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大声呼喊着提醒居民注意安全。遇到积水过深的地方,他们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用身体为百姓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而清理河道的队伍也不甘示弱,他们挥舞着铁锹、锄头,奋力挖掘着河道中的淤泥和杂物。尽管雨水湿透了衣衫,泥浆沾满了全身,但没有一个人喊累。
在这场与水患的赛跑中,李世宸和他的队伍争分夺秒,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交城的安宁,他们的身影在风雨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而伟大 。
在那几座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的深宅大院里,世家大族的老爷们正围坐一堂。厅内,檀香袅袅,红木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名贵瓷器在架子上闪烁着温润光泽。
“瞧瞧,那新来的知府李世宸,带着一群平民百姓,在雨里忙得昏天黑地。”说话的是王家老爷,他靠在太师椅上,嘴角挂着一抹嘲讽的笑,轻轻晃着手中的折扇,“一群泥腿子,就算拼了命,又能改变什么?这场水患,可不是他们能扛得住的。”
“就是,”李家老爷附和,脸上带着轻蔑,“这李世宸初来乍到,根基未稳,还想在咱们的地盘上干出一番事业,简直是痴人说梦。”众人哄笑起来,笑声在宽敞的大厅里回荡。
不过,也有人神色各异,保持着观望态度。陈家老爷一直沉默不语,他微微皱眉,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目光透过雕花窗户,望向风雨交加的天空。“不可小瞧,”许久,他缓缓开口,“这李世宸行事果断,虽初来江南,可也有些手段。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看看再说。”
“哼,能翻出什么风浪?”有人不屑地撇嘴。但陈家老爷的话,还是让厅内的气氛有了一丝微妙变化。众人不再一味嘲笑,目光中多了几分审视与思量,在这场水患与李世宸引发的风波里,他们在权衡利弊,等待着局势进一步明朗,看李世宸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有扭转乾坤的本事 。
李世瑞这些日子以来,每到夜晚,便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那几晚在昏暗的烛光下,双眉紧锁,满心都在思索着钱的来源。他坐在桌前,一只手轻轻拖着下巴,眼神中透露出忧虑与沉思。
这次一修路,他才真切地感受到,钱这个看似普通的东西,在关键时刻竟是如此难以获取。
看着那规划中的道路,想象着修路所需的大量材料和人力,他深感压力巨大。而修路工程浩大,所需费用绝非小数目。
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中不断盘算着各种可能的生财之道。他想到了县里的资源,是否可以开发一些特产进行贸易?
又想到了那些富有的商户,是否能再次与他们合作?或者是否可以向上面申请一些资金支持?
但每一个想法都伴随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和困难。
他知道,这条路并不好走,但为了百姓,为了县里的发展,他必须迎难而上,找到解决钱的难题的方法。
然而,修路并非易事情,首要难题便是资金的筹措。李世瑞思索着,或许可以号召县里的商户们做些什么了,毕竟他们也能从修好的道路中获得更多的商业机遇。
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府衙的地面上,为这庄重肃穆的地方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李世瑞早早便让人去请汪师爷前来府衙共商要事,没过多久,汪师爷步履匆匆地赶来,他的脚步略显急切,神色中也笼罩着一层凝重之意。
两人在府衙的书房中相对而坐,李世瑞微微蹙着眉头,率先开口道:“汪师爷,这修路资金着实难筹措,你可有什么良策?”
汪师爷沉吟片刻道:“难,太难了,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何况修的不好还会有损大人的名声啊!”
李世瑞深深看了汪师爷一眼,说道:“不如将所有的商户召集起来。这些商户们平日里财大气粗,若能让他们参与到修路之事中,或许能解这燃眉之急。我们可以把修路的计划告知他们,让他们明白修路有什么好处,然后通过招标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如此一来,既能激发商户们的竞争意识,又能为修路筹集到资金。再给他们减免税收,各项优惠政策。”
汪师爷双目陡然圆睁,那眼中满是惊愕与诧异,目光如矩般紧紧地锁住李世瑞。他微微张着嘴,喃喃道:“竟然还能这样操作?”
李世瑞则神色淡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笑,那笑容中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他来自于那繁华的21世纪,那是一个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的年代。
在那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时代,网络如同一张的巨大蜘蛛网,将世界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通过这神奇的网络,各种各样的招标信息如同璀璨繁星版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迎接不暇。无论是大型企业的重大项目招标,还是小型创业公司的合作机会,都能在网络的海洋中被轻易找到。
这便是网络最大的好处所在。
而如今身处这个时代的古人,并非不够聪明。他们有着自己的智慧与才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只是所处的环境使得他们的信息渠道相对狭窄罢了。他们只能通过有限的方式去获取消息,与那个信息爆炸的21世纪相比,确实有着很大的差距。
然而,正是这种信息差,也让李世瑞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他带着来自未来的知识和理念,在这个古老的时代中,努力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经过数日紧锣密鼓的准备,李世瑞和汪师爷可谓是殚精竭虑,精心筹备。
他们仔细梳理了修路计划的每一个细节,反复斟酌着招标的各项规则,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在这几天里,李世瑞时常在书房中沉思,手中拿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不断完善着即将向商户们阐述的修路方案。
他深知,此次召集商户意义重大,关系着全县百姓的福祉和未来的发展。汪师爷也没闲着,他奔波与各处,协调着各项事宜。
他与负责宣传的人员商讨如何将招标信息广泛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商户知晓此次难得的机会。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
赵大壮在这个县里那可是首屈一指的马匹富商。远远望去,他身材魁梧,犹如一座小山般沉稳厚实。
古铜色的脸庞上,一双浓眉如两把利剑微微上扬,眉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那眼眸中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和智慧。高挺的鼻梁下,一张厚实的嘴唇紧抿着,给人一种坚毅之感。
他的头发乌黑浓密,简单地束在脑后,几缕发丝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常年的奔波与劳作让他的皮肤略显粗糙,却也增添了几分沧桑的魅力。
他身着一袭深蓝色的长袍,质地虽不算上乘,但却干净整洁,衣角处微微有些磨损,彰显着他的朴实与勤劳。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腰带,上面挂着一块古朴的玉佩,为他增添了几分儒雅之气。
他的双手宽大而有力,手指粗壮,关节处微微凸起,那是长期与马匹打交道留下的痕迹。他走路上步伐稳健,每一步都踏得扎实有力,仿佛大地都在他的脚下微微颤动。
他的身后,常常跟着几个伙计,衬托的他更加威严大气。在这个县里,赵大状的身影已然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当县衙的通知传到赵大壮手中,得知要去参加修路招标大会时,他的内心立刻被迟疑所占据。
修路,那绝非一桩小事!一想到其中涉及的庞大资金,众多人力以及海量物力,每一个方面都犹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以目前的情形判断,县令手头的钱财明显捉襟见肘,不然也不会把他们这些富商召集至此。
赵大壮静静地站在自家宽敞的马厩前,目光缓缓扫过那些健壮的马匹,心中思绪如潮水般翻涌。他生长于此长于此,这个北方小县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他的回忆与感情。
他何尝不渴望自己的家乡能够繁荣昌盛?然而,修路之事谈何容易。虽说李县令主政这一年多来,确实是尽心尽力,为百姓操劳奔波,也从未对他们商户进行盘剥,但此次修路,实在是充满了未知与风险。
他紧锁眉头,那粗糙而厚实的大手下意识地摩挲着下巴,脸上露出凝重的神情。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县城里那些坑坑洼洼的道路,每逢阴雨天气,便会变得泥泞不堪,百姓们出行艰难,苦不堪言。
倘若这条路能够顺利修好,毫无疑问,对于全县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与此同时,他又担忧投入巨额资金打了水票,毕竟修路所需成本高的惊人,而且最终的结果实在难以预测。
“哎……..”赵大壮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声中饱含着无尽的纠结与忧虑。然而,他也清楚地知道,有些事情必须勇敢地去尝试。
他在心中默默盘算着,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先去看看这次招标大会的情况,究竟如何,再做进一步的决策。或许,这会是一个改变县城命运的宝贵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