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古代村居种田手册 > 第18章 初见三姑姐

第18章 初见三姑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是好啊,反正,不能让她得逞啊!”姜二嫂叫道。

“那要不,今儿晚上,我和三嫂都去你家,咱们妯娌三个,好好商量下怎么办?”湘云轻声道。

姜二嫂想了想,咬牙道:“好吧,我回头就去约你三嫂,晚上我家里见。”

姜二嫂走后,四郎叹了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咱们家看来,又一场暴风雨了!”

湘云白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到了下午,湘云照例拎着竹篮去板桥镇卖草莓糕。

还是南头那条小巷子。

这一次,她有了经验,也就不急了,而是坐在巷口一块干净的石头上,先休息一会,看看风景再说。

这条小巷很长,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家,间或有朱红大门,看来,里面住得富户也不少。

这时候,从巷子里的一户高大门楼里,走出来两个轿夫,抬着一顶青布小轿,往巷口走来。

湘云知道,这一定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太太,出门拜访客人或者回家。

正看着,突然又传来一阵嘈杂声,湘云扭头一看,见是四五个中年妇人一起结伴走过,每个人手里还拿着一个花手帕。她知道,这些妇人一定是去谁家吃喜酒的。本地风俗,成亲的人家会给贺客每人一方花手帕。

于是她就吆喝起来:“野草莓糕来,先吃后买!”

那群妇人却当没听见一样,走过去了。

湘云微微有些失望。

突然,却见那顶青布小轿在她面前停了下来。

轿帘一掀,轿子里钻出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少妇。

这少妇身穿一见桃红色绸衫,鬓边插着金步摇,脖子上挂着一串明珠,一张极为清丽的脸上薄施脂粉,看着就让人很是舒服。

少妇来到湘云面前问:“你这篮子里装的,就是野草莓糕吗?”

湘云点了点头。

“那给我包两块,我带回家去吃!”少妇说完,看了一眼身边的一个轿夫。

那轿夫极为机灵,急忙从衣兜里摸出一把铜钱:“多少钱一块?”

“两文钱!”

轿夫给了她四枚铜钱,湘云夹了两块草莓糕,递给了少妇。

少妇微微一笑,从袖子里取出一方月白色的手帕,把手帕摊开,接住了湘云递过来的草莓糕。

湘云看见,那月白色的手帕上,用浅绿色的丝线绣了一个姜字。

原来这少妇跟四郎一个姓。

少妇包了草莓糕,上了轿子,两个轿夫抬着去了。

又过一会,巷口又陆续来了许多卖菜的小商贩,那些少妇大婶们,又开始拎着篮子来买菜了。

湘云就开始像昨天一样吆喝,果然,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篮子的草莓糕又卖完了。

看着日头老高,湘云就决定,去街上逛一逛。

出了巷口,就是大街。

湘云慢悠悠地走着,认真打量着街道两边的店铺。

这些店铺大多只有一间或者两间门面,极少有三四间的。

店铺里卖什么的都有。

有卖珠宝首饰的,有卖衣服布匹的,有卖家具器物的,有卖日杂百货的。当然,还有很多卖吃食的。

湘云主要观察的对象,也是那些卖吃食的店铺。

她发现,这样的店铺,通常都只有一间门面。

现在不是逢集的日子,可是,店铺里依然有三三两两的人,在买吃的。

可想而知,逢集的日子,买吃的人,会更多。

她去了一家包子铺子,买了四个肉包子,然后问包子店的老板:“你在这里卖包子,卖了多少年了?”

“买了十几年了,从我爹那辈起,就在这镇上卖包子了。”年轻老板回答道。

湘云点了点头,又去了一家糕点铺子。

这家铺子主要卖千层糕,云片糕之类的。

湘云买了一斤千层糕,问那胖胖的老板娘:“你这糕店,开了多少年了?我记得我小时候就有了。”

老板娘笑答:“差不多,有八年了!”

湘云暗想,难怪大嫂要在板桥镇上开店。

果然,这镇上是个好地方。这些店能开那么多年,就说明,是一定能挣到钱的。

不然,他们早就开不下去,换别的营生去干了。

那么,自己是不是,也要在板桥镇上,开一家糕点店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