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载言听到了苏母的一声闷哼。
“母亲!”
“阿言不怕,为娘不会让他们伤害到你的。”
苏载言的眼睛红了,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苏母带着苏载言一路狂奔很快就看到了停在路边的马车。
苏载玉听到动静已经意识到情形不对,掀开车帘就见到苏母带着苏载言骑着马朝这边飞奔。
“大哥快跑!”苏载言朝他喊道。
苏载玉立即催车夫快走,车夫见情形不对鞭子一甩,马儿蹄子扬起狂奔起来。
这时,追兵也已经赶上,苏母拨转马头,对上了他们。
“阿言,我们得为你大哥争取时间。”
苏载言重重点头。
“阿言,如果怕,你就闭上眼睛,如果不怕,你就睁大眼睛好好看着!”
苏载言睁大了眼睛。
苏母跨马提剑,一来一回间追兵的队伍被杀穿了两次,这才朝着另一个方向跑。
苏载言第一次知道母亲原来这么厉害,但他并没有放下心来,他闻到了一股越来越重的血腥味,从他母亲的身上。
苏母带着苏载言在夜色中跑了一晚,直到马儿跑不动了倒在路上,苏母和苏载言一起滚下山坡,跌进了草丛中。
借着微亮的天色,苏载言看到母亲的身上插着一支箭,她脸色苍白,已经奄奄一息。
苏母抬起手抚摸着苏载言的面颊,“阿言,后面的路只有你自己走了。”
“母亲……”苏载言的嘴唇颤抖,声音哽咽。
“你快走,找个安全的地方先躲起来。”
苏母已经气若游丝,她靠着一口气撑到现在,但现在这一倒下,她就再也撑不住了。
滚烫的泪水掉在苏母的脸上,苏母抖着的手缓缓抹去他的眼泪。
“别哭,答应母亲,好好活着,不管到任何时候,都好好活着。”
苏母的眼睛闭上,手垂了下来。
苏载言抱起母亲,他眼睛一片血红,眼泪大滴大滴地滚落,他张着嘴无声的嚎啕着。
他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国主一定要对他们苏家赶尽杀绝。
但这个仇,他苏载言记下了。
*
大余境内,白石城。
清晨,城门刚开,一批流民就涌了进来。
流民进入大余,不仅不会被驱赶,官府还会分配土地让他们去开垦耕种。
大余之所以这么做,因为大余国土面积广阔,未开垦的土地太多,他们需要人去开垦耕种,因此不仅接收流民划给他们土地,还会给他们发种子。
城门旁有个搭起的棚子,棚子里坐着几个大余的官吏,许多流民都自觉地去排队登记姓名。
但有一个流民却与他们格格不入,他头发乱蓬蓬,脸上脏兮兮,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向前走着,很快就要越过棚子。
一个小吏拦住了他,“去哪里,过来排队!”
流民中钻出来一个青年道:“官爷,他是个傻子。”
傻子?
小吏上下打量着他,见他神情木讷也信了他是傻子的话,眼中流露出可惜和怜悯之色。
一个傻子应该也种不好地。
他收回了拦住这人的手,由他去了。
苏载言漫无目的地走着,他不知道要去哪,也不知道自己能去哪。
他的母亲死了,他只能用荒草掩盖母亲的尸身。
他去找过哥哥和弟弟,却只看到了一辆倒在路边的空马车。
后来,他混入了流民的队伍,跟着他们一起翻越大山。
很多次,他躺在地上都不想起来了,但他记着母亲的话,要好好活着,他就这么拖着身体一步一步地翻越了大山,走进了这白石城。
苏载言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走到了什么地方,直到他听到了一声悠远的钟声,这才抬起了头。
眼前是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寺庙,他抬起脚沿着石阶慢慢走上去,走到山顶,来到了庙门前才发现这是一座很小的寺庙,甚至还有些破旧。
他抬头看去,一块掉漆的匾额上写着三个字:十方庙
庙门缓缓开启,一个老和尚走了出来……
半个时辰后,苏载言坐在木凳上抱着碗狼吞虎咽,老和尚就坐在他对面静静地看着并不说话。
直到他把一碗饭吃完,放下了碗筷,这才慢悠悠地说,“回神了?”
苏载言确实从游魂的状态中恢复过来,眼神清明。
“多谢大师。”
“老衲就是个老和尚,不是大师。”老和尚又问他,“之后打算去哪?”
苏载言摇头,他并不知道要去哪。
“那就留下来吧。”
老和尚说他一个人在这个庙里无趣的很,平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苏载言留了下来。
老和尚为苏载言剃度,给他起名法号渡尘,却并没有让他受戒,他就这么留在了庙里,做了一个没有度牒的小和尚。
苏载言感觉自己像个和尚,又不像个和尚。
如果不是身上这件缝补了几次的和尚袍,他觉得自己就是个有法号的秃子。
老和尚平时也不管苏载言,随便他满山跑,只有一点,不让他下山。
他告诉苏载言,自己之前有个师兄叫渡心,下山后被劫匪砍死了。
现在是乱世,兵戈不息,鬼怪横行,山下不太平。
苏载言明白了,原来这身和尚袍是他那个师兄的,他说怎么胸口的位置有个缝补过的大口子。
老和尚还说,庙里本来还有一条黄狗,可惜最后老死了。
苏载言问那黄狗埋在哪了,老和尚却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