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一:18世纪中叶,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正处在上升阶段,而封建贵族已日趋衰败:贵族阶级虽然还享有特权,但经济上已入不敷出;资产阶级虽腰缠万贯,但没有特权。正是由于这样的阶级关系,所以,社会上出现了一幕幕可鄙的交易,婚姻交易只是其中的一种。这幅作品通过辛辣的讽刺和揭露,抨击了上流社会的时髦事件和婚姻交易的可鄙。?画家威廉·霍加斯通过这组绘画表达了对18世纪伦敦社会及其物质主义的愤世嫉俗和对极端功利的社会现象的嘲讽。
背景二:在18世纪的欧洲,梅毒是一种广泛流传的疾病,尤其是在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更为普遍。当时,梅毒被称为“高卢病”,是一种通过性传播的疾病,主要通过与感染梅毒的患者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而传播。梅毒在15世纪末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被带回欧洲,并迅速在上流社会和城市中产阶级中传播开来。由于当时人们对性病的认识有限,梅毒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和健康问题。梅毒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疾病,常常导致患者的身体和组织严重损坏,甚至死亡。由于梅毒的传染性很强,它不仅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贵族和富商因为梅毒而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社会地位,导致了家庭破裂和社会风气的败坏。威廉·霍加斯的《时髦的婚姻》中,《求医》一幅就描绘了患有梅毒的子爵带着情人去找医生看病,画面中的黑色斑点暗示了他们患有梅毒?。
刘艺观察大家的表情觉得大家看的差不多的时候,又把PPT往下切了一页。“画面的具体情况,各种元素代表的含义呀,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回去再了解一下,我主要给大家讲一下人物信息。大家可以回去咱了解了解,我就简单来讲一下这组作品。故事情节呢大概就是一个没落贵族子弟与一个暴发户的女儿订了婚约,两人无爱情可言,婚后不久,男的在外面寻花问柳,女的整天挥霍无度,和一个律师勾搭成奸,在决斗中律师杀死了贵族子弟,妻子不堪良心的折磨,服毒自杀而告终的一个故事。”
这一页的内容是一张放大了的《订婚》,刘艺继续说道:“第一幅画呢,就是订婚的场景,大家可以看到傲慢的老伯爵,无聊的女子,只顾欣赏自己的子伯爵,只关注合约的商人,巴结女子的律师等等,甚至还有拴在一起的两条狗。这幅画的主角其实是两位父亲,富有的商人想要的是尊贵的地位,而伯爵则是希望奢华的生活可以延续,被安排结婚的两个年轻人完全无视对方,也是在这个时候新娘同时遇见了新郎和追捧她的律师。”
“这幅画大家可以到的是心不在焉的子伯爵,伸着懒腰一脸满足的新娘,还有拿着账单的管家。从这幅画可以看出两人的婚姻已经有了危机,丈夫和妻子彼此之间似乎都不感兴趣,并且两人现在都已经各自有了出轨的对象,这个婚姻已经成为了笑话。”刘艺切到下一页《早餐》说道。
“这幅画中的伯爵更上一幅有很大的区别,他看似有了一些生机,但他脖子上梅毒的标志又说明他的情况是越来越糟糕的。这幅画上一共有四个人,除了医生以为的三个人都患有梅毒。这幅画呢有人说是伯爵的情人怀孕,子爵和情人的母亲带着她来打胎。有人说是情人换上了梅毒,医生开的药无效,子爵和情人的母亲带着她来质问医生,而医生则在一旁看戏。我们剧本里把这两种说法合一了,到时候大家可以看一下。”刘艺切到《求医》说道。
“上一幅画讲的是新郎,这幅画讲的是新娘。这时候老伯爵已经过失,新娘已经成为了伯爵夫人。而律师俨然一副主人翁的样子,可以看出来这时候伯爵夫人和律师已经偷情有一段时间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这时候的新娘已经成为了一位母亲,不过她并不是一位好母亲。伯爵夫人正准备跟律师一起参加假面舞会。”刘艺指着《梳妆》上的珊瑚绳说道。
“这幅画是整个系列的高潮,从化妆舞会上回来的伯爵夫人和律师,在伯爵家偷情,正被归来伯爵碰到,律师和伯爵决斗,伯爵不幸中剑身亡,律师夺窗而逃,妻子跪求亡夫原谅宽恕。”刘艺切到《伯爵之死》这幅画说道。
“最后一幅画,伯爵夫人被内疚和绝望所摧毁,于是她贿赂了父亲愚蠢的仆人,为她买来了一大瓶鸦片酊自尽。弥留之际,她的父亲慌忙赶来,却不为女儿哀伤,而是先把她手指上的宝石戒指取下放进了自己口袋。为她悲伤的,只有从小陪她长大的老女仆和她幼小的女儿,更悲哀的是无辜的女儿不仅失去了双亲,还从父母那里遗传了梅毒和佝偻病,作为一个女孩也遗传不了伯爵的称号。”刘艺把PPT切到最后一幅画《伯爵夫人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