么多辈子,这一点通透还是有的……
“……我母亲生了我一个,生我时难产,在我三岁时便没了……五岁那一年,家里迎来了继母,不是我父亲对我母亲有情义,而是同年我祖父也没了,他是为了我祖父守孝……继母一进门就有了喜,接着她又一口气为我爹生下三儿两女……我能考上秀才,是靠祖母嫁妆和族学免费进学……考上秀才那一年,祖母去世……我在那个家是呆不下去了……”
“那这亲事不必经过你父亲的同意吗?”不要回了京,她不被承认,最后成了一个妾。
“家里穷,靠着族田过活,父亲本就想让我娶夫人身边大丫头……”最好是通房丫头,因为嫁妆多——像继母这般能生更好(他怀疑继母生的大妹妹不是父亲的,而是府上哪一位爷的种——大妹妹吃穿用都是最好的,大部分是她去府上请问时,夫人太太给随手赏的;且,大妹妹早早就订了一门很不错的亲事)……
你情我愿,那就快快成亲吧——
县令是个稳妥可靠的,他早就给王子枫父亲去信,询问这一门亲事能不能成?王父回信很快——一切由县令和夫人做主……
“……送入洞房……”
洞房,王子枫对洞房是极为满意的——
因为他听新娘一直在呼痛……
因为他一开始挤不进……
因为他瞧到了白帕子上有血迹……
……
这,这一切当然是卢春丽计划好的,她花了银子从青楼老花楼换来了那种瞧着闻着与处|子血差不多的东东,还花了不少时间练缩Y术……
瞧,付出总是有回报的——
“丽娘,这是?”早就将卢春丽的情况细细打听过——十岁进林家大少爷的院子当小丫头,十五岁成了一等大丫头,十八岁和其他两个一等的同时被升通房丫头……
“唉,少爷只喜欢一个丫头,我和另一个丫头是少奶奶提起来对付那个……那几个月少爷除少奶奶屋里,就夜夜召那丫头去伺候……没多久,那丫头就怀上了,我也就被陷害出府了……”这一套说辞,早早就为王子枫备下了。
“如此,甚好……”得到了证实,王子枫越发高兴——是男人就不想头顶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