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姨娘请坐。”宋檩微微颔首,招呼林歌看茶。
洛姨娘笑着,也不觉得尴尬,转身从丫鬟手里拿过几袋子吃食。
“这是妾身从祥福斋买回来的糕点和果脯,都是今早刚出的新货,大姑娘尝尝,若是吃得惯,差人给妾身说一声就是!”
“妾身知大姑娘什么都不缺,这是妾身的一点心意,可千万莫要推辞。”
这点吃食确也不值几个银子,若再推辞倒显得不近人情,何况某种程度上,她和洛姨娘还是盟友。
她给林歌使了个眼色,林歌领会,收了那些东西。
总算是收下了,也不枉她费尽心思钻研,洛姨娘笑道:“漓儿这丫头性子静,平日里吃了亏也不告诉妾,乞巧节那日的事情,妾身也是后来才得知,多谢大姑娘相助。”
宋檩啜了口茶,毫不在意道:“洛姨娘哪里的话,都是姐妹,能帮则帮。”
“大姑娘心善,自是不在乎这些,但这份恩情,妾身和漓儿都记着。”她眼神坚定,一副表忠心的姿态。
宋檩知她话里有话,但笑不语。
吃了一盏茶,仍不见走,宋檩笑着出声,“洛姨娘还有事?”
“妾身……确有件事需要麻烦大姑娘。”她咬了咬牙,难为情道。
见她不作声,继续道:“大姑娘应该知道,漓儿和三姑娘同岁,只小了月份,明年明年此时就及笄了。”
“大姑娘和二姑娘今岁出嫁,夫人已经着手三姑娘的婚事。妾身出身寒微,漓儿的婚事心有余却力不足,斗胆向大姑娘讨个面子。”
宋檩明白了,洛姨娘是希望她以后带宋漓出去走动,给她寻一处好人家。
侯氏这个当家主母可没那么慈善,想要给宋漓寻个好归宿,只能寄希望在她的身上。
林歌听后一脸不赞成地皱眉,“洛姨娘,我家姑娘还只是个待嫁之身,即便以后嫁去秦王府,总带个未出阁的妹子在身边算哪门子事?这满京都的达官显贵该怎么看我家姑娘?”
“妾身不是这个意思!”洛姨娘忙解释。
“漓儿这孩子有主见,妾身万不敢动旁的心思!”有些话她羞于启齿,在一个晚辈跟前实在说不出来。
“只是希望大姑娘看在姐妹情分上,给她多一些选择,漓儿是个好姑娘,妾身实在不想看到她被耽误。”说到动情处,她竟掉了几滴泪。
宋檩心里有了计较,抬手阻止了欲反驳的林歌。
“洛姨娘方才也说四妹妹是个有主意的,不妨回去问问她的意思。”
洛姨娘怔愣住,随即才想起自己的身份来,她不过是个姨娘,根本做不了相府姑娘的主,即便只是个庶女。
“多谢大姑娘提点。”道完谢,她悻悻离去。
“以姑娘在相府的地位,完全可以不去搭理一个姨娘。”林歌听多了后院的事情,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些人一旦沾上就跟狗皮膏药似的,甩都甩不掉。
何况人心叵测,一旦得到好处,往后只会更加放肆。哪一次没如了意,就会到处说三道四,完全不记好。
她可不希望大姑娘因为这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毁了自己的名声。
宋檩笑着摇头,没有说话,这事跟洛姨娘没什么关系,也没指望她能帮自己什么,只是有些可惜宋漓。
“阿庆那边怎么样了?”明日就是最后的期限了,她有些好奇。
“属下正要给姑娘说此事,阿庆确实发现了些东西。”她将事情始末说了个大概,宋檩频频点头。
“姑娘,咱们要不要安排些人进有问题的铺子?”
林歌是个原则性极强的人,未经考验过的人一律算不得自己人,即便某种程度上算她引荐的。
宋檩赞同她的做法,“从古老给的铺子里挑几个人安插进去,做得隐秘些,后续就让阿庆打理那几个铺子。”
“属下这就去安排!”
次日一早阿庆就来了敬方院,三天时间不到,那几家铺子的账目已被她清算得干干净净。
听完汇报,宋檩不得不佩服。在这个阿拉伯数字都不存在的时代,能把一笔烂账清算得如此一目了然,她自愧不如。
“做得不错,以后你就跟在我身边,这几个铺子交由你来打理,可能胜任?”这是一次试探,也是一场考验。
但于阿庆来说,却是一次翻身的机会,她笑着跪地,“多谢大姑娘!”
阿庆离开不到一刻钟,展颜领了秦王府的安管事过来,身后跟着一溜全是秦王府的人。
“安管事!”宋檩正在桂树下看书,是华承璟送来的阵法孤本。
见到来人,立马合上书本,起身时丢在躺椅上。
“老奴给姑娘请安。”
“安管事不必多礼,快请坐!”且不说他是秦王府的人,一个老者给她行礼,宋檩过不了心里的坎。
她一边招呼安管事坐下,一边差人沏茶。
“有什么事吩咐底下人就是,这大热天的,安管事怎么还亲自跑一趟呢?”宋檩笑问着,给足了脸面。
安管事喝了口凉茶,摆手道:“姑娘的事可是大事,底下人笨手笨脚,老奴不放心。”
他招手把人唤上来,个个脚步稳健,臂上肌肉线条分明。宋檩挑眉,练家子?
安管事跟什么都没发生似的打开两个盒子,一边放着一沓银票和碎银,一边放着全套头饰。
宋檩头一回见到这么多前,惊得说不出话来。
“王爷吩咐老奴来给姑娘送东西,喜服已经裁剪好了布料,需要姑娘给一个尺寸。”
直接送钱,可真会送礼!
宋檩差林歌取了尺码给他,笑呵呵收下礼物,“既是王爷的心意,我就收下了,劳烦安管事替我谢谢王爷。”
“老奴一定把话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