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打電話給清清
小清,阿娘早上去市場給你買了大閘蟹,還有很新鮮的小黃魚,你晚上回到家裡吃飯好嗎
雖然忙忙碌碌的,每天還是會儘量擠出時間去看望阿娘和小寶的
他們住的並不遠,隔著一個社區
平時沈嘉偉和小郁晚餐也會回家吃,小郁也不太會做菜,但她幫忙做她可以做的,他們一家都不喜歡閒聊,不像清清這樣整天要說很多場面話。大家坐在客廳,各做各的,看電視,看書,喝茶。但不會讓清清覺得被冷漠,被忽視。或許年齡有些斷層,聊不到一塊。蘇清清在他們眼裡像對小孩一樣,你最常聽到的就是
小清,你穿太少了,會感冒的
小清,最近是不是太累,眼圈都黑了
小清要多吃點了,有點太瘦了
有時她都想靠在小郁的身旁,想像這麼好的一個大姐姐
如果不是這樣沒名沒份的和沈嘉民保持著這樣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沒有這樣自卑尷尬的身分
其實她不想這樣小心翼翼的在這裡,他們也許可以多講一些話,不用刻意怕說錯什麼給清清帶來傷害
沈嘉民有給大家聊過蘇清清的身世,或許是為了表示自己並非是偽善
或許是為了他的家人接納可憐的蘇清清,讓她成為這個家的一份子。
沈嘉民,蘇清清不知道如何去解釋自己和他的這些理不斷,剪還亂的感情糾葛
偶爾她為他感到不值得,同情他
一個曾經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港商,在南城投資的時候,市長,新聞,媒體圍繞著的投資商
他的事業突然從高空墜落,跌倒谷底,再無翻身之處
弄的妻離子散,如此狼狽
沈清清看他每天無神的樣子,感同他的無助,那些無言的折磨是怎麼可以挺過來的?
深夜,她聽到睡在隔壁的他沈重的打鼾聲,偶爾可能是惡夢竟然像孩子那般嗯嗯哭泣
驚醒的她想過去給他拍拍,給他抱抱
想像自己是阿娘,也會疼愛孩子吧
她倒了一杯水放他的床頭櫃,沒有驚動他。
那個夏天,17歲沈清清還在餐廳實習,她一心只想離開姑姑家,離開那個令自己卑微的傷心的家
爸爸在他5歲那年意外變故的,她都來不及記得爸爸的長相。
疼愛她的奶奶也離開了她的時候她只有11歲,那個冬天的第二年就上初中的孩子。
改嫁的媽媽一次都沒有來看過她,她沒有媽媽的聯絡方式,也不曾想找尋她。她也漸漸的忘記媽媽的樣子。
她是愛姑丈的,那個在奶奶眼裡連螞蟻都不捨得踩下去的好人。他是一個德高望重的好幹部,
原本他在南市做副市長,後來借調到北市做市長,他工作實在太忙,每個月只有3-4天回到南市家,姑姑沒跟著去北市,是因為她再幾年就退休,習慣了南市的生活習慣,偶爾她也會去北市陪姑丈。
她不知道怎麼形容姑姑,她總在沒人的時候辱罵她,說她是多餘的人
南市的冬天很冷,奶奶給她做的冬衣已經穿不下了,常常冷到手腳長滿凍瘡,她看到姑姑把自己穿不下的棉衣給她的狗墊在狗窩裡,眼淚禁不住的流下來,在這個家她連狗都不如。每次來月經,姑姑都不給她買紙,她都只好問芝芝要。
有個除夕姑丈回來團聚,姑姑讓年幼的清清手洗一大盆的冬衣,聽到屋內姑丈姑姑和哥哥們歡樂的吃著年夜飯,她很是難過,直到姑丈突然想起這個女孩,姑姑才假惺惺來院子叫她進去吃飯,
二哥給她碗裡夾了一個雞腿,姑姑竟直接從她碗裡夾走
她沒做什麼,不配吃
一向脾氣好的姑丈非常生氣
小文,這是你親弟弟的女兒呀
那又怎樣
我們有義務養她嗎
那你讓她去哪裡,你在虐待你弟弟的小孩?
小文,我們家境是不錯的,你何苦做的這麼過分
媽,清清也沒有白吃,她每天做很多家務
二哥也很維護清清,他是唯一敢為清清頂撞他媽媽的
姑姑看到老公和兒子為了清清跟她鬧,就歇斯底里的瘋狂罵清清
你不讓我們過好年,你滾出去
姑丈撩著掃把揮向姑媽,他真的動了氣
然後姑媽就賴在地上大聲哭
清清伸手去拉姑媽
這個善感的小孩,不忍心自己破壞了他們幸福的氣氛
她始終是多餘的,沒有姑媽收留,她也不知道去哪裡
奶奶說的,學會感恩,學會忍耐,你會長大,會有自己的家。
她曾經問過二表哥
我是做錯什麼了嗎
她忍著不流淚,天生就敏感的女孩怎麼不知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