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顶天沉吟道:“杨左使和范右使的顾虑不无道理。只不过,洪都是一个重要的关城,不容有失,未知两位兄弟有何对敌良策?”
杨逍道:“慎重起见,属下建议要留三分之一的弟子在光明顶,左右二使、三大护法以及五散人,还有各门主、旗主,也要留一半在这里。一来保存本教元气,二来可以有人随时增援,三来,亦保证了有充足的兵力迎战弥勒宗。此外,教主是本教首脑,万金之躯,不宜涉险,应留在光明顶坐镇指挥。”
杨逍足智多谋,才略深茂,阳顶天向来都十分听他的话。见他这样安排,也颇为合理,便道:“好,就按照杨左使的意思去办。”
与众人商议了一会儿,最后确定由范遥为主帅,带领韦一笑、殷天正、彭莹玉、张中、冷谦等人前往流萤山;而杨逍、谢逊、周颠、说不得等人则留在光明顶,随时应援。
※ ※ ※ ※ ※
昆仑口有一座奇特的建筑,名叫玫瑰殿。
那是一个拱顶结构的大殿,粉色的屋顶像圆球一样,蜂窝状拱门倒映在平静的湖面上。殿内用枣红砖块装饰墙壁和穹顶,每一根石柱上都雕刻了精致的玫瑰花瓣纹。花窗用五彩琉璃镶嵌,当阳光透过彩色琉璃照射在地毯上,犹如万花筒般绚丽。地毯是用纯羊毛所制,绣着一朵朵娇艳欲滴的玫瑰花。
殿中站着一名高鼻深目、肤白如雪的年轻女子,身穿淡紫色长袍,披着长长的头纱。她呆呆地看着窗外的景色,面带哀愁,时而摇头,时而叹气,仿佛心中无数忧思。
且说在半年前,光明顶上来了三个波斯胡人,手持波斯总教教主手书,要见阳顶天。信中言道,总教定下了五名圣女作为候选教主,按例当赴大食、高丽、扶桑等国广积善功,以成正果。今有圣女黛绮丝,受命遣至中土历练,盼中土分教扶持照拂。待其功德圆满,再归返总教。
明教源于波斯,虽说历经百年,中土分教早已自立门户,然念及根源,历任教主对波斯总教的令谕犹怀尊崇之心,未敢轻慢,总教既有此嘱托,阳顶天自是欣然答应。
这名紫衫女子正是波斯圣女黛绮丝。她正自沉思,有侍女前来禀报:“小姐,范右使刚刚在圣火殿议完事,又来看望你了。”
黛绮丝回过神,一听见是范遥,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姿容绝世,见者无不心倾神慕。以前在波斯的时候,追求她的人就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及抵中土,声名远播,追捧之士,愈发众多。
然而,长得太漂亮,追求者太多,也是一种烦恼。
她初到明教之时,教中的男子就不断给她送礼物、写情信、献殷勤,让她不胜其烦。对于那些普通教众,尚可婉言拒绝,但对于范遥,她就十分为难。
范遥此人,性格直爽,狠辣果断,但面对喜欢的人,却是十分内敛。他虽然没有向黛绮丝言明心意,却默默为她做了许多体贴入微的事。
比如,每日教务再忙,他都会抽时间来探望黛绮丝,陪她聊天,怕她寂寞;担心黛绮丝在中土住得不惯,就命人按照波斯风格为她装饰居所;黛绮丝每一个喜好习惯,他都会默默记在心上,哪怕她只说了一遍。
有一回黛绮丝跟教主夫人闲聊,说起十分怀念波斯苹果蜜饯的味道,范遥听说后马上亲自下山,跑了好几家店铺,买了各式各样的蜜饯回来。
面对这样的男人,黛绮丝实在不知如何拒绝。又碍于他光明右使的身份,在教中位高权重,不敢轻易得罪。加上阳教主和夫人经常有意无意地撮合他们,更让她不知如何应对。
范遥浓情厚意,教主又执柯作伐,既让她充满愧疚,又令她无比困扰,心烦虑乱之下,便对那侍女说:“我今天不想见他。你跟范右使说,我去了后山练功,还没回来。”
范遥在殿外等了许久,却吃了闭门羹,满心失落。明日他就要率教众奔赴流萤山,本想在出征前见意中人一面。他望着手中自己画的“鹣鲽牡丹图”,无奈叹道:“真不巧!也罢,只能等归来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