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告退。”杨元亨躬身退了出去。
温怀宁把喜乐安和叫进来,命他们去民间书肆里买几本关于他的书回来。
没过多久,喜乐安和就带回来几十本书,全都是关于他的,这些书无一例外,都提到了他与亓官渊的关系。
等到百年之后,这些书定会被当成野史,拿出来供世人娱乐。
温怀宁把书合上,平静道:“都拿走吧。”
安和抱着书问:“圣上,要不要把这些书销毁掉?”
温怀宁思索了一下:“送去藏书阁吧。”
此话一出,安和惊愕不已,圣上这是疯了吗,这种有损清誉的书,不但不销毁,还要送去藏书阁,进了藏书阁,这书就从野史变成正史了,对后世的影响也会比野史大很多,总之不是明智之举。
“圣上…这……不合适吧…”安和想劝两句。
温怀宁挥手示意他退下:“快去。”
“是。”
安和把那些书送去藏书阁后,阁内的大学士们都感到震惊。
“这书放在藏书阁里,实在不妥,公公还是拿走吧。”
“可这是圣上的旨意,奴才不敢不从。”
最后没办法了,几位大学士只得连夜把书修改,改得更晦涩更有文学性,改完之后,再将书放置在不起眼的角落里,心里希望后人不要找到这些书。
·
离开战的日子越近,敌国就越不安分,亓官渊加快了训练的进度,几乎每天都守在校场练兵。
身为军师的玄觉也没有闲着,他剃了头,伪装成佛教人士潜入到北齐,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弄回来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
“侯爷,这是北齐的地形图,您过来看看。”玄觉从袖中掏出图纸,在桌上铺开。
亓官渊卸掉身上沉重的甲胄,大步走过去,看了图纸后,满意点头:“有这张图,此战必胜!”
玄觉指着图纸上的某一处说道:“侯爷,此处是北齐的要害,只要我们攻占此处,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亓官渊思索着点头:“既然是要害,定会有重兵把守,这第一战,我得亲自带兵前往。”
几日之后,亓官渊带着两千精兵,以及半个月的口粮,悄悄进发。
此刻的北齐,还没来得及在要害之处设下重兵防守,因为他们想不到大楚会先一步向他们发兵,更想不到大楚会直接进攻他们的要害之处,要知道这处要害的位置十分险要,想要攻打此处,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而这唯一一条路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凿出。
亓官渊带兵来到山谷之下,发现前面已经无路可走了,想要继续前进,必须爬到陡峭的崖壁之上,否则就只能原路返回。
看着近乎垂直的崖壁,亓官渊没有过多纠结,直接一声令下:“上!”
几个擅长攀爬的士兵率先爬上崖壁,边爬边在崖壁上嵌入铁钉,给后面攀爬的人一个落脚之处。
爬到上面时,会出现眩晕感,常人可能已经无法再继续支撑了,但亓官渊亲自挑选出来的精兵心理素质过硬,并没有出现退缩的情况,一个接着一个往上爬,硬生生在悬崖上凿出一条路来。
亓官渊扎起衣摆,爬了上去,剩下的士兵紧跟其后,两千人全都顺利爬上峭壁。
翻过峭壁后,一座不大不小的城池出现在他们眼前。
亓官渊呼出一口气:“杀!”
经过一天的浴血奋战,亓官渊成功占领这座城池,敌军全军覆没,而他手底下仅仅折损了百余人,这个消息传到楚京,文武百官全都被惊掉了下巴。
只用了两千人,就攻占了北齐的要害,敌军全军覆没,而己方仅折损百余人,这些要素单领出来就已经够让人吃惊了,组合在一起更叫人没法想象。
不仅他们没法想象,北齐国君也没法想象,反复确认消息是真的之后,就直接晕死过去了。
占领要害之后,亓官渊乘胜追击,靠着要害之处“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向四周扩张,接连攻下几座城池,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打开了北齐的门户。
捷报连连传回楚京,温怀宁总拧着的眉头,如同冰雪消融般,逐渐松开,并染上了喜色。
亓官渊有胆识有谋略,比他父亲定远侯更胜一筹,可以说是百年难遇的奇才了。
有此良将,何忧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