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也算死得其所。”一只兔子都能有如此觉悟,孔云不由感慨道。
司马懿与郭嘉默契一笑,心中早已将此事算作秘密。
酒过三巡,饭菜都吃完了,众人也喝得有些微醺。
“不能再喝了。”司马懿抓住郭嘉面前的杯盏。
“小爷偏要。”郭嘉反将兔爪按在司马懿的手背上。
突然,门被敲响。
开门后,一位身披兵甲的侍卫走到曹丕身边,并在耳边低语几句。
曹丕又嘱咐了几句,侍卫才离开。
抬眸之间,郭嘉瞥见曹丕脸色不对,赶紧给司马懿使眼色。
“二愣子,先别喝了。”
司马懿本要端杯继续喝,却被郭嘉警示,放下酒杯,才看到曹丕神色凝重。
“邓艾,你是洛阳本地人?对周围环境还熟悉么?”司马懿转移话题。
“我本是义阳的,不过来洛阳定居好多年了,自然熟悉。”邓艾回答道,心中也好奇司马懿为何突然提问自己。
“这样,我的这三位朋友是刚来洛阳的,还不太熟悉。城西的夜街不是刚开放么,我也不太熟悉,你替我带她们去逛逛如何?顺便带她们去看看空铺子。”司马懿说着,将腰上的令牌解下,交予邓艾。
司马懿自知自己只不过是被瘟疫留在洛阳,但在这里并没有根基。若能发展拉拢邓艾,洛阳便能成为自己的势力基础。
郭嘉看出司马懿是在试探邓艾。
官场如战场,司马懿内心有些小九九,也无可厚非。
“使不得使不得。”
邓艾见曹丕的面色与司马懿的反应,心中已知晓大概。但面对司马懿突如其来的令牌,有些不敢接下,连忙环顾一圈,从服饰判断,将令牌呈给甄宓。
“多谢。”甄宓也看出曹丕又有要事,便接过笑道。
“各位,请随我来。”邓艾带路,带着甄宓几人去逛夜街。
待众人离去后,整个雅间安静下来。
“可是汉中有难?”司马懿关心道,“子桓,你有心事,瞒不过我的。”
曹丕将刚才侍从告诉自己的事和盘托出。
趁着两人交谈的功夫,郭嘉已将餐盘整理至一边。
“王平投敌,夏侯将军中计身亡。父亲带兵深入,现在也没有消息,曹彰还在增援路上。仲达,司州现在有常备兵多少?”
“两万。”司马懿在司州洛阳这块长达一年,对其中各方各面已经了解得很清楚。
“可否借我一万去支援?”
“我手上没有兵权,铜虎符在太守那里,我这就去把他叫过来商议。”
司马懿刚想同意,却被郭嘉打断。
“先别急,少公子想去哪里支援丞相?”
“自然是汉中啊。”曹丕不解郭嘉为何会问自己这个如此简单的问题。
“地点错了。”郭嘉指点道。
“错了?”曹丕和司马懿四目相对,眼底皆是疑惑。
“二愣子,你去拿些竹片和笔墨来,把我说的地点全部标注出来。”
之前郭嘉入梦教导兵法时,曾让司马懿将现有的图册背熟。
在司马懿心中,早将郭嘉当做亦师亦友的存在,故而在失去联系的一年里,也不落下。
司马懿问店中掌柜借来笔墨和草纸,顺着郭嘉指导和自己记忆,在纸上简单作出汉中附近地带城池和地形的名字。
司马懿对于汉中地区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但郭嘉仍是不满意。
“二愣子,之前小爷怎么教你的?用兵之道,不可仅观一隅,当谋全局。”
郭嘉当即用爪蘸墨,在草纸的右侧按下,用爪尖潦草写了一个“荆”字。
郭嘉的字虽潦草,但从笔顺开始却很好辨认。
曹丕蹙眉:“为何祭酒要把目光放在千里之外的荆州?”
司马懿起初也同曹丕一样迷糊,不过很快便在脑海中将荆州与汉中的路线联系起来。
“我明白了,可是这样?”
司马懿重新拿起笔,在草纸上标注了一条山脉——秦岭。
虽然自己不过才给司马懿在门中上过短短几节课,但是好在司马懿悟性不错。
郭嘉点头表示满意,又在司马懿的连线处按上两个爪印。
“别的标注我看懂了,这两个爪印又是何意?”曹丕不懂两人之间的哑谜,依旧困惑。
见曹丕还是不解,司马懿指着图上爪印解释道:“当前刘备主力六成在汉中,一成在川蜀,另外三成则由关羽带领,占据荆州。”
曹丕点头:“如今我们的兵力也在不断往汉中调度。可是,这与我带兵去支援汉中有什么冲突?”
“若是能稳定汉中,自然是锦上添花的事。我们的根基在中原一带,就算汉中失守,也不影响大局。司州洛阳尚需城防,不可能将所有的兵力都交由你调度,你再回许昌调兵也是徒增劳苦。”比起曹丕话语间的急切心情,郭嘉分析得更为冷静,“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只有一万人,去了也是杯水车薪。”
“以你之见,该当如何?”曹丕赶紧问道。
郭嘉凝视着草纸上的图案:“这就用到二愣子你之前教给我的‘代入演绎法’了。”
司马懿不语,只是紧盯着纸上墨迹,细细体会郭嘉的话。
“二愣子,如果你是关羽,看着身边张飞、魏延等人陆续取得军功,而你自己长达七年却只有守土之功,你会如何?”
毕竟是自己看中的潜力股,更何苦当前危机当头,正是用人之际,郭嘉索性将日后都抛之脑后,徐徐引导。
司马懿斟酌片刻:“曹魏不断往前线增兵,后方定会空虚。若是我能趁虚而入,曹操势必回防。这样不仅可以缓解汉中压力,还可以为我自己挣得军功。”
“孺子可教也。”郭嘉点头认可,未雨绸缪道,“所以,少公子该带兵支援的地方不是大将云集的汉中,而是离荆州最近,而屯粮最多的樊城。”
开什么玩笑?放着火烧眉毛的汉中不管,跑去守一个离汉中千里开外且风平浪静的樊城?
哪怕郭嘉解释得再清楚,曹丕也依旧保留自己的判断。
“我信。”
郭嘉说得全是预测之事,尚不能说服曹丕,但司马懿也永远是郭嘉最坚定的拥护者
司马懿提笔,将汉中、上庸、西城、荆州连成一线:“子桓,若是这一带粮道被蜀军开辟出,那么荆州的兵力就会很快于汉中相连。而我们则前后夹击、顾此失彼。佳佳说得没有问题,若你觉得是杞人忧天,不妨先带兵去截断离汉中最近的上庸。”
上庸离汉中近,一来若是曹操真发生不测,曹丕也可及时支援到。二来,司马懿的担忧不无道理,此道不在魏军的掌控范围内,绝不可被蜀军轻易打通。
想到这,曹丕心中有数,欣然应许。
但在冷静下来后,曹丕心中又有些矛盾,开始担忧起郭嘉之前所言。
“我仔细想了想,祭酒说得话也不无道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曹丕手持图示,反思道,“这样吧,司州的兵先由我调度去上庸。樊城目前的守将是我叔叔曹仁,在樊城也有近一万的守兵。人数虽不多,但若能提早提防,也可应对。”曹丕说着,将信物取下,要交给司马懿,“仲达,你领一百人去通知樊城,早做备战。”
司马懿擅长内政,之前主要负责批文调度屯田一事,涉及军事也不过只是纸上谈兵。
若要真论起真刀实枪、带兵作战,经验恐怕不足。
更何况,才一百人?
见司马懿有些接不住信物,郭嘉赶紧用爪子稳住司马懿的手。
“仲达,只给你一百人并非轻视。”曹丕也知道给司马懿一百人去奔赴樊城,联合素不相识的曹仁一同守城有些为难,但眼下汉中之事更为严重,实在不愿意在未萌之祸上多折费兵力。
郭嘉望着司马懿略显犹豫的神情,微微一笑。
“多谢少公子,一百人足矣。”
司马懿捧着郭嘉,有些欲哭无泪:“开什么玩笑?一百人足矣?”
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二愣子,我们此行直接借道襄阳,沿途筹兵,从樊城去打关羽,让刘备两边操心。”郭嘉指挥道。
司马懿掂量着手中信物:“若要主动出击,我们便绝不能正面应敌。若是能用一百人拉扯住关羽的行动,那可太值了。可是,还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郭嘉竖起耳朵。
司马懿摊手:“以几百人拉扯几万人的假设确实有一定可能,但恐怕只有资深将领才能做到。我这是第一次带兵呢。”
郭嘉抚须轻笑道:“二愣子,你不会带兵,可小爷会啊。”
得郭嘉在旁指导,司马懿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心中的不安顿时消散。
曹丕本是想让司马懿带人提前告知樊城做好提防,却没想到郭嘉还萌生出主动出击的想法,便不由提醒道:“祭酒若要主动去打关羽,这些兵力确实不太够。你俩可别想的太容易了,除了关羽,东吴也在一旁虎视眈眈,万一趁机插手,腹背受敌的可是我们。”
“少公子,你提醒我了。那这样更简单,二愣子,咱们直接给孙权写封信。”郭嘉嘴角一丝狡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