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时间又过去了半月有余。
湘云篮子里的野草莓糕,也变成了野樱桃糕。
当然,味道还是一样的松软香甜。
湘云每次去板桥镇卖糕,都要避开逢集人多的时候,她走得就是豪门富户家的路线,不需要赶集的乡民们认可她做的糕点。
在南头的那个小巷,经过许多天的叫卖,巷子里的人,早已熟悉了湘云的声音。
而且,许多王府的仆妇们,也会来光顾湘云的生意了。
她觉得,火候已到,是时候,要去拜访一下自己的表姨母了。
这天,她照旧来南头的巷子里卖糕,看着篮子里还剩下十几块,就对前来买糕的人说:“不卖了,剩下的糕是别人订好的。”
然后,她拎着篮子,来到了王府的大门前,上前,轻轻扣响了门环。
大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一个门房模样的中年年男子探出头来,上下打量了湘云一眼:“姑娘,你是干什么的?”
“我想找一个人,麻烦大叔帮我通报一下。”说完,湘云就把篮子的樱桃糕用筷子夹出了一块,递给了门房:“大叔辛苦,我请您吃糕。”
那中年男子原本有些漠然的脸色,方才变得好看一 些。
“那你要找谁?”他又问。
“我想找贵府大奶奶身边伺候茶水的陈嬷嬷,麻烦大叔帮我通传下。”
那门房道:“姑娘,不是我不帮你通传,实在是来我们府里拜访的客人,都是找主子的,你要找陈嬷嬷,可以到她住的地方去找,你不能找到我们府里来。府里是下人们上工的地方,几百号人,要是亲朋都找上门来,主子们岂能容忍?”
湘云听了,连连点头:“那陈嬷嬷不是住在府里么?”
那门房摇了摇头:“我们府里的下人,都住在府后头的小巷子里,你去了小巷,进去左边第四家,门口有个青石板的,就是陈嬷嬷的家了。”
“多谢大叔,那陈嬷嬷一般什么时候在家?”
“这几天我们大奶奶回娘家了,陈嬷嬷应该是天天在家的,你现在就可去找。”
湘云道了声谢,就拎着篮子,往府邸后面的小巷走去。
到了小巷里,她按照门房说,敲响了那家门口有青石板的小院的门。
院子里响起一个略嫌苍老的女声:“谁啊!”
随之,那扇木板门就被打开了。
门里出现了一个四十多岁,白白胖胖,看起来非常和气的中年妇人。
她好奇地看了湘云一眼,随即脸上浮现出诧异之色:“姑娘,你是?”
“表姨母,我娘叫我来探望您一下。”湘云轻声道。
见她这样说,妇人微微一惊:“你——莫非你是翠红的女儿?”
湘云点了点头:“您怎么知道我是我娘的女儿?”
“哎呦,就你这长相,跟你娘年轻时一模一样,又叫我表姨母,那我还有个猜不到的?快,孩子,快进来说话。”
她一把将湘云拉了进来。
到了堂屋,湘云打量了一圈,只见房间虽然不甚华丽,可是窗明几净,被这位表姨母收拾得很是干净。
湘云将篮子放在地上,把剩下的十来块野樱桃糕全部夹了出来,放在桌子上的点心碟子里:“表姨母,这是我亲手做的野樱桃糕,孝敬你尝个鲜。”
“哎呀,你这孩子,来就来了,还给我带吃的,野樱桃糕,这可真别致啊!对了,我听说最近咱们巷子里有个卖糕的姑娘,那糕是真好吃,莫非就是你?”表姨母眉花眼笑,拉了她的手坐了下来。
湘云点了点头。
“告诉表姨母,你叫什么名字?”
“表姨母,我叫湘云。”
“嗯,你小时候,我好像见过你,哎,一晃多少年了。湘云啊,你娘最近还好吧?”
“我娘一切都好,我近来要搬到这镇上住了,我娘嘱咐,务必要来拜访一下表姨母,代她向表姨母问声好。”
表姨母点了点头:“难得你娘还惦记着我这个苦命的表姐,丫头啊,表姨母一个过活,虽说无牵无挂,可也没什么说话的人,你若得空了,可经常来坐坐。”
“放心吧,表姨母,我有空就会来看您。”
表姨母拉着她的手,又絮絮叨叨问了一些她娘,以及她几个舅舅姨妈的近况。
眼看太阳快要落山了,湘云便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