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重生逆改闺蜜命 > 第6章 第 6 章

第6章 第 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家祖上是开饭馆做小生意的,这个饭馆只开了三代,创业人是王强太奶奶。

饭堂后来传到王强他爷手上,又传给他爸。

他爸接手二十多年,满打满算,开业近一百年,怎么不算百年门第呢。

王强当教师有了编制后,他父母毫不留恋地关了饭馆,一直靠有铁饭碗工作的王强养着。

百年门第就此没落,无人承嗣。

不过老两口也没闲着,天天吆喝四周邻里到家里打麻将,赌的还挺大。

有一回,王强他爸为了少分的五十块喜钱和邻居闹起来,最后搞到报警调解。

民警一到现场发现他们私下赌博,还没调解便先一顿教育,而后罚款的罚款,没收的没收,查封的查封。

五十块没争到,不仅被没收赌具还被倒罚一千,气得王强他爸当场跳了一段广场舞。

邻居儿子不嫌事大,把王老爷子扭秧歌的场面偷录下来发网上吐槽。

同事之间,真情几何,这种热闹当然要凑。

托他们的福,黄莺有幸亲眼目睹王老爷子的舞姿,扪心而论,老大爷跳得挺不错,看着就很辟邪。

不锻炼锻炼,留着逢年过节参加社区的游神舞队为邻里解忧,属实可惜了。

黄莺曾听同学讲她丧偶的爷爷在家没事干,故意到处惹事折磨她妈妈,后来不知被谁劝去广场摇花船舞,每天晚饭也不回来吃,下午三四点就开始忙活出门,风雨无阻。

她妈妈起初以为老头被什么传销组织骗了,偷偷跟过去看过一回,发现确确实实是在社区广场跳舞。

不回来吃饭,是因为在队里认识了个爱穿花布的老太太,俩一起跳花船舞,每天精神饱满,完全不想家。

王强家的情况大不相同,单一个跳广场舞的老爷子,可能解决不了问题。

因赌场被社区抓赌小队盯上,王强父母和邻里的矛盾日益激化。

邻居老太怀恨在心,只要王家有动作,就举报老俩口偷偷在家开赌。

可叹王强父母二人回回被抓现行,到了派出所却死不悔改。

王老太太甚至往办事大厅地上一躺,对民警嚷嚷儿子铁饭碗,谁奈我何!

俞米辣评:你儿那铁饭碗,说好听是人类灵魂工程师,难听点就是个为人民服务的马喽。他就一人民教师,可不是一统六国,登基为帝的秦始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黄莺听说这段嘲讽时,思绪却偏到了嬴政囚母杀弟一事上。

以她的了解,王强,大孝子,怕是做不到快刀斩乱麻,早日除根。

后续发展,也证实了黄莺当时的猜测无误。

有办公室这群看热闹不嫌事多的同事,不愁听不到王强家的八卦。

去年春节抓赌抓的严,大雪天封路的情况下,王强还托关系去派出所领了两次人,交了一大笔罚款。

大过年家家户户看春晚包饺子,王强不仅吃不上一口热乎饭,还得鞍前马后替父母擦屁股,孝子人设屹立不倒,可敬可叹。

前几个月,黄莺在办公室亲耳听王强同赵辉说父母身体不好,中秋节女婿亲自上门,把老俩口请疗养院去了。

老俩口这些天在疗养院,白天和其他老人打打小长牌,晚上跳跳广场舞,周六日上上老年大学,比在家安分多了。

如此收场,也算是给社区抓赌小分队和分管派出所省了不少麻烦,怎么能不算是个圆满大结局呢。

只不过圆满是王家子孙,开创百年门第的王强太奶奶,就未必了。

比起这开了百年饭店的门第,黄莺先前所说的书香世家就真是掺了大水分了。

王强太奶奶,名秀莲,孤儿无姓,后冠夫姓,是为王秀莲。

王秀莲起先是大户人家贪图美色抢回去的小老婆,嫁人前乃当地唱戏班的头牌,名噪一时的角儿,颇有才情,勉强和书香沾点边。

后来男人去世,秀莲被主家卖给王强太爷爷做续弦,好景不长,没多久王强太爷爷也去世了。

王秀莲没儿没女,拿出多年积蓄开了个小饭馆,守着王家给别人养了一辈子小孩。

临了却被霸占财产的王家背弃,说她命衰克夫。

王秀莲晚年孤独终老,哭丧棒都没人抱,下场有些凄凉。

这些事儿不算隐秘,当年好多看过南城本地新闻和日报的老一辈都知道。

那年,为响应传统文明复兴大号召,南城电视台搞文旅情怀,在古城寻找街头百年老店。

王老师他爸踊跃参与,疯狂给电视台打电话推荐自家饭店。

后来也确实有记者去采访了,但王强他爸做饭手艺是真挺一般。

记者觉得没有噱头,就开始往历史价值和家族传承这个角度深挖。

不挖不知道,一挖吓一跳,挖出创业人王秀莲那么一段心酸血泪史。

奔着收视暴涨的心,电台高高兴兴给王家宣传了十分钟,图文音频并茂,以极为感人的语调讲述了王秀莲与风雨抗争却无声败落的一生。

估计连王强他爸都没料到新闻一播完,饭店生意更差了,也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吧。

那会黄莺只有五六岁,正是认字的年纪,新闻她压根就没看懂,她只记住了哭得稀里哗啦的亲妈陈女士。

不管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陈女士催婚时都爱拿王家这点陈年旧事儿教育黄莺,给别人养孩子的女人是不幸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