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当郭嘉穿成司马家的兔子[三国] > 第51章 兔语攻心

第51章 兔语攻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俺们早就劝过樊大哥另投他处了,大哥非不肯。”胡钟是心直口快之人,刚开口却被人捂住嘴。

“仔细你这些话全传到关二爷耳朵里去!”

邓艾一路观察下来,已经摸清樊筱等人的底,便鼓起勇气开口:“不瞒将军,我有个在魏营当过差事的远方亲戚,曾经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不过后来挂彩退出,现在每月还能得到五钱的补贴。”

周围人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五钱虽不多,但这待遇感情好啊。”

邓艾描述得绘声绘色,就连樊筱也有些向往。

“唉,只是我在蜀国军队尚且有军功傍身,若是去了魏营,就啥都没了。”樊筱不禁苦笑。

“不会,樊通判听说过曹操发布的《求贤令》没?以通判之才能,若是能入魏营,必当厚待。现在我亲戚他人正好也在南郡,要不我替樊通判引荐一番,不管成不成,樊通判先做个了解?”邓艾继续攻心。

樊筱本想拒绝,却拿不住身边兄弟们的撺掇,只好应下。

**

樊筱皮糙肉厚,加上曾对军法处的刑官有交情,故而三十杖后还尚能行动。

领完罚后,已是傍晚时分。

樊筱按照约好的时间步入酒楼雅间中,只见桌上珍馐美馔已尽数摆齐。

雅间正中立着一扇雕花精美的屏风,光影绰约间,屏风后隐隐约约映出一道人形轮廓。

毕竟只短短接触一日,司马懿不能保证百分百拿捏住樊筱心意。

为求万无一失,郭嘉决意亲自出马策反樊筱。

郭嘉将精心准备的人形立牌立于座前,借着灯光投射在屏风之上,继而不疾不徐开口试探:“樊通判,我备了些薄菜,还请莫要嫌弃。”

“怎么会?”樊筱入座,心中仍带有警惕。

“樊通判找我,是想询问魏营的待遇?”

樊筱执起筷子道:“算是为我弟兄们问问吧。”

郭嘉轻笑,便将魏营的基本待遇锦上添花般悉数告知樊筱。

“若是樊将军以官职投奔,俸禄五百石往上,还赠屋舍良田。”

五百石室郭嘉根据自己和司马懿的俸禄综合考量定下的。这个数字,对于樊筱来说,既不至于太过夸大,又有足够的诱惑力。

“五百?”樊筱显然没有想到,微微一怔。

樊筱的微动作很快被郭嘉从缝隙里捕捉。

“樊通判光是为弟兄们问,自己就没有动心么?”郭嘉料定樊筱已经上钩,便继续道,“我知樊通判追随刘备是为了心中大义。可如今曹操为汉家丞相,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反观刘备,虽对外宣称自己乃中山靖王之后裔,可细细究来,却并无确凿证物可佐。”

樊筱夹起一箸菜,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似在品味菜品,又似在斟酌这番话语。

见樊筱有所动摇,郭嘉启唇一笑:“如今曹操麾下兵强马壮,势力如日中天,中原根基已然稳固;而刘备不过才刚刚崭露头角,尚在积聚实力。通判,您与刘备既无手足情分,又怎敢笃定,日后他能给予您荣华富贵,保您半生无忧?待时移世易,一切变数难测,通判大人,您和兄弟们的前程又在哪里呢?”

樊筱思考良久,才缓缓开口:“先生所言有理,曹公如今的声势,天下有目共睹。可我樊筱在刘备麾下多年,一同经历风雨,他待我等将士,也并非毫无情义。”

樊筱虽然性情直爽,却也是一根筋的人。

郭嘉知其一时难以决断,也不强求:“樊通判重情重义,实在令人钦佩。只是在这乱世之中,情义填不饱将士们的肚子,保不住妻儿老小的安稳。曹公求贤若渴,广纳良才,以将军之才,若投身魏营,必能大展宏图,麾下弟兄们也能即刻过上富足日子,何乐而不为?”

郭嘉语气虽一如之前,但樊筱也不是傻子,听得出屏风背后那人是有心劝自己降魏。

樊筱搁下筷子,沉声道:“我若此刻背刘投曹,世人定会骂我不忠不义,这骂名,我担不起。再者,我虽非刘备至亲,可他信我、用我,曾将要职相托,此等知遇之恩,又怎能轻易忘却?”

郭嘉知道刚才自己的话有些着急,面对又当又立的樊筱,立刻换了副口吻,单刀直入道:“通判目光长远,想来也明白,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今曹操一统北方,政令畅通,百姓渐安,正是顺应天意之举。通判为一人之恩义执着,可曾想过,若早日促成大一统,免去战火纷争,才是真正的大仁大义。届时樊通判功成名就,青史留名,不比这困守一方、怀才不遇要强得多?”

郭嘉此言正中樊筱下怀。

樊筱不由紧张,被人看穿心思,不禁恼羞成怒。

“你究竟是谁!”

樊筱正要上前时,雅间内的蜡烛忽然熄灭,只剩一片漆黑。

等樊筱摸出火柴再次点燃烛灯后,屏风后已经空无一人。

空荡荡的雅间内,只留下一张字条。

“将军若有意,明日寅时三刻可来远山亭相见。”

窗外,暮色渐浓。

樊筱将字条放在掌心里摩挲了许久,才放在烛台上焚烧殆尽。

樊筱回房后,只见众弟兄都捂着屁股趴在通铺上。

“大哥,那人怎么说?”见樊筱回房,众人连忙围了上来。

樊筱摇摇头,只是询问邓艾的去向。

“他去做生意了,您叫我们不要拦着,我们就任由他们去了。”

“罢了。”樊筱叹了口气。“大哥,急死俺了,你快告诉俺们,那人到底都说了啥呀,我可是听说魏军那边待遇不错啊。”胡钟赶忙凑上前。

樊筱想到自己极有可能因为一时的心软将魏军奸细放进南郡,面色更加凝重,不得已才将刚才在雅间谈论的事情悉数告知。

“要是邓艾真是魏军奸细,关二爷问起责来,我们全得死。大哥,实在不行,咱干脆就放手搏上一回,干票大的?”胡钟早就对蜀营不满,率先发泄。

“没事,大哥,我们都听你的,你去哪,我们就去哪。”

“就是啊,大哥!这龙椅上究竟坐的是谁,与咱又有啥相干?咱兄弟们图的,不就是能有口安稳饭吃,有条活路可走嘛!”

众人纷纷开口,吵得樊筱心里五味杂陈。

熄灯后,樊筱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

远山亭地处城郊山谷之间,四周翠柏环绕,清幽静谧。

亭子六角飞檐,建于一方巨石之上。

天色微明,山间大雾弥漫。

司马懿一身玄服,卓然立于亭间。而邓艾则率一众精锐,手持刀刃,藏于四周草木之间。

山风轻拂,将亭角铜铃撩拨得叮叮作响。

蓦然——

大雾之中,一道身影快如闪电般疾驰而来,须臾之间,已然跃上了司马懿摊开的掌心。

“二愣子,优伶已至,好戏要开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