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素当时并未放在心上,只是温声道:“太子殿下过誉了,臣不过尽医者本分。”
然而,正是因为那次救治,李怀素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频繁出入太子行辕,甚至被太子列入心腹之一。
太子是个聪明且极具忍耐力之人,他虽贵为储君,却身处北境数年,从未急于回京争位,而是耐心地积累实力,甚至在北境与异族交涉,化解数次战事。
李怀素虽为医者,但他并非愚钝之人。那时的太子,绝非只是在驻守边疆,而是在等待时机。
但这个时机,最终没能等到。
一年后,李怀素被召回京城,临别之时,太子特意召见他,赠他一枚玉佩。
“李医官。”太子看着他,声音温和,“你是孤遇见的最出色的医者,这次回京,若日后得归京城,希望你能在孤身边。”
李怀素只是行礼应"是",未曾多言。
他并未答应太子,毕竟他是太医院的人,归于皇帝一脉,怎敢轻易许下承诺?
可他未曾想到,自己这一去京城,竟是与太子永别。
太子回京途中,突遭意外,一伙蛮夷流亡武士自东海入境,偶遇太子一行,为了吃食尽暴起行凶,太子及随行之人无一生还。
宫中密令封锁消息,朝堂大震,最终的结论是——太子遭外敌刺杀,尸骨无存。
李怀素得知消息时,正在太医院复命。他看着圣旨上的寥寥数语,内心震荡,却什么都不能说。
因为那一年,他在北境时,曾亲眼见到,太子早已不是当年懵懂稚嫩的皇子,而是一个稳重持重、胸有沟壑的储君。
那样的太子,会在回京途中毫无防备,被外敌袭杀?
李怀素不信。
可他什么都不能说。
那是十二年前的事了。
如今,这件事被翻出来,李怀素知道——这是一场新的棋局,而李家,恐怕再难置身事外了。
第三节:李怀素的决定
天色微沉,李怀素看着书案上的已显陈旧的玉佩,眼神幽远。
“爹。”李远昀缓步走入书房,眉头微蹙,“宫里传出消息,似乎有人欲查先太子之死,天机令的流言,已牵扯到储位之争。”
李怀素轻轻收起玉佩,神色平静:“我知道了。”
“父亲,我们该如何应对?”李远昀低声问道。
李怀素沉默片刻,缓缓道:“先静观其变。今日之局,绝非我李家能够左右,我们只能……在乱局中,谋一线生机。”
李远昀神色凝重,微微颔首。
“还有一事。”李怀素目光沉静,“去查一查,太医院当年一同前往北境的几位医官,如今……都在哪里。”
李远昀一震,随即深深看了父亲一眼,郑重道:“是,孩儿这就去办。”
李怀素微微垂眸,指尖轻轻敲着桌面,目光深沉。
——十二年前的旧事,从未真正尘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