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宸吩咐人给卫崎泡了茶,便掩上了书房的门,无人知晓两人谈了什么。
翌日,卫崎被狱卒发现死在了牢房。
人是中毒身亡的。
魏清泠知道这个消息已是一日之后,彼时,卫巍被李酲唤到大理寺认尸。
骆宸已被大理寺收监,因大理寺卿告老还乡,大理寺少卿一直空缺,便有李酲代为审理此案,因圣上闭门修行,未得召见,圣旨是连夜送到李府的。
认尸,抓人,审问。李酲这一套流程走的未免过于仓促了。
很难不让人联想李酲是故意的,毕竟他和骆宸的关系算不上好。说不定,这是纯粹就是二皇子和李酲的栽赃陷害。
卫巍在殓房看到白布时,虽然早早在门外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手指触到白布的刹那,还是忍不住颤抖了起来,魏清泠在一旁扶住了卫巍。略带颤抖的手,终究还是颤颤巍巍掀开了白布。
白布之下是卫崎青紫的面容,卫崎嘴唇乌黑,看起来确实是中毒身亡,与仵作所验一致,卫崎身上并无其他伤痕,看来死前并没有和凶手发生冲突,应该是在不设防的情况下被人毒死的。
“据北镇抚司狱卒交代,前夜骆宸将人带进书房问话,期间还差人斟了茶,后来人就死了。”李酲把玩着玉扳指。
“毒我查了,西域之毒,与骆宸名扬都城一案之毒一致,这毒极难得到,之前作为罪证,北镇抚司可是留有了一小瓶。
魏清泠听着李酲吐出的字句,看起来逻辑缜密,但她实在找不出骆宸杀人的动机,骆家早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此刻杀人无疑是将骆家往火坑里推,更何况,他杀卫家人?
“说不定是为魏小姐鸣不平罢了,卫屹可是茶引案的真凶,茶令案可是差点连累卫家整个根基的要案,卫家茶业出了问题,卫小姐可是绕不过去。”李酲似是读懂了魏清泠的心里话一般,“冲冠一怒为红颜,魏小姐可别小看了爱情。”
随着卫屹的死亡,茶令案算是在李酲手中草草结了案:
“茶引案乃卫屹为了霸占卫家茶业,使出的阴招。卫瑾司、卫瑾衡和卫轻筱与卫家其他人皆是不知情人员,卫家茶业已缴了朝廷的茶税,顺利拿回了茶引,眼下正是茶令推行之际,不再追究卫家的责任。既然幕后主使卫屹已死,便对此事既往不咎,卫家应做好茶业典范,顺利推行茶令。"
卫家一片死寂。
卫屹的尸首是案子关键,目前暂留在大理寺。
一向聒噪的二房,今日也是出奇的安静。
最终也是卫崎憋不住话:“要说我谋卫家茶业还说得过去,大哥是万万不会图钱的,三弟你别忘了,当年是大哥主动考取功名,就为了能把茶业留给我们两兄弟。”卫崎是个直性子,他从来不避讳自己对卫家钱财的贪图,狠起来自己都说两句。
“老三,我是不信老大会连自家儿子都牵连的。”吕香芹也开了口。
卫巍端坐在厅堂中央,眉头紧锁。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待到茶水凉透,他一口未动。几日前查出卫屹茶引一事已是让他透不过气,现下卫屹的死更是一块大石头压在他的胸口,让他快要窒息。
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卫屹为了钱伤害卫家。
也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卫屹就这样死了。
魏清泠走到卫巍身旁,低声安慰道:“父亲,大伯父之死必有蹊跷,卫家骆家怕是都被人设了局。”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这案子并非没有没有头绪,大哥,大伯父此前可与谁人来往密切?”魏清泠看了看卫瑾司。
卫瑾司显然没有从卫屹之死中回过神来,相比于和卫巍的关系,他和卫屹算不得亲厚。在他记忆里,父亲不爱说话,有些寡言,身子骨又有些虚弱,因着他一直跟着卫巍做生意,便常在卫府住,极少回自己别苑。
卫瑾司摇了摇头。
卫轻筱听到这儿,似想起了什么:“之前被请到北镇抚司时,小骆大人和我提过李酲,似乎骆大人还是挺信任他的,连以我做饵查茶引案,也是李酲提出的。”
后面半句卫轻筱说的极小声,毕竟以她做饵引出来的是自己的伯父。
“不错,之前让我呆在书房,除了我自己在查一些事以外,也是李酲给我提的法子,说他和骆宸已有计谋。”卫巍开了口。
李酲到底在打什么算盘,还是说把骆宸入狱也是他们的计划之一。
夜色下,衬的是一样未眠的魏清泠。小桃也不知如何劝解魏清泠,她只两次见过魏清泠这种神情,一次是魏清泠刚入卫家时,一次是今日。
皎皎月光下,魏清泠觉得自己好像变了,虽然现在茶铺并没有挣多少钱,但是够她跑路活一阵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她目前竟然不想跑路了,她想的都是如何救骆宸,如何查出卫屹死亡的真相。
一时分不清是因为对卫家产生了感情,还是自己贪图了安逸的生活。
魏清泠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又摸了摸怀中的玉笈。
天刚泛起鱼肚白的时候,魏清泠才浅浅合了会儿眼。
但没多久,一块帕子捂住了魏清泠的口鼻,一股刺激的味道直钻她的鼻子。
“好久不见,阿泠。”
院外的鸡适时啼叫了一声,划破了卫家的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