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和死去的夫君he了 > 第4章 鉴之为明(一)

第4章 鉴之为明(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宋纪皱眉道:“那爹爹可太瞧不起我了,好歹我也当过一年的判官,经手的案子从没出过错。”

众人举棋不定时,宋识忽然瞥见镇纸下压着的书信。

纸上恰好露出一行小字。

她心中一跳,想也没想便跑到书案前挪开镇纸,将信拿在手中翻看,上面那张字迹潦草,但能看出是大哥的笔迹,应是写得太过匆忙,上面只简单列出梅天梁横行乡里的恶行。

可宋识总觉得信里还藏着别的线索,她把信从头到尾又看一遍,忽然发现其中几列的第一个字位置都略微往上,应当是大哥刻意为之。

思忖半晌,她蹙成一团的眉梢忽然扬起,“我知道如何证明大哥的清白了。”

“如何证明?”宋纪迫不及待道。

宋识举起信,手指圈画出四个字,“爹爹真是粗心,竟然没发现大哥在信中留下的暗语。”

章氏定睛一看,“鉴……之为明?”

宋文通捋着胡须一通琢磨:“此句出自安乐先生的《观物吟》(3),你大哥想以此句说明他是清白的?”

宋纪恍然明白,激动道:“大哥是想说他把能够证明自己清白的东西藏在了铜镜之中。”

宋识点头,“二哥说得才对,此诗以铜镜为喻,意在要洞察表里,大哥正是要我们刨根问底,毋被此案表象迷惑,大哥既然能在信中列出梅天梁的罪状,必然已经掌握了证据,如果想尽快查明,只需找到大哥搜集到的证据即可。”

至于证据在何处,已经很明显了,只要拿到铜鉴,案子便能明了。

章氏瞟了夫君一眼,道:“天天与那群酒囊饭袋喝酒吃肉,现在好了,脑子还不如阿识和二郎灵光。”

宋文通不敢反驳,点头如捣蒜:“夫人说得是。”

章氏快步走向屋外,“二郎,收拾好你的东西,今日咱们就去长洲。”

宋识追在母亲身后,喊道:“娘,我也去。”

章氏没有过多犹豫,点头答应。

宋纪道:“你莫不是还想着那件事?我可打听过了,那里没有高人,只有江湖骗子,昨日被你送去官府的假道士,就是从长洲那边过来的。”

宋识眉心忽蹙,似是想起什么,“他是长洲人士?”

宋纪摸着下巴想了想,“好像是吴县的,不过吴县紧临长洲,差不了多少。”

说到此处,他猛然反应过来,“大哥这件案子,也可以从此人入手。”

宋识道:“昨日揭穿那假道士后,他说有人仗着权势不给他们留一条活路,现在想来,恐怕就是与官府强征杂税有关。”

宋文通道:“你们全要去长洲,此事就交由我处理,有什么消息我再传信过去。”

**

平江府监牢。

“站住,监牢重地,岂是你们随便进的?”

两名狱卒持刀横在路中,斥问来人。

来人面不改色,不紧不慢亮出牙牌,“我乃两浙路提点刑狱公事徐宪,前来复勘长洲县库银贪盗一案,现需审问长洲县知县宋鉴,尔等横刀于前,可是要阻拦本官办案?”

其中一名狱卒听清来者身份,脸色大变,不由向身后的监牢看了几眼,才拱起双手支支吾吾道:“不,不敢,小人先去向梅太守通传一声。”

徐巩冷哼:“不必,本官已经与梅郡守打过招呼了。”

狱卒半信半疑,又向身后瞥了几眼,梅太守派来解决宋鉴的人才到没多久,也没人告诉他待会儿会有人到牢中审问,若是让本路宪使撞到他们杀人灭口,梅太守必然不会放过自己,他隐隐觉得不对,就想开口提醒牢中众人。

徐巩早就察觉到两人心里有鬼,没等狱卒叫喊出声,他身后的随侍便疾步上前,紧紧捂住狱卒的嘴。

“不想活命,尽管通风报信,”站在徐巩身后的提刑司干官杨鼎探出身子,低声威胁。

狱卒吓得膝盖一软,纷纷摆手摇头。

徐巩带着杨鼎和剩下两名随侍进入牢中,他们未穿公服,里面的狱卒以为他们是来探视犯人的,也没当回事,继续笑嚷着喝酒划拳。

走到监牢深处,徐巩听到异样的声响,似是有人在捶打地面,他加快脚步,又往前走出十余步,有间牢房内突然冲出三名壮年男子,手里拿着包袱,里面露出一截绳索。

那三人撞见他们,神情明显慌张。

徐巩暗呼不好,急命杨鼎将其制住,但还是有一人趁乱跑了出去,他没工夫去管,慌忙跑进几人出来的牢房。

只见地上的人满身血痕,已经一动不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