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何必弯记 > 第56章 第五十六章

第56章 第五十六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鹤松?”何必惊喜,“你也住这间客栈?”

“何姑娘”如鹤松面露惊奇,“有司尚未安排居处,不才暂住客栈。”他说完见随后走出的朱珠,欠身行了下礼。

何必向二人互相介绍了下。三人一同下楼用饭,饭后如鹤松先告事忙离开,朱珠又言要上楼备考,何必想到昨日答应傅流云的事,也告辞离开了客栈。

傅家长女云织在太医院谋了差事,在京城有个住处,傅流云一行就是去云织家借宿。分别前傅流云告诉过何必云织家地址,那地址里的坊就在东市附近,何必出门问了几个商贩便寻到了里坊门。

各坊间四面有墙围着,东西南北四面设有坊门,坊间街道井字划分九块区域。京城的布局,再路痴的人也不容易迷路。寻到云织家门时,何必没有费多大劲,虽说找路容易,但她一路边逛边看,到云织家时已距早饭过了不少时间。何必上了台阶,敲了敲门上的铜把手。

等了会,门里一阵懒散脚步声走近,门吱呀打开,一个面容青癯的长者探出身来,上下打量何必一番问:“您找谁呀?”声音懒懒散散,眼神却透着几分犀利警惕。

“请问是云织云医府上吗?”何必客客气气问。

长者回一声“是”。

“昨日是否有三位姑娘来了,其中一位姓傅。”

“你是?”长者看着何必的眼神多了几分恍然。

“我姓何,是云医老家来的。”

“原来是何家小姐。傅丫头出门前嘱咐了句,说何小姐可能会来。”长者听到将门又打开几分,说:“何小姐请进”。

“出门前?傅……我夫人她出门了吗?”

“是,早上等了一阵,才出门的,说去四处看看,寻合适的店面。”长者又说“何小姐先进来坐着等会吧”

“她既不在,我就不打扰了。麻烦您给带个话,告诉她我住在永乐坊悦来客栈。”何必留了话离开。她从客栈出来就是为了告诉傅流云自己住处,现在已留了话,一时无事做,想了一圈忽然想起司书来。几月前司书告别时曾说,若是来京城,可去城东松竹斋找她。何必想到时便出发去找松竹斋。

听过松竹斋的人,即便没去过,也大概能猜出是家做什么的店。松竹与梅并称岁寒三友,文人雅士常用松竹梅托物言志。松竹斋是家卖文房四宝的店,本家姓杜,名知微,原是前些年来京赴考的学子,后来名落孙山,就开了这家松竹斋。店开在东市一条不临街的巷子里,知道的人不多,但来客都是常客。松竹斋以“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八字真言出名,卖的东西都是顶好的东西。

何必开始也像找云织家一样,问了几个商贩松竹斋在何处,但得到的都是商贩摇头回不知。后来她想了想,换了方法,去问了几个路过的书生,第二次问时得到了松竹斋的地址,赶巧那书生刚买了纸笔出来。

松竹斋店面不大,面巷子的一面有扇两开的门。何必进到店里时,看到了柜台后正在读书的老板娘,老板娘年龄看似二十五六左右,比她面相显沉稳。老板娘的心思好像都在那本书里,没有听到何必进店,她看到一处,喃喃一句:“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

是科举应试的内容。一句话勾起了何必为了准备乡试而熟读并背诵全文的那些记忆。

柜台后的老板娘话还没说完,通向后院的门帘被人一掀,有个女子探了半身进店里喊一声:“吃午饭了阿微。”女子围着腰裙,应该是刚从后厨出来。

“好,夫人先用饭,我看完这篇就去。”柜台后的老板娘杜知微听到回一句,视线并未离开书本。

围着腰裙的女子听了皱眉道:“这书里是有鱼还是有肉,让你日夜放不下。”

杜知微听了笑着回一句:“夫人不知,这书里不仅有鱼有肉,还有黄金和美人。”见女子要生气,她又加一句:“当然不如夫人好看。”

女子风情白她一眼,转身准备回后院,视线一扫,这才看到一直站在那边的何必,转身喊老板娘一句:“来客人了。”说完转身回了后院。

杜知微看了何必一眼道:“您需要什么请随意看。”说着又准备低头看书。

何必见此走近柜台,说:“我不是来买东西的。我有个朋友叫司书,她说若来京城,可来松竹斋找她。”

杜知微这时视线才离开书本,看向何必问:“你找司书?”

“是”

杜知微看了何必几眼,说:“她有好几个月没来这里了。”

之前司书一直在景云城,自然来不了京城的松竹斋。这句话何必听了并不觉得奇怪。

杜知微又道:“司书是常客,但我不知道她家住何处,你若找她无急事,可留信一封,待她来时我会转交给她。”

“留信倒不必,见到她时请您转告她一声,有个叫何必的人来京赶考,住在永乐坊悦来客栈。”

“何姑娘也是今朝学子?”杜知微眼睛亮了亮,“三全也是。”

“三全是?”何必疑惑。

“未曾来得及介绍,鄙人姓杜,名知微,字三全。”

何必略显尴尬:“这字,倒有些熟悉。”她突然想起家里那只花猫。

杜知微不懂,疑惑道:“还有别人叫这个吗?”

“杜姑娘你是哪省的贡生,还是生徒?”何必忙转移话题,方才的话题她可聊不下去,总不能说你和我家猫一个名字吧。

风朝会试考生的来源分为贡生与生徒。像何必这样,参加景云城乡试上榜,获得入京参加会试资格的就是贡生。而生徒为官办学府的学生,通过学府的考试后,由学府推荐参加会试。

“鄙人是以贡生身份赴考。”杜知微略显讪讪,“上次落榜后幸得司书帮忙,进入了国子监借读,如今也算半个生徒吧。”

国子监是风朝最高学府,听闻招生要求颇高,一是各地选拔出来的优秀学子,二是七品以上文武百官子女。何必听了一愣,没想到司书一个捕快,竟然能帮人入国子监,虽说只是借读不是正式学生,但也不容易。

杜知微热情道:“何姑娘你是哪里的贡生?”

“景云城”何必回神。

“与鄙人家乡不远。”杜知微想了想又问:“何姑娘到京城多久了?可曾去户部集阅?”

何必疑惑:“什么集阅?”

“每届参加科举的考生,到京城后需先到户部办理集阅,也就是报道,核对家状。”

“还没”

有关科举赴考事宜,其实每年乡试放榜后,各地官府会将上榜贡生聚在一起,向贡生说明进京后的注意事宜。有那些通晓官府各司职责的人家,或是族里有知晓这些程序的老人,对自家自族上榜的后人也会做讲解说明。何家并没有当官的长辈,也没有参加过科举的,而至于官府,乡试过后不久沈如林便因犯事入狱,城中无人主持,故何必并不清楚这些细节。

遇到杜知微这位前辈,何必正想请教还有无其他需要注意的事宜,听到后院里杜知微夫人又催促她一句吃饭,何必止住了请教的打算,先告辞离开。她回到客栈时刚过午不久,客栈一楼还有些客人在吃饭,何必找座时看到了角落里坐着的如鹤松,见到时走了过去,打一声招呼道“午好”。

如鹤松见到何必,微微欠身道一声“何姑娘午好”。

“你早上不是说去就职吗,怎么这会回客栈了?”何必说着坐下。

“学馆回复,就职前还需不才先去吏部一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