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那座巍峨壮观、气势恢宏的徐国公府内,气氛却如暴风雨来临前般压抑凝重。
徐国公端坐在书房之中,书房内布置得奢华至极,名贵的檀木书架上摆满了珍本古籍,墙上挂着名家字画,可此刻徐国公却无心欣赏这些。
他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面色阴沉,双眼微微眯起,透着让人胆寒的锐利。
暗探单膝跪地,声音微微颤抖,将所探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知徐国公:“国公爷,李世瑞那厮扮作小商人模样,已然找到了北疆的章邯,怕是知晓了不少当年科举舞弊的事儿。”
徐国公听闻,心中猛地一震,手中正把玩着的玉佩“啪”地一声掉落在地,碎成了两半。他腾地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沉重。
“哼,这两个不知死活的东西,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徐国公咬牙切齿地说道,脸上的肌肉因愤怒而微微抽搐。
他深知,一旦科举舞弊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权势和地位将瞬间崩塌。“传令下去,即刻销毁江南科举档案,一个字都不许留下!另外,派刺客,去北疆,将章邯和李世瑞给我除掉,斩草除根。
接到命令的手下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迅速行动起来。
在江南的科举档案存放处,一群黑衣人趁着夜色悄然潜入。
他们手法娴熟,迅速将档案库团团围住,然后手持火把,将一摞摞珍贵的科举档案付之一炬。
火光冲天,映红了夜空,那些记录着无数寒门学子命运的纸张,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
与此同时,在北疆的军营之中,李世瑞和魏北辰正围坐在营帐内,商讨着下一步的计划。章邯也在营帐之中,他虽然面容憔悴,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希望。
经过李世瑞的悉心劝说,他决定站出来,为自己和其他蒙冤的学子讨回公道。
“依我看,咱们得尽快将收集到的线索整理成册,呈递给朝廷,让圣上知晓此事。”魏北辰皱着眉头,神色凝重地说道。
李世瑞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魏将军所言极是。只是,徐国公势力庞大,朝堂之上多有他的党羽,我们必须谨慎行事,确保证据确凿,万无一失。”
突然,营帐外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紧接着是士兵们短促而紧张的呼喊。
魏北辰眉头一皱,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他迅速放下手中的军报,伸手握住腰间的佩剑,猛地站起身来,大步朝着营帐外走去。
刚掀开营帐的门帘,一股凛冽的杀气扑面而来。
只见营地里火光闪烁,一群身着黑衣的人正与巡逻的士兵们厮杀在一起。
这些黑衣人动作敏捷,出手狠辣,每一招每一式都直逼要害,显然都是训练有素的死士。
魏北辰的双眼瞬间瞪大,眼神中满是惊怒。
他怎么也没想到,竟有人敢夜闯军营。他的胸膛剧烈起伏,一股怒火在心底熊熊燃烧。身为北疆军营的主帅,守护这片土地和麾下的将士是他的职责,如今竟有人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闹事,这简直是对他的公然挑衅。
“来人!”魏北辰怒吼一声,声音如洪钟般响彻营地,“给我将这些贼子一网打尽!”随着他的命令,原本有些慌乱的士兵们瞬间稳住了阵脚,纷纷抖擞精神,与死士们展开了殊死搏斗。
魏北辰身形一闪,冲入战团。
他手中的佩剑寒光闪烁,每一次挥舞都带起一阵凌厉的风声。
他武艺高强,三两下便解决了几个围攻过来的死士。
这一场恶战持续了许久,最终,在魏北辰和士兵们的奋力拼杀下,黑衣死士们渐渐不敌,纷纷倒下。
魏北辰看着满地的尸体,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此时,魏北辰率领着士兵们逐渐占据了上风,将大部分刺客斩杀。
但仍有一小部分刺客突破防线,朝着章邯所在的营帐冲去。
章邯听到外面的动静,心中焦急万分。
虽然不懂武功,但也不愿坐以待毙。
他拿起身边的一把匕首,紧紧握在手中,准备迎接最后的战斗。
刺客们冲进营帐,看到章邯后,立刻围了上去。
章邯瞪大了眼睛,毫不畏惧地看着他们,手中的匕首微微颤抖。
“你们这些恶贼,今日就算拼了性命,我也不会让你们得逞!”章邯怒吼道。
刺客们并不理会他的话,为首的刺客举起刀,狠狠地向章邯砍去。
章邯想要躲避,却因身体虚弱,动作迟缓,被刀砍中了肩膀。
他惨叫一声,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地面。
就在刺客们准备再次下手时,李世瑞终于赶到了。他看到章邯受伤,心中怒火中烧,手中的剑舞得密不透风,瞬间将几个刺客斩杀。
剩下的刺客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李世瑞一剑刺中后背,当场毙命。
李世瑞急忙跑到章邯身边,将他扶起,焦急地问道:“章公子,你怎么样了?”章邯面色苍白,气息微弱,但他强忍着疼痛,说道:“李兄……我不行了……但我不能就这么死了……我要告诉你……当年调换考卷的经手人……是徐国公的门客杨勋……他……他有一本记录着所有舞弊细节的账本……一定要找到它……”
李世瑞紧紧握着章邯的手:“章公子,你放心,我一定会为你报仇,将那些恶贼绳之以法!”章邯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欣慰的神色,然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章邯的死亡预告着这些死士是徐国公派来的,没有想到徐国公会如此胆大妄为。而徐国公的幕僚杨勋是关键之人。
在那错综复杂、波谲云诡的朝堂权力漩涡之中,杨勋能稳坐徐国公首席幕僚之位,绝非偶然,其能力与手段着实令人侧目。
李世瑞与魏北辰在暗中调查科举舞弊案的过程中,发现此人堪称一个无懈可击的人物。
杨勋平日里深居简出,绝大部分时间都隐匿于徐国公府那幽深的庭院之内。
国公府朱门紧闭,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窥探。
而杨勋便在这府邸之中,运筹帷幄,为徐国公出谋划策,处理着诸多棘手之事。
他思维缜密,谋略过人,无论是朝堂上的权力博弈,还是地方事务的暗中操控,经他之手,皆能有条不紊地推进,仿佛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然而,即便是这般看似完美无缺的人物,也有着自己的软肋。
李世瑞和魏北辰历经艰辛,多方打听,终于发现杨勋最大的一个嗜好——他在京城最大的花楼之中,有一位相好。
那花楼,名为“醉春楼”,是京城中最为繁华热闹的风月场所。
杨勋常趁着夜色,悄然离开国公府,前往醉春楼与他的相好相会。
杨勋的相好名叫红袖,是醉春楼中色艺双绝的花魁。
李世瑞和魏北辰得知这一消息后,对视一眼,他们深知,这或许就是撬动杨勋这颗顽固棋子的关键突破口。
开春三月,正是春耕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