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后,晌午,京城。
叶之落虽说走南闯北了这么多年,但京城还真是头一次来,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好奇与惊叹。
城门巍峨,雕梁画栋,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仿佛。城门两侧,守卫森严,守城士兵铠甲寒光闪闪,彰显着皇城的威严与不可侵犯。
叶之落拉紧缰绳,马车缓缓停了下来,她扭头,对里面的人道:“嫣儿,到了。”
她一身简洁而不失英气的装扮,眉宇间透露着不凡的侠气,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青衫,腰间系着一条腰带显得腰肢纤细,长发用一根发带绑着甩在脑海,微风轻拂,衣摆随风而动。
她身体轻盈地一跃跳下了马车,伸出手,稳稳地扶住马车边缘,随后抬手,撩开车帷,苏嫣儿缓缓探出头来,她的手轻轻搭在她的手上,两人对望一眼,叶之落忍不住扬唇。
苏嫣儿足尖轻点,优雅地落地,目光随即转向了不远处的城门。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辨的情绪,既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又来杂着对过往记忆的淡淡哀愁,还有对未知的忐忑不安。
“三年了…”她轻声呢喃,声音虽轻,却似乎承载着千钧之重。这句话,只有身旁的叶之落听得真切,她侧首,目光温柔地落在苏嫣儿身上,仿佛能读懂她心中所有的波澜。
“是啊,三年了。”她轻声回应,虽然没有多余的话语,但主动牵起了她的手。
这三年她们都待在一起,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有很多平平淡淡的回忆呢。其实叶之落心里也有些不安,她怕啊,嫣儿是长公主,她何德何能能与之相爱,又怎么敢奢望与之相守一生。
苏嫣儿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走吧。”。她迈步向前,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
叶之落牵着马,跟在她身后。
今日城门检查格外森严,耗费了不少时间,苏嫣儿心中异样的感觉更甚。
穿过城门,眼前豁然开朗,面前是一条宽而笔直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商贩们或推着小车,或摆开摊位,售卖着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小吃玩物,令人眼花缭乱,各种叫卖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喧嚣热闹。苏嫣儿和叶之落穿梭在人群之中,感受着京城的喧哗与繁华。
苏嫣儿刚踏入城门,长公主回城的消息就已经散布开了。
叶之落捏紧手上缰绳,问:“嫣儿,我们现在去哪?”
苏嫣儿红唇轻启吐出三个字:“公主府。”
苏嫣儿有自己的公主府,就在这最热闹的街道的尽头,距离皇宫一刻钟的路程。
府门两侧,公主府的下人们收到消息早已翘首以盼,等候多时,他们之中,有的年岁已高,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有的则是初入府中的年轻面孔。
有眼尖的下人看到远处的苏嫣儿,激动地高呼:“公主殿下回来了!”他这一嗓子,打破了这份宁静。
其余的下人纷纷跪倒在地,双手交叠于额前,以最恭敬的姿态行礼,口中齐声道:“恭迎公主殿下回府!”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
苏嫣儿和叶之落缓步走到公主府门前,见到奶娘,她快步上前,亲自扶起奶娘,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容,轻轻抬手,示意众人免礼。简单的一个动作,却如同春风拂面,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长公主的亲和与温暖。
而站在公主身旁的叶之落却显得有些不自在,她从未经历过如此隆重的场面,更不习惯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她双手不自觉地握紧,目光偶尔扫过那些恭敬行礼的下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拘谨和紧张。
苏嫣儿似是看出她的紧张,她刚想说话,远处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由远及近,一匹高头大马载着一位身着华丽铠甲的传卫,风驰电掣股停在公主府门前。侍卫翻身下马动作利落而有力,手中的金色令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大步流星走到苏嫣儿面前,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而恭敬:“末将参见公主,皇后娘娘口谕,急召长平长公主入宫,有要事相商。”
母后的传召竟然比父皇的诏书还要快,苏嫣儿眉间微蹙,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她怎么有种母后知道她今日就到京城的感觉。
“知道了,我这就准备。”
侍卫拱手,朗声道:“长公主无需准备,皇后娘娘急召。”
苏嫣儿抿抿唇,她转身对一旁的李嬷嬷吩咐道:“李嬷嬷,这是本宫在外结识的好朋友叶之落,你带叶姑娘去本宫房间休息,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务必照顾好她。”
李嬷嬷一愣,直接带到公主的房间?不应该是客房么?但眼下情况紧急她没多问,忙应下:“是。”
叶之落剑眉微蹙,“我不能和你一起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