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嫡次子摆烂不成功 > 第15章 第 15 章

第15章 第 1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待其他幕僚的脚步声渐渐远去,直至消失在寂静的廊道尽头,徐朝烈和杨勋二人仿若被一层无形的静谧所笼罩,静静地伫立在书房的静室之中。

静室不大,四周摆满了高大的书架,陈旧的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与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檀香味相互交织。

徐朝烈眉头紧锁,神色凝重,缓缓转过身,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杨勋,压低声音说道:“皇帝生性多疑,如今朝中局势微妙,他必定会去彻查军部的钱。此事干系重大,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我且问你,安排的事情,都做好了吗?”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这安静的空间里,每一个字都仿佛被赋予了千斤的重量。

杨勋微微一怔,随即挺直了腰杆,迎着许昭烈的目光,神色坚定,沉声道:“大人放心,我已按照您的吩咐,让人将账目重新梳理了一遍,关键的账目都做了妥善的安排,与各经办人员也都打过招呼,确保万无一失。” 说罢,他不自觉地舔了舔干涩的嘴唇,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徐朝烈微微点头,双手背在身后,在静室内缓缓踱步,脚下的青砖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的目光在书架上缓缓扫过,思绪却飘向了远方:“此事绝不能有丝毫差错,这不仅关乎你我的前程,更关乎整个家族的命运。一旦被皇帝抓住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他停下脚步,再次看向杨勋,眼中满是期许与警告:“你务必再仔细核查一遍,切不可掉以轻心。”

另一间密室里,烛光摇曳不定,昏黄的光晕在四周粗糙的石壁上投下扭曲的影子。

梁泰鸿和赵明岳两人相对而坐,中间隔着一张木桌,桌上一盏孤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将他们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 。

梁泰鸿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他重重地哼了一声,率先打破沉默:“哼,徐朝烈那家伙,还真以为能一走了之,一手遮天了?他把这朝堂上下当什么了?如今北狄突然来犯,这可是天大的事儿,皇帝肯定得彻查各项账目,到时候,他那些猫腻可就藏不住了!”说罢,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光滑无须的下巴,眼神中闪烁着一丝期待。

赵明岳只是静静地听着,低垂的眼眸让人看不清他内心的想法,他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梁泰鸿见他一直不吭声,心里愈发烦躁,猛地瞪向赵明月,没好气地说道:“你倒是说句话啊!整天跟个闷葫芦似的,都什么时候了,还一声不吭。咱得合计合计,这事儿对咱们可是个机会,也可能是个大麻烦,你就没点想法?”

赵明岳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如水,迎上梁泰鸿那急切的眼神,不紧不慢地开口:“急什么,徐朝烈经营多年,哪有那么容易倒台。皇帝查账,他必定早有应对。咱们现在贸然行动,反而可能引火烧身。先看看局势,再做打算不迟。” 他的声音低沉而沉稳,在这略显压抑的密室中,有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

梁泰鸿听了,虽觉得有些道理,但仍难掩心中的急切,他双手抱在胸前,身子往后一靠,椅子发出“嘎吱”一声抗议:“我就怕等咱们看明白了,机会也没了。这局势瞬息万变,万一徐朝烈真把事儿都抹平了,咱们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密室里再度陷入短暂的沉默,唯有烛芯偶尔发出“噼啪”的爆响声,仿佛在为这场暗流涌动的对话打着节拍。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拧出水来。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焦虑与不安。手中的朱笔被他重重一放,“啪”的一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

“来人!”皇帝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打破了周遭的死寂,“速将户部尚书胡正昌给朕召进宫来,一刻都不许耽搁!” 一旁的太监总管闻言,吓得浑身一颤,忙不迭地应了声 “遵旨”,便弓着身子,一路小跑着出去传旨。

不多时,户部尚书胡正昌一路疾行,神色匆匆地迈进了御书房。他还未来得及喘匀气息,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行了大礼:“微臣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抬了抬手,语气急切:“胡爱卿,快快平身。朕今日唤你前来,是有要紧事相问。如今局势紧张,前线战事吃紧,后方民生也需稳固,朕要知晓户部和军部所有账目详情,你且如实报来。”

胡正昌心中一惊,额头上瞬间沁出细密的汗珠,但还是强作镇定,恭敬回道:“陛下,户部掌管天下钱粮,账目繁杂,不过微臣日夜督管,都梳理得清楚明白。只是军部账目,向来由兵部协同监管,有些明细微臣还需与兵部核对一番……”

“朕不管你如何去做!”皇帝打断他的话,声音提高了几分,龙颜上隐隐有怒色浮现,“朕限你三日内,将户部和军部所有账目一丝不差地呈到朕的面前。若有半点差池,你该知道后果!”

胡正昌伏地叩首,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微臣领旨,定当竭尽全力,按时将账目呈上,不负陛下圣恩!” 说罢,他又叩了个头,才缓缓起身,倒退着退出了御书房。

黄昏时分,落日的余晖透过雕花窗棂,将黯淡的光影洒落在金碧辉煌却透着死寂的养心殿内。

赵齐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蹙,一只手轻轻揉着太阳穴,神色间满是疲惫与忧虑。查阅账本侯,才知道这个王朝内部已经千疮百孔,这时他才深刻意识到,自己即将继承的这个王朝,远非表面那般风光无限,实则内部已腐朽不堪。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空旷而寂静的大殿,殿内的龙雕、金砖、华柱,此刻都仿佛变得沉重压抑。赵齐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随后抬起手,朝着一旁候着的大太监余怀安招了招手。

余怀安,这位在宫中侍奉多年、深谙宫廷规矩与人心的老太监,见状立刻迈着细碎而急促的步伐,恭敬地走到小皇帝面前。

他微微弓着身子,低垂着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谦卑,轻声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小皇帝看着他,目光中透着几分期待与信任,缓声道:“你去将徐国公、梁国公、萧国公和赵国公都宣进宫来,朕有事相商。”他的声音虽然平和,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余怀安微微一怔,旋即反应过来,连忙应道:“老奴遵旨。”

说罢,他又小心翼翼地退了几步,才转身快步离去。他的身影在长长的宫道上迅速移动,很快便消失在那片昏黄的暮色之中,只留下养心殿内的小皇帝,独自在光影交错中,等待着几位国公的到来,仿佛在等待着一场能够改变王朝命运的转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