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计笑道:“行,公子先回去取钱,等您来了我再给您包。”
白雀点了下头,大步奔往古榕巷拿钱,等回到书坊那伙计却不见了。
书坊的掌柜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这时正在柜台后面眯中觉,白雀不忍打扰,只好在书柜间闲逛磨时间。
他漫步书柜之间,虽然不识字,但他很喜欢书页的墨香。
走到最里面的书柜,白雀被吓了一跳。
一男童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坐在地上,无声无息,加之身量矮小,这处又暗,稍不注意就会踩到他身上。
男童听见吸气声才抬起头,平静问道:“公子要找什么书?”
原来他也是书坊的伙计,白雀忙说他要买《列女传》和《女论语》。
“我帮您找。”说着,男童扶墙准备起身,还没站直人却摇摇晃晃往白雀身上倒去。
“小心!”白雀一把将人扶住,问道:“小哥儿,你是不是没吃午饭?”
男童点了点头,白雀扶他缓缓坐下,又跑到外面街上买了个炊饼给他。
男童虽然饿得头晕眼花,但吃相倒不急切粗鲁,反倒有几分优雅。
男童垫吧了两口就要去找书,白雀拦下他轻声道:“饼凉了噎人,你先吃了来,我不急。”
男童道了声谢,坐下慢慢开始吃饼。
白雀在旁边看着嘴角勾笑。
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以前他饿肚子头晕的时候最希望有人能从天而降,给他一张软乎乎的炊饼。
“未时都过了,你祖父都在歇中觉了,你怎的还没吃午饭?”
“吴掌柜不是我祖父。”男童面露淡淡哀伤,“我祖父早死了。”
没想到竟提到了他的伤心事,白雀连忙道歉然后转移话题,“小哥儿,你叫什么名字?”
他顿了顿,道:“公子唤我阿华便是。”
等阿华吃完热饼,才起身给白雀找书,刚找了一本那位年长伙计便回来了。
“公子您来啦。”伙计殷勤招呼白雀,挥了挥手让阿华去后面搬书箱去了。
白雀趁热将两本书送去安济堂,这时宋顺心正在上课,无法出来接应他,好在看门人时常见他来送东西,知道他是学生家属,便让他在门房里等,不必在外面喝风。
好容易等到下学,看门人才进去找宋顺心出来。
“宋小娘子,你哥哥又送东西来了,你快去门口吧。”看门人笑道。
“又乱花钱!”宋顺心嗔了一句,但嘴角的笑意怎么都压不下去。等她到了门口见白雀坐在长凳上,怀里抱着两本书。
宋顺心接过两本书看了看封皮,笑道:“好端端的怎的给我买这个?”
“书坊的伙计说这书女儿家读了好,你如今能识文断字,闲下来抽空看看。”
白雀故作老成,其实他只比宋顺心大两岁。
宋顺心笑笑,“知道啦知道啦。不过,哥,殿下在安济堂修了藏书阁,里面的书看都看不完,以后别花这个冤枉钱了。”
“殿下还给你们修了藏书阁?”白雀大吃一惊。
“自然,殿下对我们最好了。”宋顺心仰起脖子面带得意,“殿下说等过年回来还会给我们发压岁钱呢。”
说起过年,白雀笑眯眯地问宋顺心何时放冬假回家,他打算买些年货跟她一起回去看看宋长贵。
崔璟要和崔氏族人过年,自然不会跟他一起过年,他也不会没眼色到去问寒英。
“哎哟,别提了。师父抓的严,我们腊月二十五才放冬假,正月初九就要回来。”宋顺心嘟起嘴,小脸气鼓鼓的,“连元宵都不能和爹一起吃了。我和爹要在二十八之前赶到幽州三叔公家,我都不用回林子了,二十五那天我爹来接我,我们直接坐大车去幽州,急慌慌的,连家都不能回一趟。”
白雀将心里的话咽了回去,只说二十五那天他会来送行。
日月如梭,转眼就过了小年,白雀给宋家父女的腊货早就备好了,他还包了喜庆的红纸,准备二十五那天提去安济堂。
到了年关,崔璟忙得晕头转向,这半月只来了三四回小院,白雀知道他的身份,他也不贪,只在崔璟来时好好与他相处,那三四晚自是颠鸾倒凤,极尽缠绵。
送走宋家父女,转眼就到了除夕。
白雀正在厨房调饺子馅儿,哑婆在和面,哑奴在烧火,突然门外传来剧烈的敲门声。
今天是除夕,讨债的都歇了,怎的还有人上门?
白雀见他俩手上不方便,自己放下筷子小跑去开门。
门刚打开,名贵香料的气味扑鼻而来,一片绯色映入眼帘。
“璟郎,你怎么来了!”
崔璟抬头,本来拧成“川”字的眉心被惊喜语气冲散,桃花眼媚,小东西看见他的喜悦溢于言表,崔璟不禁心池一荡,换上了笑颜。
“自然是来陪雀儿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