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乡

繁体版 简体版
鲤鱼乡 > 南风锦色凉如玉 > 第14章 旧伤

第14章 旧伤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京城这边的陆凌凰,这几日都在翰林院里埋头苦写,她指尖微染墨痕,袖口不时被风吹拂,却未曾有片刻停顿。她面前的《大裕诏令集》摞得比小山还要高,案牍旁还有一本翻阅了一半的《大裕律例详解》,每一页的批注细密如网,足见她这些日子里下了多少功夫。

她近几日几乎未曾踏出翰林院一步,书案上的灯盏从黄昏燃到深夜,再燃到晨曦微露。

“陆编修,你这样埋头苦写,却不与同僚接触,到底是无用之功。”

案前,一道略带戏谑的声音响起,语调轻快,带着几分调侃之意。

陆凌凰闻声,手下的笔微微一顿,却并未抬头,只淡淡道:“周修撰若是无事,不如去帮司经局誊录书册,听闻那里近日正缺人手。”

来者正是翰林院中素有“嘴毒”之称的周书柏,才华横溢,然言辞向来犀利,却也是翰林院里为数不多愿意主动和陆凌凰说话的人。

周书柏听她语气平淡,不禁笑了笑,折扇轻敲着掌心,语气不急不缓:“我倒是不介意,不过,不知上次呈给掌院的那篇诏文可过了?”

陆凌凰终于停下笔,目光淡淡地看向他,神色平静如水:“若是未过,我岂会在此抄写?”

她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若是不过,那便是重新书写,而非誊录。

周书柏被噎了一瞬,轻嗤道:“听闻掌院批阅时,曾让你改了三遍,若是旁人,怕是早已恼火,你倒是还沉得住气。”

“改三遍总比误国误政来得好。”陆凌凰神色不变,话语间已然透着翰林学士惯有的严谨。

周书柏没再继续揶揄,淡淡道:“今日掌院与沈修撰都在,你若今日呈这诏文,怕是要落在沈修撰手里。”

沈如初性格严谨挑剔,向来不假辞色,若说掌院时敬宇的批改尚留余地,那沈如初的批阅则是真正的刀锋见血。

陆凌凰听罢,未曾有半点动容,仿佛根本未曾将此事放在心上,只道:“沈修撰秉公行事,若有不妥之处,改便是了。”

周书柏听她这番毫无波澜的回应,忍不住低笑了一声,摇头道:“你倒是能忍。”

陆凌凰终于停下笔,抬眸看向他,嘴角勾起一个冷笑,语气不善:“当然了,周修撰不必忍。”

她顿了顿,目光似笑非笑:“等我忍不了了,周修撰已经在家里养伤了。”

话落,书阁一瞬间安静下来。

“你……好你个陆编修。”周书柏拿着折扇的手在陆凌凰面前抖了三下,终是没再多言,转身负手而去。

*

秋日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案几上,光影斑驳。陆凌凰方才将最初沈如初交给她的拟诏文呈上,终于得了片刻空闲,便合上案上的书卷,伸了个懒腰,随手搁下笔,在书阁内四处走动。

长时间伏案书写,让左肩的旧伤又隐隐作痛。哪怕当初军医处理得当,这道贯穿伤仍旧在寒凉天气里提醒她,它从未真正消失。

她回到京城时,这伤早已错过最佳修养时机,哪怕有身为太医院提点的长烨师兄替她重新检查过伤势,但也不过是略作调整,想恢复如初已是奢望。

陆凌凰一手轻揉着肩膀,缓缓走过一排排堆满古籍的书架,指尖随意拂过书脊,却未曾翻阅,思绪早已飘远。

那篇尚未完成的秋狝诏文她早已编了数稿,但都不甚满意,因而迟迟没有呈给墨行渝过目。

她心知,秋狝不仅仅是一场皇家围猎,更是帝王权势的象征,是朝堂各方较量的一场无声试探。尤其是今年,因猛兽之事,朝堂暗流涌动,她的诏文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

既不能让皇帝失了威严,也不能让端王一党有可乘之机,更要让中立派自行揣摩其中深意,让朝堂的权衡继续拉锯,而非提前撕破脸皮。

她眉心微蹙,指尖在一排排书卷上缓缓滑过,目光落在一本《大裕典制》上,思忖片刻,终究还是未取下。

这篇诏文,她不能仅从秋狝传统的角度落笔,而是必须在安防问题上做文章,隐晦地将责任指向有关机构,让朝中人自行揣测,逼得相关人等主动自清,令朝堂的天平继续倾斜,而非让皇帝亲自发难。

想到此处,她微微抬眸,窗外夕阳将天色染上一片绯红,京城的屋檐在余晖下错落层叠,而她的思绪亦逐渐清晰。

她垂眸轻叹,转身回到书案前,重新提笔,忍着肩上的隐痛,笔锋再次落下。

*

陆凌凰回到赫王府时,天色已然暗沉,宫城的更鼓声远远传来,宵禁的时辰近在咫尺。府门口的灯笼映出一片柔和的暖光,照亮她踏入府内的身影。

跨入院门时,夜风带着些微凉意,她随手解下披风,交给守在门口的婢女,迈步走入正厅。

“郡主,您可算回来了。”玉绸立在厅内,见她回来,立刻迎上前来,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晚膳已经备好。”

案上,温热的饭菜仍未动分毫,显然是特意留着等她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