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去弦吐箭。
芷若今年十一岁了,已经懂得操持家务。她每天早早起来,帮苦儿煮饭、洗衣、打扫、捕鱼,是个十分懂事孝顺的孩子。
清晨的微光中,芷若轻轻摇起小船,划进了波光粼粼的大江中,熟练地操纵着渔网。没过多久,鱼网慢慢浮出水面,她用力拉起渔网,网中有许多银光闪闪的鱼儿跃动着。
“今天的收获真丰富,娘一定很高兴!”芷若开心极了。
正自收网,忽然听见码头传来打斗声响。她抬眼一望,只见数十个蒙古武官和番僧正在围攻一个老道长和一名少年。
那老道长出招凌厉,以寡敌众,依然游刃有余,那些蒙古武官和番僧打不过他,只得齐齐弯弓搭箭射去,老道长手中并无武器,袍袖挥动,将来箭一一挡开击落。
哪知,蓦地里白影晃动,一股白色的粉末撒落在老道长的脸上。老道长不虞有诈,吃了一惊:“糟糕,是石灰粉!”
他没想到敌人居然会这么阴险,用起了这种下三滥的招数。
芷若远远瞧见这一幕,不禁替那老道长气愤不平:“太过分了!不但以多欺少,还用这么卑鄙的手段!”
她常听苦儿说,路见不平,就该拔刀相助,此刻见老道长落难,不能坐视不救。想也不想,当即横过船头,向码头驶去。
其他的渔民,看见江湖械斗,羽箭乱飞,早吓得三魂不见七魄,拼命将船划开尚嫌不及,只有芷若敢回船救人。
她跳落码头,大喝道:“鞑子住手,休得行凶伤人!”抄起船橹就往众人劈去。
她学过几下拳脚功夫,跳到老道长身边帮他。老道长眼睛看不见,她就不断出言提醒他敌人的方位,这样一来,老道长不用花时间听声辨位,很快又占了优势。
老道长深吸一口气,双掌一推,众武官番僧但觉疾风扑面,齐声惊呼,身子飞起,砰砰砰地全部掉入了江水之中。
击退敌人后,老道长急忙寻找身边的少年,那少年奔上前去,抱着他的大腿,老道长伸手摸到少年,这才松了口气。
芷若拿着毛巾上前,帮老道长小心地擦拭了脸上的石灰粉。
老道长这才看清了她的容貌。只见她年纪甚轻,衣衫敝旧,赤着双足,虽是船家贫女,但容颜秀丽,而且机灵勇敢,面对那么多的敌人依然大胆相助,对她又是感激又是赞赏,说道:“小姑娘,刚才多亏了你。小小年纪,侠肝义胆,英勇无畏,真是英雄出少年!”
这时,苦儿从家里做了午饭,正要拿给芷若,刚来到码头,见四周一片狼藉,吃了一惊。
“芷若!”苦儿急急奔上前来,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芷若一见苦儿,高高兴兴地投入她怀抱,亲亲热热地叫了声“娘”。
老道长见到苦儿,微微一笑,道:“夫人你好。”
芷若道:“娘,刚刚有很多坏蛋在闹事啊。”又道:“这位老爷爷可厉害了,一个人能打几十个坏蛋,大袖轻轻一挥,那些坏蛋就全部掉到水里去啦。”
苦儿一愕,只见这位老者身材魁梧奇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一看就是位得道高人,施了一礼,道:“老道长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