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北城往事 >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消毒水的味道……很弱。

口……很渴。

伊万半睁开眼睛,他不确定自己是已经到了天堂,还是在地狱。一张年轻女人的脸进入视线,她拿着一个装满透明液体的玻璃瓶,挂到了一旁的铁架上,换掉了之前的空瓶。

“您醒了?”

“……”

“年轻的军官同志,您的表情是在问我您是不是死了么?很荣幸回答您,您还活着。”

“列宁……格勒?”

“算是吧,但又不算,这里快到曼得罗基了,我看看您的伤口。”

护士掀开被子,在他的刀口上压了压:“您运气真好,弹片并没有伤到内脏。”

曼得罗基距离列宁格勒有三百公里,伊万更关心自己如何到了这里,是谁送他来的。

“送您到医疗站的是个外国人,他也受了伤,不过是轻伤,和您这样的不一样,”护士把手伸到他枕头下面掏了掏,“他交代我们把这个给您,还有别的事么?”

伊万捏着那本笔记本,他感到自己的手在颤抖:“没有。”

护士匆匆走开,去忙她的下一个病人了。

伊万艰难地抽出另一只手,抚上了笔记本暗红色的牛皮封面。

“这本笔记本放一百年都不会坏,外皮是特别鞣制过的牛皮,”伊万微笑着,喃喃地对自己说,“永不褪色。”

一打开笔记本,就掉出一张照片,照片是深棕色的色调,虽然不是那年最流行的颜色,但却和画面里的人气质最相匹配。他的目光柔和、文静,看着镜头就像在看着看照片外的你,即便他不微笑也不会觉得严肃,更何况他正在对你微笑。

“那个涅瓦大街上高傲的摄影师,他不屑于我的不满,他摄影棚的墙上全是奖状。”伊万拿起那张照片,举到眼前,“原来你那天是这样的。”

这并不是个单人间,临床的另一个病人,侧过头,看向这边自言自语的人,他决定在对方彻底打扰到他之前表达抗议。

突然,这个拿着笔记本发癫的人撑着床坐了起来!他像是看到了什么令他吃惊的事情一样,捂着嘴就那样坐了起来,震得点滴瓶的铁架都在摇晃!

“哦,天呐,同志,您在哭什么?”

伊万没有理会他,他紧紧地盯着笔记本的第一页,上面是他最熟悉的字迹。

《四季歌》

日期是那个夏天,是他在湖边唱给自己的那首歌!四季风光的歌!四季歌!

他并不能理解全部的歌词,但他好像明白歌词的意义,在东方的曲调里,四季风光的背后,他好像终于等来了他渴望的希望。

“躺下,同志!别坐起来!您的伤口会裂开的!”护士跑了回来,把病人按回床上。

“这个人呢?”伊万拉住她的袖子。

“谁?”

“给你们这个笔记本的人!这个人呢?”

“哪个人?”护士不耐烦地按着他的肩膀。

“外国人,就是那个送我来医疗站的外国人。”

“应该回列宁格勒去了,躺好,同志,医生很忙,没空再帮你缝一次伤口!”

“列宁格勒。”伊万不得不躺下,因为他的伤口发出了撕裂般的疼痛。

他皱着眉头,和他身体的疼痛做着抗争,在这充满臭味的病房里,他没有任何抱怨,没有任何不快,他甚至想大声喊出来,把他的悲伤,痛苦,折磨,这么多年来压抑的感情都喊出来。他在暴风雪中的侧影,他趴在自己肩膀上的夜里,他在绿城别墅的每一天,他在那个圣诞节的烟火中。这么多年来不敢回忆的回忆一起涌上心头,一半欣喜,一半委屈。

“不论是谁,等她回来,毕竟到处都是生离死别。”另一旁的病床冷冷地说。

“不一样。”伊万侧过脸,让眼泪滴到枕头上。

“都一样,”那个人的话语里满是忧伤,“亲爱的,都一样。”

曼得罗基并不安全,拉多加湖开始化冰之后,这一侧的战备物资和医院开始后撤。1942年开始得并不顺利,德军依旧坚持死守,其他战区传来的消息依旧惨烈。王耀没有来找他,来找他的是安德烈。

“运输队长,恢复得不错啊。”安德烈的脚踩在病床边上,想要点燃一根香烟。

伊万下床踢了他一脚,安德烈没来得及躲开,差点把烟抖掉。

“喂,你现在经得起我的一拳么?经得起的话,不妨听听我带来的消息。”

“说。”

“去哈尔科夫呢,还是去莫斯科?”

“为何不留在列宁格勒,朱可夫元帅就在列宁格勒。”

“没有燃油,在这里继续做运输队队长么?”安德烈觉得自己的拳头正在发痒。

“你去争取的?”

“没有,元帅下的命令。”

“去莫斯科。”

“莫斯科的战斗都要结束了,我觉得不如去哈尔科夫。”安德烈抱怨。

后来的战况发展又让他不得不感激自己当时听了伊万的话,哈尔科夫一共有二十四万苏军被俘,光是坦克就损失了一千多辆。紧接着又是勒热夫-瑟乔夫卡和斯DL格勒的选择,两人仍旧意见相左,但最终安德烈跟着伊万去了斯DL格勒,当他在指挥所埋怨这个该死的选择的时候,勒热夫-瑟乔夫卡传来了惨烈的伤亡数字。

斯DL格勒也不是个好地方,他们在死人堆里从1942年8月一直待到了1943年2月,而这个时间其实离把DG人赶出SL已经不是太远了。

1944年8月,他们正兵临波兰,后方终于传来了列宁格勒全面解围的消息。

“八百多天!”伊万一个人走出指挥所,回首故乡的地方。

他把那本笔记本装在最贴身的口袋里,从列宁格勒带到莫斯科,从莫斯科带到斯DL格勒,然后从斯DL格勒带到WKL,现在到了波兰。他有时候会假想自己死亡,但他现在却又幸运而真实地活着。

“我们又相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