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汉本想来个声东击西,寻机开溜,哪晓得李清一直盯着他,她那一嗓子直接截断了壮汉的后路。他带来捆孩子的麻绳如今也被绑在了他自己手腕上。
贾珠只是微微抬了抬下巴,管事来福就一脚踹了过去,问道:“这俩孩子是从哪儿拐来的?家住哪儿?快给我老实交代,不然扒了你的皮。”
那壮汉此时就跟个死狗似的瘫在地上,老实交代道:“他们是旁人转手卖给我的,我哪儿晓得从哪儿来?他们这样的孩子都会经好几道手,就怕被人认了出来。”
“贵人,我真不是拐子,我只是个没孩子的光蛋,买俩孩子养老送终罢了。”
“这孩子我也不要了,你们领走就是了。”
“我真不是拐子,别把我送官。”
“是不是拐子自然有官府来断。来福,你带两个人将他送到衙门,等事情处理好了再来寻我。”贾珠安排好后续事情就带人回了官船。
上了船,立刻有婆子过来带俩孩子去洗漱干净。
时云时雨凑李清身边道:“你这丫头好机敏的心思,竟能听出口音差别来。”
“不仅机敏,胆子也大。”
李清解释道:“庄上总遇着过路的行商,他们来自天南海北口音各不相同,大抵听得多了耳朵就磨练出来了。”
“再者,若没有少爷在,我也不敢瞎出声的。”
“总归多亏了少爷那俩孩子才能脱了苦海。只是不晓得那拐子家里还有没有旁的孩子?除了他之外,有没有同伙?若是能将他们一网打尽再凌迟处死就好了。”
“放心,来福办事还是可靠的。”
须臾,婆子将洗漱干净的孩子带来磕头谢恩。时云时雨见了红痣女孩忍不住一左一右握着她的手道:“好精致的孩子,谁家里丢了,爹娘还不得心疼坏了。”
那女孩眼巴巴地盯着李清看,经过男娃几次急急地催促后才敢问道:“这位姐姐,我真的是姑苏人么?”
“听口音是像的。”李清上辈子就是姑苏人,自然不会连乡音也听不出来。
“你不记得自己家了么?”时云关心道。
“生了场大病就都忘了。”
时雨又问男娃,他亦是都不记得了。不过他原先能说话,是被人药坏了嗓子,此外他竟然会写字,且还写得不错。
由此看来,男娃家境亦是不错,且对他十分上心,不然不会早早地给他启蒙。
贾珠皱紧眉头,不曾想拐子竟然如此猖狂。
“你们且安心在我身边呆着,等到了金陵再派人寻找你们的父母。”只是女娃娃还好些,特征明显,又能靠着口音猜出是姑苏人。男娃却难办了,想到这儿,贾珠又问道:“你身上可有什么特殊的标记?”
男孩摇了摇头。
“那身上可有什么信物?”
男孩亦是摇了摇头。
贾珠听了一时也没什么好法子。
船上多了两个人倒也多了许多热闹。不知是不是李清最先出言的缘故,红痣女孩十分粘她。李清也同情她的遭遇,吃饭睡觉都带她一起。
然而到了金陵,那寻亲榜不知四散贴了多少,仍旧无人来认领。如此,贾珠只能将两人带在身边充作丫鬟小厮,那男娃心中感恩,几次想要卖身为奴,贾珠则道:“若是能寻着至亲,还是归家的好。”
......
金陵本家早得了荣国府的信,知晓大少爷贾珠南下游学。故而他们一下了官船,就有车马仆从前来迎接。除了贾府的仆从外,薛家亦派了管事来接。
贾珠谢了薛家的车轿,又定了拜访姨丈姨妈的时间,这才坐了贾府的车子回了老宅。
是的,荣国府在金陵亦有座精致小巧的宅子,如今由金科夫妻管着。这金科正是贾母身边二等丫鬟金鸳鸯的亲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