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的臣子们从惊慌中缓过来,迅速站好,再一齐跪下朝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温怀宁伸出手:“平身。”
温怀宁的目光穿过众多大臣,望向殿外的雪,这个画面与三年前完全重合,他恍惚间看到了三年前的自己,一个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一个高高在上睥睨众生,两个不一样的他,隔空对视。
对视一眼后,曾经跪在地上的他,站起身走向皇位,变成了现在的他,现在的他才像亓官渊心中那个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祇。
温怀宁上位后第一件事,撤掉内书堂,内书堂是教宦官读书认字的地方,就是因为内书堂培养了不少有能力的宦官,才会导致宦官弄权的局面出现。
内书堂撤掉后,司礼监和御马监这两个重要的地方也被撤掉了,让宦官再也没有了干政的可能性。
东厂和锦衣卫,温怀宁只撤掉了东厂,锦衣卫部分保留,那些一心一意跟着亓官渊的锦衣卫,他也全都留下了。
清理掉宦官后,紧接着就是朝廷,温怀宁将曾经那些为他求情却惨遭革职的官员,以及被宦官诬陷丢去职位的官员,全部起复,这其中包括李锦忠。
李锦忠之前在背后说了太子坏话,被孟冠清告到玄觉那,他因此丢了东厂副提督的位置,楚京他是没法待了,只得落魄回乡,他回乡后过得很是凄惨,家里人全都以他为耻,不许他进家门,左邻右舍都在嘲讽他是阉人,他走投无路,正打算跟倭寇决一死战,这时候一道圣旨送了过来,他官复原职了,他又变回了曾经那个威风凛凛的水师巡抚。
李锦忠捧着圣旨,面南而跪,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磕完之后舍不得起来,额头抵在地上痛哭,“谢主隆恩!”
经过这一遭,李锦忠变得愈发坚定,他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就是抗倭,之后多次主动对倭寇发起进攻,捷报频传。
朝廷里来了一波大换血,那些曾经坚定支持太子的人,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时代,接下来几十年内,大楚将由他们来主宰,无数人苦尽甘来,他们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总算等到了能扬眉吐气的这一天。
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就只剩下最后一件重要的事情没做。
翌日,温怀宁在朝堂上与大臣们商议,让贺太傅入文庙,并赐谥号“文忠”。
杨元亨带头跪下:“皇上圣明!”
其他大臣也跟着跪下:“皇上圣明!”
朝臣不反对,这件重要的事情得以圆满完成,史书上为贺正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朝廷基本稳定下来,接下来就是繁重的治理工作,临江府的疫病,还有各地的流民……等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解决。
温怀宁忙了整整大半年,这半年里,他没有去天牢里看过亓官渊,但偶尔会派喜乐安和去送东西。
亓官渊所在的牢房很干爽没有异味,被褥床铺都很软和,并且里面还有一张桌子,上面摆着笔墨纸砚,亓官渊没事可以练练字,或者练练剑。
狭窄的天窗刮进来一阵风,将桌上的字帖刮落,亓官渊弯腰捡起,吹了吹上面的灰尘,再用镇木压住。
喜乐安和一人提着一个食盒走进牢房里。
安和看到字帖,夸道:“这字比之前好多了。”
“圣上什么时候来见我?”亓官渊每次见到他们两个,都会问这一句。
喜乐把食盒里的东西端出来,回道:“圣上刚登基不久,百废待兴,暂时抽不开身。”
亓官渊皱眉:“圣上不是说,只要我把字练好了,就来见我吗,如果不来见我的话,那麻烦你们回去告诉圣上,我亓官渊不想活了,请求立即斩首。”
喜乐解释:“圣上真的抽不开身。”
亓官渊用力拍桌:“别拿这个理由搪塞我,我知道圣上是不想见我,既然如此,要么杀了我,要么放了我。”
安和问:“放了你,你想去哪?”
“圣上不是希望我过普通百姓的日子吗,我回到故地后就娶妻生子,平平淡淡过完此生。”
娶妻生子这四个字,亓官渊咬得极重。
安和回宫将亓官渊的话原原本本上报给了圣上。
温怀宁听到亓官渊居然想要回乡娶妻生子时,蹙了一下眉头,“他当真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