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27:还阴债12
天界瑶池边上,一位仙女正在打理花草,她一边笑语盈盈的干着活,一边小声跟那些花草说着悄悄话。她没注意到,瑶池里一条小白龙轻轻探出龙脑袋,正目不转睛的盯着她。
仙女每日的任务就是看护好瑶池,虽然瑶池也有守池将军,但这些杂碎的小活,将军是不会干的。仙女专门负责瑶池周边环境卫生,而瑶池又是诸神众仙常来之地,所以,她的任务不轻。
仙女每天都尽职尽责,把瑶池及瑶池周围收拾的干净利索,而且她还跟瑶池边上的那些花草鸟兽成了好友。对于瑶池内的那些龙鱼龟虾,珊瑚水草,她不怎么熟悉,因为她每天除了用将军给她的法器将瑶池水清理一遍外,几乎不会往瑶池里看。
可就有那么一个清晨,仙女清理好瑶池水后,无意间一低头,居然在水中看到了一张英俊帅气又带着微笑的脸。仙女一愣,继而脸红,急急的移开目光,然后快速走向别处。
就是因为那匆匆一眼,仙女便喜欢上了水中那位男子,后来她打听到,那是瑶池里的一条小白龙,据说神通极大,是瑶池里天生的白龙。小仙女对小白龙产生了一股无法言说的感情,自那之后,她几乎每天都去瑶池,然后往池内张望,再然后便能看到那张让她无法自拔的俏脸。
最后她们幽会了,花前月下,溪旁涧边,小白龙有时还会偷偷把仙女带进瑶池,两人可谓如胶似漆,每次都难分难离。两人最终是没能抗住,在瑶池里偷吃了禁果。可这件事到底是被瑶池巡视兵发现了,他们告诉了瑶池将军,将军大怒,又将此事告知天帝。
天帝一怒之下将仙女罚去百花园做苦役,让她每日打理百花园中的花草,一刻不能停。仙女对小白龙思念没增,倒是对百花仙子的怨恨于日俱增,因为百花仙子每日都定时定点说教于她。
有一天,百花仙子又去说教仙女,仙女恼怒至极,跟百花仙子大打出手,百花仙子一怒之下又将其告到天帝那里。
小仙女自知此次罪大,逃不了大责罚,便偷偷潜进百花仙子府邸,在天帝圣旨下达之前,盗走了百花仙子不少珍玩玉器,带着那些东西,私自跑下天界,去了人间。
……
又到了学子赶考之时,京城里热闹起来。学子们有很多出身寒门,离家后风餐露宿,不少人到了京城后会病倒。王大善人这时就出面了,他为那些寒门学子专门设立了一个救济机构——寒衣舍。听其名,知其意,为寒门学子提供衣物的地方。
寒衣舍刚成立之时,没有寒门学子入住,他们宁可住进吃住都极差的破败小旅馆,也不去寒衣舍。因为贫苦人家的孩子都知道一个道理,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到底是怎样的大善人会自己掏腰包为不相识的人提供衣物住处?
所以,开始之时,王大善人的寒衣舍可谓是门可罗雀。但世上总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是逼急了,没办法才下嘴的。
有一年,一位外地学子来到京城时几乎成了乞丐,他的盘缠和衣物在半路上被贼给偷了,他一路上东家借西家讨,好不容易来到京城,可到了京城后举目无亲,他还得继续靠讨要来维持生计。
一位好心的路人告诉他,不远处有一个“寒衣舍”,是京城里的王大善人设立,专门为寒门学子准备的。书生一听,想都没想,直接去了寒衣舍,成了寒衣舍成立以来第一个入住的寒门学子。
王大善人自然是对他关照有加,且分文不取,书生感激不尽,拼尽所能,日夜苦读,竟在那年的考试中名列前茅,成了头名状员。书生自然不会忘记王大善人,亲自提笔,将“寒衣舍”三个大字重写一番后挂上。
后来皇帝也知晓了此事,对王大善人作了口头表扬。
就是因为此事,“寒衣舍”名声大噪,很多学子明明自己住的起旅馆,根本不能称为“寒门”之士,但因着“寒衣舍”出了头名状员,也住进寒衣舍,不为别的,只为图个好彩头,占占寒衣舍的风水。
住进来的人多了,花销就大,开始时王大善人还供得起,可随着寒衣舍入住书生增多,王大善人觉得有些吃力,他曾游说一些商人巨贾,让他们资助寒衣舍,可那些商人个个翻白眼,说你王大善人都得了皇帝的夸奖,难道连这点钱都出不起了?
王大善人还真是连这点钱都出不起了,他的买卖本来做得可以,但经不起这么多人的花销,更何况他还有一大家子人呢!
王大善人之所以对贫苦家的读书人另眼相看,皆是因为自己从小家境贫寒,没能读书,所以,自小便有遗憾,想着能帮那些寒门学子多少是多少,可没成想,有些家境殷实之人也打着“寒门”的旗号住进寒衣舍,如此一来,人多了,花销大了,王大善人自然会吃力。
那一年,入住寒衣舍的人特别多,有些真正的贫寒之士却无法再进入寒衣舍,王大善人着急,想筹钱扩建寒衣舍,他游说几个巨贾,让他们投资,但没一人答应。没办法,王大善人只好向他们借钱扩建寒衣舍,可没成想,寒衣舍还没扩建成的,王大善人竟突发疾命,撒手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