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云又道:“你去告诉赵三婶儿,亲事我答应了,不过,聘礼要按咱们这里的风俗置办,可以不多,但是绝不能少!少一样,我都不答应!”
陆木匠和陆老太又是对望一眼,都点了点头。
杏花村,姜老大家。
堂屋里,赵三婶儿一脸的喜气洋洋:“恭喜恭喜,姜大嫂啊,陆家答应了这门婚事了!”
姜大嫂一听,也很是高兴,立刻道:“三婶儿啊,这可多谢您老了,您放心,那谢媒礼,我一定少不了。”
赵三婶笑道:“你今晚就去跟你家婆婆,还有你老四商量一下,到底定在哪一天定亲,我好去陆家村回话。”
姜大嫂点了点头,突然又道:“三婶儿啊,那这聘礼的事情,陆家怎么说啊?”
“聘礼的事情啊,陆家让你们看着办,按照惯例,不比别人差就是了。”赵三婶忙道。
姜大嫂的笑容有些凝固了。
她从桌子上的粗瓷碟子里拿起一块白糖糕,放在嘴里,咬了一口,慢慢地嚼着。
“怎么?这聘礼,你们嫌多了?”赵三婶儿试探地问。
姜大嫂笑吟吟地道:“三婶啊,我们家老四这家境,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哪里拿的出聘礼么。”
三婶听了,不由得皱起眉头,不高兴地说:“怎么,你的意思,难道你们老姜家就不给聘礼了?我老婆子给人保了一辈子媒,还没听说过这样的荒唐事呢!”
“哎呦三婶三婶,您可别生气,我就是随口一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姜大嫂忙笑嘻嘻地将碟子往她面前推:“来来,吃点心,吃点心,咱们再慢慢计较。”
赵三婶哼了一声:“人家养大一个女儿,总不能白给了你们家吧?”
“是,是这么个理儿?只是,我家老四穷成这个样子了,实在是拿不出聘礼啊!婶儿啊,您说这该怎么办是好呢?”姜大嫂恳切地道。
“再怎么穷,也得拿点聘礼出来吧,没有多,总有少吧?”赵三婶道。
姜大嫂面露为难之色:“不瞒您说,还真是一点没有。三婶啊,您看,这两个人也都老大不小的了,尤其是那姑娘家,今年都十八了。出了那档子事,估计,这两年也没什么人上门提亲吧。”
赵三婶冷笑一声,没有说话。
她算是看出了姜大嫂心里的小九九。
说白了,不就是仗着湘云的名声坏了,想不花钱白捡个媳妇么!
三婶和湘云一个村的,好歹算是看着湘云长大的,她当然不高兴!
于是她淡淡地道:“再怎么说,你一点聘礼没有,是不可能的!你家老四要是实在拿不出,我可以去说说,让她们家少要点是正经。”
“哎,少要点,又能少多少啊,这办婚事也都要钱呢!”姜大嫂叹息道。
赵三婶就说:“我是媒人,只管两头传话,我先回去问问,陆家到底要多少彩礼,再来跟你说吧。”
说完,她便起身告辞走了。
姜大嫂将她送到院门口,转身便去了自家菜园。
她家的菜园就在屋后,菜园里,她丈夫姜老大正在拿铁锹挖地。
见妻子来了,姜老大放下了铁锹,用手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怎样?那陆家说要多少聘礼?”
“陆家没说,赵三婶那老货倒是坚持要老四给聘礼。”姜大嫂哼了一声。
姜老大皱起眉头:“娘子,不给聘礼这事,说起来是有些悬乎,恐怕陆家不会愿意。”
姜大嫂竖起眉毛:“不愿意?哼!你也不想想,现在,除了你四弟这个缺心眼的,要去求娶她之外,这十里八乡,倒还有谁能去到她家提亲!”
“哎,你也说了,是老四自己非要去提亲的,说起来,还是咱们家求着人家,不是人家女方上赶着咱们啊!”姜老大沉吟道。
“那也不行,你娘手里那些东西,绝不能浪费在给他娶亲这事上头!”姜大嫂语气坚定无比。
姜老大笑道:“说起来,娘那些东西,收得也够紧密的,娘子,你说,老四究竟知不知道娘手里还有些东西?”
姜大嫂沉思道:“估计是不知道,不光老四不知道,老二和老三,还有你那三个姐妹,估计都不知道。尤其是老三,就你三弟媳那泼辣劲儿,她要知道了,还不闹腾死,能甘心让你娘跟着我们过活吗!”
姜老大点了点头,笃定地说:“不知道好啊,不知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