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在宫里,就给康熙单独点一份了,毕竟皇上如何能吃剩菜,但在宫外就不用讲究这么多了,吃不完也很浪费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雅尔檀见康熙没动筷子,她笑道:“这个时候正是用午餐的时候,店里忙,上菜慢,皇上不如先尝尝,要是觉得还可以,就再另外上一份。”
康熙这才动了筷子,夹了一筷子鱼肉,却在沾哪个调料上犯了难。
雅尔檀这次没有坑他,十分贴心地介绍道:“辣椒粉里面加了花椒粉、花生碎调味,红油是用油炸的粗辣椒粉,很香,醋比较爽口,皇上可以少沾一点。”
康熙轻轻沾了点,送入口中,麻辣口感裹挟着鲜香的鱼肉冲击了他的味蕾,带来了与往常不一样的刺激,这比早上那筷子辣椒好接受了很多。
雅尔檀见他吃得开心,将蘸料移到他手边,自己也默默吃起了饭。
她喜欢在外面吃饭的原因不是这菜有多好吃,有多精致,而是一种自由,一种可以选择的自由,想吃的,不想吃的,全由自己做主。
如今,也就剩了这点了。
雅尔檀捧着茶杯,目光柔和望着窗外,人来人往的烟火气既让人产生旁观的游离,又让人有种脚踏实地的舒适感。
鬓边细细的青玉流苏随风微微摇曳晃动,在阳光下流转着迷人的光晕,肤白莹润,顾盼生辉,落在康熙眼中,心里泛起一种长久的悸动,平和又欢喜。
春日晴好懒妆扮,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就是我的生辰礼吗?”康熙手肘靠着椅子扶手,撑着下巴,侧过头。
雅尔檀笑着道:“要是皇上这么以为,那就到此为止了。”
“否则呢?”
“否则,我就带着皇上去买礼物了。”雅尔檀道,她也就迟疑了那一下,还是决定按照原来的计划给康熙过生辰。
她要去的地方叫做善宝阁,属于高端珠宝交易场所,专门针对达官贵人的店铺,一般来说,会让人送上门,但他们今天既然出来了,去逛逛也是好的。
善宝阁在大耳胡同那边,从这儿走过去得要上一会儿,他们的马车停在另一边,要过来的话,得要绕上一段路。
“要走过去吗?权当消食?”
康熙点头,算是同意了。
雅尔檀带着康熙抄了近路,她道:“这儿还有些卖小玩意儿的,可以给保成带点玩具回去,以前我父亲出门的时候,每次都会给我带点小礼物,会让我很开心。”
她嘴里的父亲并不是遏必隆,而是穿越之前的父亲,他是一个文化研究学者,会去别的地方参加会议,每到一处地方会买当地的特产带回来给她。
两边的小摊贩感觉到了商机,立马热情洋溢地招呼着,竹编、草编、木雕……应有尽有,有的精巧,有的粗糙。
康熙接过一人手里的竹编小蹴鞠,比拳头略大,细节处理干净,他抛了抛,递给了梁九功,“收下吧。”
一看这样有出路,呼啦啦地来了好几个人,举着手里的东西,“看看这个吧,挺有趣的……”
康熙又挑了个草编的笼子,里面放着三只蚂蚱,蚂蚱扎得结实,纹理栩栩如生。
眼瞅着康熙还要再买,雅尔檀拦住了他,笑着道:“可不能再买了。”
“为何?”康熙扫了一眼小摊上的东西,这些都不归,莫说多一个,就算全部买下来,都不成问题。
“你要是再买,保成怕是希望你天天都出宫了。”雅尔檀道,小孩如何懂得节制,只懂得欢喜。
康熙想了想那样的场景,笑着收手,对着众人道:“就听夫人的。”
小贩们失望,坐回了原来的位置,等待下一个主顾。
雅尔檀哼哼两声,非得皮这么一下吗?
穿过这条街道,他们就到了大耳胡同,这里的道路十分宽敞,地面铺着大块的青砖,可供两辆马车通过。
两侧的店铺不多,但基本上都是传承几代的老店,别看往来的客人没几个,专做达官贵人的生意,一月不开张,开张吃半年。
雅尔檀带着康熙进了善宝阁的门,店里负责接待的人是个美丽的妇人,她上前招呼着,“两位贵客请跟奴家去二楼的雅间。”
二楼的雅间是按照最普通的梅兰竹菊排列,屋子里的摆设也贴近主题。
就好比他们进来的这间名为“幽篁里”的雅间,里面的陈设多为竹编,墙上还挂着一副临江山竹回春图,处处充满了竹子的元素。
妇人请两人坐下来,又招呼人送了茶水,笑着道:“奴才名为李珍,请问二位是想要寻找什么样的宝物?”
“你把图册给我看看。”雅尔檀吩咐道,“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