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婶知道,姜大嫂这是要送客了,于是就说:“我回去有事,你们好好商量吧,商量好了,叫你家老大去我家找我便是。”
赵三婶走后,姜老大从隔壁房里出来,问妻子:“娘子,要不要今晚就把老四找过来商量?”
“商量个屁!所以说你笨!”姜大嫂白了丈夫一眼。
姜老大被妻子骂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询问地看着妻子。
姜大嫂冷笑道:“先晾她个十天半个月,让那陆家自己着急去!闺女名声都成那样了,还把头抬得高高的,还聘礼,我就不信这个邪了!”
姜老大一听,深觉有理,急忙点头:“对,咱们家要不去提亲,就没提亲的人了,他老陆家总不能让姑娘当尼姑去吧,成!就先晾着他们!”
姜大嫂点了点头:“对了,这事,千万别让老四知道了,他那个书呆子性子,万一非要给聘礼,那你娘手里那点东西,一准保不住!”
姜老大伸手捏了一把妻子的脸蛋:“乖乖,这个还用你交代?我难道还不省得?”
夫妻俩说笑了一会,就各自干活去了。
过了三天,第四天,吃过早饭,姜四郎来了。
“大嫂,那陆家,可回话了没?”姜四郎也不饶弯子,直接就问,想是等了三天了,有些心急了。
姜大嫂和姜老大对望一样,姜大嫂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对我有什么不满意?”姜四郎问道。
姜大嫂叹了口气:“老四啊,嫂子也不知道咋回事,只听媒人说,人家说要再等等,要多想想。”
姜四郎不说话了。
半晌,他方缓缓道:“从开始提亲到现在,一共都有小半个月了,正常的话,成不成,结果都会出来了。这里头,怕是肯定有什么缘故吧?”
“四弟啊,你可别多想,终身大事,谁也不会当成儿戏,人家说要等等,那咱们就等等呗。”姜大嫂忙道。
此时,姜母也从自己房里出来了:“咋回事?那陆家不乐意么?”
“哎呦娘,没说不乐意,只说还要再想想,您不是腰疼病犯了吗,您赶紧回屋歇着去吧。”姜大嫂忙道。
转头,她又对小叔子说:“四弟啊,你也不用急,依嫂子看,这门亲事是跑不掉的,你就安心在家里等消息吧。”
姜四郎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路上,他眉头紧锁。
大嫂跟自己说话的时候,眼神闪烁,明显有虚言。
陆家的事,还是自己亲自去问一下,比较好。
到了中午放学的时候,姜四郎就一把拉住了周青:“周兄,请留步。”
周青停了下来,有些奇怪地看着他:“姜兄,何事?”
“周兄可否帮小弟一个忙,让小弟见一见你那位表妹?”
听了这话,周青哈哈一笑:“怎么?我表妹没答应你的求婚?”
“正是呢,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就怕中间人传话有误,所以,想亲口问一问湘云姑娘。”
见姜四郎一脸的诚意,周青暗想,他倒是真心想求娶湘云的。
于是拍了怕他肩膀:“放心吧,包在我身上,随我来。”
两人来到陆家村村口的一所古庙里,周青便道:“我这就去叫湘云出来。”
姜四郎点了点头,便留在古庙里。
不一会,庙门口便响起轻快的脚步声,姜四郎的心跳,不由得加快起来。
他不由得想起两年前,第一次见到她的情形。
那是在春天的集市上,她拎着个竹篮,在菜摊上逛来逛去。
菜摊上有个佝偻着腰的老妇人,面前有一对糊满泥巴的青菜。
别人卖的青菜,都是根稍洗干净的,可是老妇人的眼睛似乎有毛病,看不清楚了,估计是也洗了,但是没洗干净。
湘云选来选去,最后毫不犹豫地买了老妇人的青菜。
而且,姜四郎分明看见,她多给了老妇人几个铜板。
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村的,可是,从那时开始,他就对她有了很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