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宸先是低头轻掸了掸衣衫上的褶皱,随后双手缓缓抚平衣襟,这才抬起头来,目光坚定,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大踏步地走出了衙门门。
此时,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姿。他的脸上带着几分严肃,却又难掩内心的急切。
就在这时,远远地望见张铭正朝着这边走来。李世宸的眼神瞬间一亮,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脚下的步伐也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他三步并作两步,匆匆赶到张铭面前,连忙双手抱拳作揖,腰微微弯下,语气极为恭敬地说道:“大人来了江城怎么不提前告知,小的好前去迎接啊!”
说罢,他微微抬头,目光中满是殷切与期待。而他的眼神中,除了对张铭的尊重,还隐隐透着一丝紧张。
“李大人无需紧张,皇帝陛下派我前来,只为视察这河堤的修缮工作以及灾民的安置情况。”张铭淡淡道。
“我一路奔波而来,沿途所见,皆是满目疮痍。洪水肆虐后的大地,一片狼藉。但陛下心系百姓,忧心如焚,特遣我前来,务必将真实情况一一探查清楚。”
“大人,所言极是,那在下这就带大人前去视察。”说着带着张铭前去营地。
来到河堤边,只见那原本坚固的堤岸,在洪水的冲击下,已是千疮百孔。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他们搬运着石块,挥动着铁锹,一些人在一旁指挥调配,以确保修缮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
再看向那安置灾民的区域,一顶顶帐篷整齐排列,炊烟袅袅升起。孩子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
“李大人,陛下对您寄予厚望,相信在您的努力下,河堤必将重新坚固如初,灾民也能早日重建家园,过上安稳的生活。我定将所见所闻如实禀报陛下,让陛下放心。”张铭道。
“大人放心,下官毕当竭尽所能”李世宸诚恳道。
回到京城后,张铭在朝堂之上如实禀明所见所闻:“陛下,江南交城水患虽重,但知县李世宸应对有方,百姓生活逐步恢复,实乃尽心尽力。”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力挺李世宸的一派面露喜色,而意图弹劾的一方则面露不甘。但事实俱在,众人也只能接受。
接着张铭呈上那封由李世宸郑信件,言辞恳切地将信中所藏的证据,以及背后牵扯的一系列惊天隐情一五一十地汇报。皇帝听闻,龙颜瞬间变色,龙案上的茶杯被震得微微晃动,他怒目圆睁,拍案而起,立刻下令:“速速派人彻查此事,务必给朕一个交代!”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极为骨感。
由于事情已过去许久,诸多线索早已如断了线的风筝,无处可寻。调查人员四处奔波,在交城的街巷、官衙、受灾之地反复探寻,却只收集到寥寥无几的证据。那些本应存在的证人,或已消失不见,或因恐惧而三缄其口。
无奈之下,皇帝只得做出裁决。
上一任交城知府被押赴刑场,在百姓们复杂的目光中,人头落地。
而交城涉案的知府男丁,皆被斩杀,女眷们则被充军发配,哭声、哀号声交织在一起,令人痛心。
这场由交城水患而引起的风波匆匆在朝堂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