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嫡次子摆烂不成功 > 第49章 第 49 章

第49章 第 4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身旁的幕僚们,皆是一袭长袍加身,平日里个个智谋过人、谈笑风生。此刻,却都神色恭谨,垂首而立,大气都不敢出。他们偷偷抬眼,望向许昭烈那布满阴霾的脸庞,心中皆是忐忑不安。在这压抑得近乎窒息的氛围中,无人敢率先开口打破沉默。

徐朝烈紧咬着牙关,双眼仿佛要喷出火来,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李世瑞,我跟你势不两立!”那声音低沉而充满恨意。

京城,许府那雕梁画栋的正厅之中,气氛凝重而又透着几分神秘。厅内,四盏硕大的琉璃灯高悬,柔和而明亮的光线倾洒而下,将厅内的一切映照得纤毫毕现。厅中央,一张乌木长桌摆放得整整齐齐,四周的雕花座椅上,端坐着四位身份尊崇的国公。

徐朝烈身着一袭玄色锦袍,袍角绣着精致的金色云纹,彰显着他不凡的身份。此刻,他正稳稳地坐在首位,身姿挺拔,却又透着几分悠然。手中捧着一只薄如蝉翼的青瓷茶杯,杯口轻抿,微微仰头,缓缓咽下一口清茶,动作优雅而闲适。他的眼睛微微眯起,眼缝间透出一丝锐利的光芒,仿若能洞察一切。

“诸位,”徐朝烈放下茶杯,声音低沉而清晰,在安静的大厅中悠悠回荡,“可曾听闻李世瑞在边疆的所作所为?他竟在那边疆之地设立工坊,还改革起了税制。”

话语一出,原本安静的大厅中顿时泛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坐在左侧首位的梁国公,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他抬手抚了抚颔下那缕花白的胡须,微微摇头,发出一声轻叹:“这李世瑞,行事也太过大胆了些。边疆之地,本就局势复杂,他贸然设立工坊,大量招募人手,万一引发当地势力的不满,该当如何是好?”

右侧首位的赵国公,身材魁梧,面色黝黑,此刻也是一脸凝重。他双手抱在胸前,用力地拍了下桌子,震得桌上的茶盏都微微晃动:“改革税制?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边疆百姓向来以游牧、农耕为生,骤然改变税制,他们能适应吗?弄不好,还会激起民变啊!”

坐在下首的萧国公一直沉默不语,听到这话,微微皱眉,轻声开口:“我倒是觉得,李世瑞此举或许另有深意。边疆虽偏远,但资源丰富,设立工坊,若能善加利用,说不定能增强我朝的国力。只是这税制改革……确实得谨慎行事。”

徐朝烈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思索:“萧国公所言不无道理。李世瑞此人,向来心思缜密,断不会贸然行事。只是这工坊与税制改革,牵扯甚广,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乱。边疆若乱,朝廷根基亦会动摇。”

说罢,他端起茶杯,又轻抿了一口,目光透过杯沿,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大厅内再次陷入沉默,唯有琉璃灯中偶尔传来的灯芯爆鸣声,打破这片刻的宁静。

“依我看,”赵国公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我们应当即刻修书一封,将此事奏明皇上,让皇上定夺。”

秦国公重重地点头表示赞同:“不错,此事干系重大,唯有皇上才能权衡利弊,做出决断。”

徐朝烈放下茶杯,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微微眯起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冷光:“此事确实刻不容缓。边疆局势若因李世瑞的举动而失控,我们在座诸位,都难辞其咎。”

众人纷纷点头,神色凝重。

早朝时分,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金銮殿的金砖之上,映出一片金黄。皇帝高坐于龙椅,神色平和地审视着下方的臣子。徐朝烈身着绯色朝服,头戴乌纱,大踏步出列,脸上满是忧国忧民的凝重之色。

他双手抱拳,对着皇帝行了个大礼,而后挺直腰杆,义正言辞地开口:“陛下!臣今日要弹劾一人,此人便是李世瑞。” 声音洪亮,在空旷的大殿内回响。“那李世瑞,在北疆私自设立工坊,广纳流民,改革税制。陛下试想,工坊乃制造军械之所,流民数量众多,他这般行径,分明是在扩充自己的势力,意图何为,实在可疑!”

言罢,他微微侧头,目光如炬,扫视一圈朝堂,观察众人反应。紧接着,他又加重语气:“再者,魏家军经此一战,军威大振,如今行事越发张狂。长此以往,其势如猛虎,恐成朝廷大患呐!”

与徐国公暗中勾结的大臣们,心领神会,纷纷出列附和。一位身着青色官袍的中年官员,脸上堆满了愁容,拱手说道:“徐国公所言极是,陛下,边疆势力若不受控,朝廷安危堪忧啊!” 另一位身形微胖的大臣,也跟着附和:“是啊陛下,李世瑞举动,不得不防,还望陛下早做决断。”

一时间,朝堂之上仿佛炸开了锅,大臣们或皱着眉头,或慷慨陈词,气氛愈发紧张,而皇帝则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神色莫测,目光在众臣之间流转,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李世宸听到这话,原本平静的面容微微一变,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他微微侧头,用眼角的余光扫了扫身旁的李沐,只见李沐也是一脸的凝重,两人的眼神在空中交汇了一瞬,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几分焦急。

李世宸自回到京城以后,便知道不少关于皇帝对魏家军的看法。

那魏家军,在边疆多年,立下赫赫战功,威名远扬,却也因此引得朝中一些大臣心生忌惮。而皇帝,对于魏家军的态度一直颇为微妙,但凡朝中议事,只要一牵扯到魏家军,皇帝往往会沉默不语,那沉默背后,似有千钧之意,让人难以捉摸。

今日,徐国公竟在朝堂之上,公然弹劾李思睿,且将魏家军牵扯其中,这让李世宸心中暗叫不好。

他深知,此事一旦处理不当,不仅李世瑞前途堪忧,恐怕整个李家都将受到牵连。李世宸微微攥紧了拳头,心中快速思索着应对之策。

徐朝烈用眼角扫视了一圈,用眼角的余光扫向李世宸等人,眼神中带着一丝挑衅。

李世宸咬了咬牙,正欲上前辩驳,却感觉到身旁的李沐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李世宸转头看向李沐,只见李沐微微摇头,眼神中满是忧虑。李世宸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微微点头。

皇帝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平静,静静地听着徐国公的弹劾,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他的目光在朝堂上缓缓扫过,最后落在李世宸和李沐身上,停留了片刻,又移开了。

此时,朝堂上的其他官员们也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面露惊讶之色,似乎对徐国公的弹劾感到意外;有的则目光闪烁,在一旁暗自观察着局势;还有的看向李世宸等人,眼中带着一丝幸灾乐祸。

李世宸感觉到一道道目光如芒在背,心中愈发焦急。他深知,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若不能及时为李世瑞辩解,等皇帝做出决断,一切都将为时已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